一种主机室的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5228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机室的框架结构,其包括框架、设置在框架内的隔板以及设置在框架的外周的盖板,框架包括上框架以及下框架,隔板包括将下框架自水平方向分隔成若干竖直框架的竖隔板以及设置在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的中隔板,中隔板设置有若干供主机室设备风机通风工作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机室的框架结构,能够提高主机室内框架空间的利用率。

A frame structure of main engine roo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rame structure of a main engine room,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partition plate arranged in the frame and a cover plate arranged in the periphery of the frame. The frame comprises an upper frame and a lower frame. The partition plate comprises a vertical partition plate which separates the lower frame from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into several vertical frames and a vertical partition plate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upper frame and the lower frame. There are several through holes in the middle baffle plate for ventilation of ventilator in main room equipment. The frame structure of the main room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the frame space of the main engine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机室的框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主机室的框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烘干主机室的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的烘干主机室结构的种类繁多,主机室的框架结构一般因无法兼容多客户需求而需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需要提供不同的框架结构,且市面上现有的主机室框架空间调配不合理导致框架内部空间的利用率不高,无法容纳较多数量的工作设备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机室的框架结构,能够提高主机室的空间利用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主机室的框架结构,其包括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隔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外周的盖板,所述框架包括上框架以及下框架,所述隔板包括将所述下框架自水平方向分隔成若干竖直框架的竖隔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之间的中隔板,所述中隔板设置有若干供所述主机室设备风机通风工作的通孔。上述主机室的框架结构中,所述竖直框架自左到右包括第一竖直框架、第二竖直框架、第三竖直框架、第四竖直框架以及第五竖直框架。上述主机室的框架结构中,所述第一竖直框架以及所述第五竖直框架自上而下分别设有由所述隔板分隔的第一隔间与第二隔间;所述第二竖直框架、第三竖直框架以及所述第四竖直框架自上而下分别设有由所述隔板分隔的第一隔间、第二隔间以及第三隔间。上述主机室的框架结构中,所述第一竖直框架与所述第二竖直框架的第二隔间设有支撑所述主机室内部设备模块的支撑架。上述主机室的框架结构中,所述上框架的背面设有与所述通孔相通的空框架。上述主机室的框架结构中,于所述框架的后表面,所述第一竖直框架与所述第五竖直框架设置有所述盖板,所述盖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竖直框架与所述第五竖直框架的第二隔间,所述盖板底部设有开口。上述主机室的框架结构中,于所述框架的后表面,所述第三竖直框架设有盖板,所述盖板设于所述第三竖直框架的所述第二隔间和第三隔间。上述主机室的框架结构中,所述框架的正表面与所述框架的四周表面均设置有所述盖板。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主机室的框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设置隔板将框架分隔成上框架、下框架以及若干竖直框架,使主机室的框架结构更好的兼容不同客户需求所需的空间布置以及预留出足够多的框架空间以容纳更多的工作设备模块,提高主机室内框架空间的利用率;并通过在中隔板设置若干通孔,使主机室的框架结构能更好的搭配烘干流程中主机室的框架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机室的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的主机室的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技术的主机室的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4是本技术的主机室的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四。其中,1-上框架,2-下框架,21-第一竖直框架,22-第二竖直框架,23-第三竖直框架,24-第四竖直框架,25-第五竖直框架,3-第一隔间,4-第二隔间,5-第三隔间,6-支撑架,7-通孔,8-隔板,9-盖板,10-空框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请参阅附图1-4,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主机室的框架结构,其包括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隔板8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外周的盖板9,所述框架包括上框架1以及下框架2,所述隔板8包括将所述下框架1自水平方向分隔成若干竖直框架的竖隔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框架1与所述下框架2之间的中隔板,所述中隔板设置有若干供所述主机室设备风机通风工作的通孔7。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设置所述隔板8将所述框架分隔成所述上框架1、所述下框架2以及若干竖直框架,使所述主机室的框架结构更好的兼容不同客户需求所需的空间布置以及预留出足够多的框架空间以容纳更多的工作设备模块,提高主机室内框架空间的利用率;并通过在所述中隔板设置若干通孔7,使所述主机室的框架结构能更好的搭配烘干流程中主机室的框架需求。所述竖直框架自左到右包括第一竖直框架21、第二竖直框架22、第三竖直框架23、第四竖直框架24以及第五竖直框架25;通过将所述框架分隔成所述若干竖直框架,更好的容纳主机室的工作设备模块,并更为合理的布置所述框架的内部空间,进一步提高所述框架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所述第一竖直框架21以及所述第五竖直框架25自上而下分别设有由所述隔板分隔的第一隔间3与第二隔间4;所述第二竖直框架22、第三竖直框架23以及所述第四竖直框架24自上而下分别设有由所述隔板分隔的第一隔间3、第二隔间4以及第三隔间5;通过将所述竖直框架内分隔成若干隔间,使所述隔间都能放置各自的设备模块,充分利用所述框架的内部空间,能够适应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所述第一竖直框架21与所述第二竖直框架22的所述第二隔间4设有支撑所述主机室内部设备模块的支撑架6;通过设置所述支撑架6,放置主机室内的设备。所述上框架1的背面设有与所述通孔7相通的空框架10;通过所述空框架10的开口与所述通孔7之间的连通,使所述主机室能够更好的与加工室搭配使用,使烘干过程中的主机室的气体更好的对加工室内物料的烘干。于所述框架的后表面,所述第一竖直框架21与所述第五竖直框架25设置有所述盖板9,所述盖板9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竖直框架21与所述第五竖直框架25的第二隔间4,所述盖板9底部设有开口;所述第三竖直框架23设有盖板9,所述盖板9设于所述第三竖直框架23的所述第二隔间4和第三隔间5;通过设置所述盖板9并在所述框架中预留出开口,方便用户对不用场合设备的安装更换的同时使主机室的设备模块更好的与加工室的设备搭配连接。所述框架的正表面与所述框架的四周表面均设置有所述盖板9,通过设置所述盖板9,对所述框架内部设备模块起到保护作用。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机室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隔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外周的盖板,所述框架包括上框架以及下框架,所述隔板包括将所述下框架自水平方向分隔成若干竖直框架的竖隔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之间的中隔板,所述中隔板设置有若干供所述主机室设备风机通风工作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机室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隔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外周的盖板,所述框架包括上框架以及下框架,所述隔板包括将所述下框架自水平方向分隔成若干竖直框架的竖隔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之间的中隔板,所述中隔板设置有若干供所述主机室设备风机通风工作的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室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框架自左到右包括第一竖直框架、第二竖直框架、第三竖直框架、第四竖直框架以及第五竖直框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机室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框架以及所述第五竖直框架自上而下分别设有由所述隔板分隔的第一隔间与第二隔间;所述第二竖直框架、第三竖直框架以及所述第四竖直框架自上而下分别设有由所述隔板分隔的第一隔间、第二隔间以及第三隔间。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城吴健旋吴汉城蓝日远吴岸威黄贤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凯能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