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配料系统及其给料装置、搅拌站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5216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砂配料系统及其给料装置、搅拌站,砂配料系统的给料装置包括砂骨料斗和固定在砂骨料斗下方的皮带机,所述皮带机的输送带为裙边带,输送带的卸料端相对于另一端向上倾斜;或者输送带下方固定有用于将从砂料流出的水引导至设定位置的接水集水槽。当输送带为裙边带时,湿砂内水分沿倾斜设置的裙边带流动,并从裙边带的一端流出;当输送带为普通环形带时,湿砂内水分直接从输送带的四周流至接水集水槽内收集起来,防止砂料内的水分四处乱流,影响砂配料系统的正常工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砂配料系统中湿砂内水分乱流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影响砂配料系统正常工作的问题。

Sand batching system, feeding device and mixing s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and batching system, a feeding device and a mixing station. The feeding device of the sand batching system comprises a sand aggregate hopper and a belt conveyor fixed under the sand aggregate hopper. The conveyor belt of the belt conveyor is a skirt side belt, and the unloading end of the conveyor belt is inclined upward relative to the other end or is fixed under the conveyor belt. The water discharged from the sand material is directed to the water collecting sump at the set position. When the conveyor belt is a skirt belt, the moisture in the wet sand flows along the skirt belt which is inclined to be set, and flows out from one end of the skirt belt; when the conveyor belt is an ordinary annular belt, the moisture in the wet sand flows directly from the surrounding of the conveyor belt to the water catchment tank to collect it, so as to prevent the water in the sand from flowing in disorder and affect the sand batching system. Work often. The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water turbulence in wet sand and affecting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sand batching system in the prior art are sol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砂配料系统及其给料装置、搅拌站
本技术涉及一种砂配料系统及其给料装置、搅拌站。
技术介绍
传统的砂配料系统包括砂骨料斗、弧门给料器、砂称斗,砂料进入砂骨料斗后由气缸弧门卸入砂称斗中,当砂料粘性太大时,会粘在弧门上造成堵塞,影响砂配料系统工作。授权公告号为CN204398148U、授权公告日为2015.06.17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式给料机及使用该给料机的混凝土生产配料装置,如图1所示,带式给料机包括机架14,机架14上固定装配有料斗15和输送带16,料斗15底部设有出料口。使用时,料斗15的上部开口与砂骨料斗11的下部出口直接连接,从而接收来自砂骨料斗11的骨料,并通过输送带16以动态的形式将自砂骨料斗11而来的骨料连续、均匀的输送到设定位置,落入称斗固定在称斗支架12上的称斗13内。由砂骨料斗11排出的骨料不会在砂骨料斗11下方堆积。解决了现有的砂骨料斗传送装置传送不畅和容易堵塞的问题。但是在输送带运行过程中,湿砂水分太大时,尤其是输送带停止运转时,湿砂内的水分会在输送带四周乱流,造成环境污染和影响砂配料系统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配料系统的给料装置,以解决现在技术中存在的砂配料系统中湿砂内水分乱流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影响砂配料系统正常工作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砂配料系统及搅拌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砂配料系统的给料装置的技术方案是:方案1:砂配料系统的给料装置包括砂骨料斗和固定在砂骨料斗下方的皮带机,所述皮带机的输送带为裙边带,输送带的卸料端相对于另一端向上倾斜;或者输送带下方固定有用于将从砂料流出的水引导至设定位置的接水集水槽。当输送带为裙边带时,湿砂内水分沿倾斜设置的裙边带流动,并从裙边带的一端流出;当输送带为普通环形带时,湿砂内水分直接从输送带的四周流至接水集水槽内收集起来,防止砂料内的水分四处乱流,影响砂配料系统的正常工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砂配料系统中湿砂内水分乱流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影响砂配料系统正常工作的问题。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输送带为所述的裙边带,所述输送带的靠下一端固定有接收沿输送带流下的水并将其导出至设定位置的接水槽。接水槽方便对收集的水分进行收集和引导。方案3:在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接水槽槽口处的侧壁向上延伸形成与皮带机固定连接的连接部。通过接水槽侧壁的延伸部分与皮带机的固定连接,连接方便。方案4:在方案2或3的基础上,所述接水槽形成漏斗式结构。漏斗式结构方便对水分进行集中引导。方案5:在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接水槽为盒状,接水槽的槽底倾斜设置形成漏斗式结构,槽底靠下处设有槽孔,所述槽孔构成漏斗孔。通过槽孔连接水管可快速有效的将水引导至设定位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砂配料系统的技术方案是:方案1:砂配料系统包括给料装置和砂称斗,所述给料装置包括砂骨料斗和设置在砂骨料斗下方的皮带机,所述皮带机的输送带为裙边带,输送带的卸料端相对于另一端向上倾斜;或者输送带下方设有用于将从砂料流出的水引导至设定位置的接水集水槽。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输送带为所述的裙边带,所述输送带的靠下一端设有接收沿输送带流下的水并将其导出至设定位置的接水槽。方案3:在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接水槽槽口处的侧壁向上延伸形成用于与皮带机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方案4:在方案2或3的基础上,所述接水槽形成漏斗式结构。方案5:在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接水槽为盒状,接水槽的槽底倾斜设置形成漏斗式结构,槽底靠下处设有槽孔,所述槽孔构成漏斗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搅拌站的技术方案是:方案1:搅拌站包括砂配料系统,所述砂配料系统包括给料装置和砂称斗,所述给料装置包括砂骨料斗和设置在砂骨料斗下方的皮带机,所述皮带机的输送带为裙边带,输送带的卸料端相对于另一端向上倾斜;或者输送带下方设有用于将从砂料流出的水引导至设定位置的接水集水槽。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输送带为所述的裙边带,所述输送带的靠下一端固定有接收沿输送带流下的水并将其导出至设定位置的接水槽。方案3:在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接水槽槽口处的侧壁向上延伸形成用于与皮带机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方案4:在方案2或3的基础上,所述接水槽形成漏斗式结构。方案5:在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接水槽为盒状,接水槽的槽底倾斜设置形成漏斗式结构,槽底靠下处设有槽孔,所述槽孔构成漏斗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输送带设为裙边带时,倾斜设置的裙边带可有效将湿砂中流出的水引导至裙边带的一端并进行相关收集、处理,从而防止水乱流现象,另外裙边带也可防止砂料掉落。输送带为普通环形带时,接水集水槽的设计可将砂料流出的水进行收集和引导,从而防止水乱流现象,进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证砂配料系统的稳定运行。解决了现在技术中存在的砂配料系统中湿砂内水分乱流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影响砂配料系统正常工作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带式给料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砂配料系统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砂配料系统的具体实施例一中接水槽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图5为图3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砂配料系统的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砂配料系统的具体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1-砂骨料斗,12-称斗支架,13-称斗,14-机架,15-料斗,16-输送带;图2至图7中:1-砂骨料斗,2-导料槽,3-输送带,4-接水槽,5-槽孔,6-砂称斗支架,7-砂称斗,8-接水槽固定座,9-接水集水槽,10-导水管,41-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砂配料系统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砂配料系统包括给料装置和砂称斗7,给料装置包括砂骨料斗1和设置在砂骨料斗1下方的皮带机。为方便砂料卸料,防止砂料粘在料斗侧壁上,本实施例中在砂骨料斗1下端固定有导料槽2,出料口设置在导料槽2下端。考虑到输送带3停止工作时,砂料内流出的水分会从输送带3四周乱流,本实施例中的输送带3设为裙边带,且输送带3的卸料端相对于另一端向上倾斜。湿砂内水分可沿倾斜设置的裙边带边沿流向输送带3的靠下一端,避免湿砂内水分乱流。另外,裙边带也可有效防止砂料撒落,本实施例中的裙边带3的高度应高出砂料的高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裙边带的高度可等于或小于砂料的高度。为方便对输送带3流下的水进行收集并导出至设定位置,在输送带3靠下一端设有接水槽4。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直接通过管道将输送带端部的水引导至设定位置。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接水槽4槽口处的侧壁向上延伸形成与皮带机固定连接的连接部41,本实施例中连接部41与皮带机焊接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部与皮带机可通过自攻丝固定;连接部与皮带机也可通过螺栓、铆接、卡合等方式固定连接;也可将接水槽固定在周围壁板上或者设置专门固定接水槽的固定座。为方便水分的收集和引导,本实施例中的接水槽4为盒状,接水槽4的槽底倾斜设置形成漏斗式结构,且在槽底靠下处设有槽孔5,槽孔5构成漏斗状结构的漏斗孔。本实施例中在槽孔5处连接有接导水管10,通过漏斗式结构的接水槽4对输送带3中流下的水进行收集,然后通过槽孔5处的导水管10将水导出。使用时可通过较长的导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砂配料系统的给料装置,包括砂骨料斗和固定在砂骨料斗下方的皮带机,其特征是,所述皮带机的输送带为裙边带,输送带的卸料端相对于另一端向上倾斜;或者输送带下方固定有用于将从砂料流出的水引导至设定位置的接水集水槽。

【技术特征摘要】
1.砂配料系统的给料装置,包括砂骨料斗和固定在砂骨料斗下方的皮带机,其特征是,所述皮带机的输送带为裙边带,输送带的卸料端相对于另一端向上倾斜;或者输送带下方固定有用于将从砂料流出的水引导至设定位置的接水集水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配料系统的给料装置,其特征是,输送带为所述的裙边带,所述输送带的靠下一端固定有接收沿输送带流下的水并将其导出至设定位置的接水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砂配料系统的给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接水槽槽口处的侧壁向上延伸形成与皮带机固定连接的连接部。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给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接水槽形成漏斗式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砂配料系统的给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接水槽为盒状,接水槽的槽底倾斜设置形成漏斗式结构,槽底靠下处设有槽孔,所述槽孔构成漏斗孔。6.砂配料系统,包括给料装置和砂称斗,所述给料装置包括砂骨料斗和设置在砂骨料斗下方的皮带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双起王冠原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三和水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