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除油和酸再利用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84660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9:33
一种电镀除油和酸再利用系统及方法,酸洗槽内酸洗后的溶液由第一管道进入除油槽中,转轴带动转盘转动,将溶液中的油吸附到转盘上,通过油刮将油刮下进入油道内,并流入油槽中由排油管排出,除油后的溶液由第二管道通入过滤机内过滤,过滤后的溶液由第三管道通入酸洗槽中,然后向酸洗槽内的溶液中添加保酸剂和浓酸,以增加溶液的酸性及酸根离子活性,然后再利用该溶液进行酸洗。通过保酸剂增加溶液中酸根阴离子的活性,因此可以减少浓酸的加入量,在不需要很高浓度的酸的情况下也能达到酸洗效果,通过转盘及油刮去除溶液中的油污,可以长时间不需更新酸,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可以循环使用酸洗溶液,节酸减排。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oplating degreasing and acid reusing

An electroplating degreasing and acid reuse system and method are described in which the pickled solution in the pickling tank enters the degreasing tank from the first pipeline, the rotating shaft drives the turntable to rotate, the oil in the solution is adsorbed onto the turntable, the oil is scraped down into the oil channel through the oil scraper, and the oil is discharged into the oil tank by the discharge pipe, and the solution after the degreasing is discharged from the second pipeline. The filtered solution is filtered in the filter, and then the filtered solution is passed through the third pipe into the pickling tank. Then the acid-retaining agent and concentrated acid are added to the solution in the pickling tank to increase the acidity of the solution and the activity of acid radical ions. Then the solution is used for pickling. The acid-retaining agent can increase the activity of acid radical anion in the solution, so the amount of concentrated acid can be reduced, and the acid-washing effect can be achieved without high concentration of acid. The oil stain in the solution can be removed by turntable and oil scraping, and the acid-washing solution can be recycled without renewal for a long time. Saving acid and reducing emiss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镀除油和酸再利用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镀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镀除油和酸再利用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电镀过程中,通常采用酸洗的方式去除金属工件表面的氧化层和锈蚀物,酸洗是利用酸性溶液与工件表面的氧化层、铁锈等铁的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盐类溶于酸溶液中而被除去,酸洗是清洁金属表面的一种方法。现有的电镀生产线中,需要每天向酸洗槽内添加大量酸,保持酸的活性,并排出大量高浓度的废酸,造成酸的浪费,且排出的废酸处理不便,容易造成污染。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更好的酸洗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除去酸性溶液中的油,保证酸的活性,节酸减排的电镀除油和酸再利用系统及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镀除油和酸再利用系统,包括酸洗槽,所述酸洗槽的一侧设有除油槽,所述酸洗槽的一端设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末端从上方通入所述除油槽,所述酸洗槽内的溶液通过所述第一管道流入所述除油槽中,所述除油槽上架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侧面设有倾斜放置的油刮,所述油刮的顶部与所述转盘的侧面相接触,以将所述转盘上的油刮下,所述油刮底部设有油道,所述油刮较低的一端搭在所述除油槽旁侧的油槽上,以供油由所述油道流入所述油槽,所述油槽的端部连接有排油管,油从所述排油管流出,所述除油槽的一端通过第二管道连接于过滤机的进口,所述除油槽内除油后的溶液由所述第二管道进入所述过滤机,所述过滤机的出口连接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末端从上方通入所述酸洗槽,经过过滤的溶液由所述第三管道流入所述酸洗槽,所述酸洗槽内添加有保酸剂。进一步,所述酸洗槽内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将所述酸洗槽分为第一主槽和第一边槽,所述第一主槽内的溶液由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部流入所述第一边槽内。进一步,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槽的底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除油槽的顶部。进一步,所述除油槽内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将所述除油槽分为第二主槽和第二边槽,所述第一管道的末端位于所述第二边槽上方,所述第二边槽内的溶液由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部流入所述第二主槽内。进一步,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有电机,通过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转轴及所述转盘转动。进一步,所述油刮表面设有自顶部向底部延伸的斜槽,油被所述油刮刮下后由所述斜槽流入所述油道内。进一步,所述转轴上安装有多个所述转盘,每个所述转盘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油刮。进一步,所述排油管的底部设有接油桶。基于上述电镀除油和酸再利用系统的方法,包括:酸洗后的溶液由所述第一管道进入所述除油槽中,所述转轴带动所述转盘转动,将溶液中的油吸附到转盘上,通过油刮将油刮下进入油道内,并流入所述油槽中由排油管排出,除油后的溶液由所述第二管道通入所述过滤机内过滤,过滤后的溶液由所述第三管道通入所述酸洗槽中,然后向所述酸洗槽内的溶液中添加保酸剂和浓酸,以增加溶液的酸性及酸根离子活性,然后再利用该溶液进行酸洗。进一步,所述保酸剂是经高新技术合成的纳米金属离子絮凝剂,所述保酸剂在所述酸洗槽内将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正电荷去掉,同时释放用于酸洗的酸根阴离子,失去电荷的金属离子絮凝成团,再次经过所述过滤机时过滤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酸洗的溶液由酸洗槽进入除油槽,通过除油槽内的转盘及油刮将溶液中的油除去,除油后的溶液进入过滤机进行过滤,过滤后再进入酸洗槽中,并向酸洗槽内添加保酸剂和浓酸,从而增加溶液的酸性及活性,通过保酸剂增加溶液中酸根阴离子的活性,因此可以减少浓酸的加入量,节约用酸,在不需要很高浓度的酸的情况下也能达到酸洗效果,通过转盘及油刮去除溶液中的油污,可以长时间不需更新酸,只需少量补充保酸剂和浓酸,以维持酸的浓度,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可以循环使用酸洗溶液,能实现节约酸60%-85%,减排率达90%以上,污泥减排率达80%。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镀除油和酸再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油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电镀除油和酸再利用系统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电镀除油和酸再利用系统的俯视图,其中箭头表示溶液的流动方向;图中,1—酸洗槽、2—第一挡板、3—第一主槽、4—第一边槽、5—第一管道、6—除油槽、7—第二挡板、8—第二主槽、9—第二边槽、10—转轴、11—电机、12—转盘、13—油刮、14—斜槽、15—油道、16—油槽、17—排油管、18—接油桶、19—第二管道、20—过滤机、21—第三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如图1及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镀除油和酸再利用系统,包括设置于电镀生产线上的酸洗槽1,酸洗槽1内装有酸性的溶液,酸洗槽1的一侧设有除油槽6,用于对溶液除油,酸洗槽1的旁侧设有过滤机20,用于过滤溶液。如图1及图4,酸洗槽1内设有第一挡板2,第一挡板2将酸洗槽1分为第一主槽3和第一边槽4,第一主槽3用于供电镀工件进入其中进行酸洗,第一主槽3内的溶液由第一挡板2的顶部流入第一边槽4内。酸洗槽1的一端设有第一管道5,第一管道5的末端从上方通入除油槽6,酸洗槽1内的溶液通过第一管道5流入除油槽6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道5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边槽4的底部,另一端延伸至除油槽6的顶部。如图1及图4,除油槽6内设有第二挡板7,第二挡板7将除油槽6分为第二主槽8和第二边槽9,第一管道5的末端位于第二边槽9的上方,第二挡板7的底部设有通槽(未图示),使得第二边槽9内的溶液由第二挡板7底部的通槽流入第二主槽8内。如图1至图3,除油槽6上架设有转轴10,转轴10的一端连接有电机11,通过电机11带动转轴10转动。转轴10上装有转盘12,转盘12随着转轴10的转动而转动。转盘12的侧面设有倾斜放置的油刮13,在本实施例中,转轴10上安装有多个转盘12,每个转盘12的两侧均设有油刮13,因此可以刮去转盘12上粘附的油污。除油槽6的旁侧设有油槽16,油刮13朝向油槽16向下倾斜。油刮13的顶部与转盘12的侧面相接触,以将转盘12上的油刮下,油刮13的底部设有油道15,优选的,油刮13表面设有自顶部向底部延伸的斜槽14,油被油刮13刮下后由斜槽14流入油道15内。油刮13较低的一端搭在除油槽6旁侧的油槽16上,油被刮下后由斜槽14流入油道15,再从油道15流入油槽16,油槽16的端部连接有排油管17,排油管17的底部设有接油桶18,油从排油管17流出进入接油桶18内。通过上述转盘12及油刮13,可以去除溶液中的油污,因此可以长时间不需更新酸,只需少量补充保酸剂和浓酸,以维持酸的浓度。如图1,除油槽6的一端通过第二管道19连接于过滤机20的进口,除油槽6内除油后的溶液由第二管道19进入过滤机20,过滤机20的出口连接有第三管道21,第三管道2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镀除油和酸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酸洗槽,所述酸洗槽的一侧设有除油槽,所述酸洗槽的一端设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末端从上方通入所述除油槽,所述酸洗槽内的溶液通过所述第一管道流入所述除油槽中,所述除油槽上架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侧面设有倾斜放置的油刮,所述油刮的顶部与所述转盘的侧面相接触,以将所述转盘上的油刮下,所述油刮底部设有油道,所述油刮较低的一端搭在所述除油槽旁侧的油槽上,以供油由所述油道流入所述油槽,所述油槽的端部连接有排油管,油从所述排油管流出,所述除油槽的一端通过第二管道连接于过滤机的进口,所述除油槽内除油后的溶液由所述第二管道进入所述过滤机,所述过滤机的出口连接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末端从上方通入所述酸洗槽,经过过滤的溶液由所述第三管道流入所述酸洗槽,所述酸洗槽内添加有保酸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除油和酸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酸洗槽,所述酸洗槽的一侧设有除油槽,所述酸洗槽的一端设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末端从上方通入所述除油槽,所述酸洗槽内的溶液通过所述第一管道流入所述除油槽中,所述除油槽上架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侧面设有倾斜放置的油刮,所述油刮的顶部与所述转盘的侧面相接触,以将所述转盘上的油刮下,所述油刮底部设有油道,所述油刮较低的一端搭在所述除油槽旁侧的油槽上,以供油由所述油道流入所述油槽,所述油槽的端部连接有排油管,油从所述排油管流出,所述除油槽的一端通过第二管道连接于过滤机的进口,所述除油槽内除油后的溶液由所述第二管道进入所述过滤机,所述过滤机的出口连接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末端从上方通入所述酸洗槽,经过过滤的溶液由所述第三管道流入所述酸洗槽,所述酸洗槽内添加有保酸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除油和酸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槽内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将所述酸洗槽分为第一主槽和第一边槽,所述第一主槽内的溶液由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部流入所述第一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镀除油和酸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槽的底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除油槽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除油和酸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槽内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将所述除油槽分为第二主槽和第二边槽,所述第一管道的末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大德徐良高荣龙舒林黄国洪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玛斯特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