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谷杂粮代餐粉的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4628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五谷杂粮代餐粉的混料装置,包含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混料筒,所述混料筒顶部设有封盖;所述混料筒的中间设有第一搅料筒,所述第一搅料筒内设有贯穿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一绞龙叶片,所述第一搅料筒左端和右下方分别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搅料筒右端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上下两端设有连接块,所述第一转轴左端设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下两端与对应的连接块之间设有搅拌杆;所述混料筒下半部的前后两侧均设置为圆弧状,所述混料筒的最底部设置为向下突出的圆筒状,且所述混料筒的最底部设有第二搅料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有效提高物料混合的均匀度。

Mixing device for grain and meal substitute mea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ixing device for replacing meal powder with grains and cereals,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mixing cylinder and a cover at the top of the mixing cylinder; a first mixing cylinder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mixing cylinder, and a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a first twisted dragon blade are arranged throughout the first mixing cylinder. The right end of the first mixing barrel is connected with a bearing,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bearing are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block, the left end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connecting rod are provided with a stirring rod between the corresponding connecting block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necting rod. The front and rear sides of the half part are arranged in a circular shape, the bottom of the mixing cylinder is arranged in a downward projecting cylinder, and the bottom of the mixing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mixing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is not only simple in structure, 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niformity of material mix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谷杂粮代餐粉的混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五谷杂粮代餐粉生产领域,具体指有一种五谷杂粮代餐粉的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代餐粉是一种由谷类、豆类、薯类食材等为主,其它属类植物的根、茎、果实等可食用部分为辅制成的一种单一或综合性冲调粉剂产品。它集营养均衡、效果显著、食用方便等优点于一身。五谷杂粮的代餐粉是将几种谷物粉碎后并混合搅拌制成。多数的混料机只在内部设有单一的搅拌杆或搅拌板,但由于搅拌杆或搅拌板的旋转搅拌方式相对单一,因此对于一些结成块状的物料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搅拌效果。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五谷杂粮代餐粉的混料装置是本技术研究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五谷杂粮代餐粉的混料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五谷杂粮代餐粉的混料装置,包含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混料筒,所述混料筒顶部设有封盖,所述混料筒与封盖之间设有卡扣件;所述混料筒的中间设有第一搅料筒,所述第一搅料筒内设有贯穿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一绞龙叶片,所述第一搅料筒左端和右下方分别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搅料筒右端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上下两端设有连接块,所述第一转轴左端设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下两端与对应的连接块之间设有搅拌杆;所述混料筒下半部的前后两侧均设置为圆弧状,所述混料筒的最底部设置为向下突出的圆筒状,且所述混料筒的最底部设有第二搅料筒,所述第二搅料筒内设有第二转轴和第二绞龙叶片,所述第一绞龙叶片与第二绞龙叶片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二搅料筒左右两侧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二出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呈联动设置,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相应的电机驱动。所述封盖的边缘设有密封条。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右端穿过混料筒侧壁分别连接有相应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啮合设置有第三齿轮。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在工作时,一方面通过搅拌杆对混料筒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另一方面,物料在搅拌过程中会从第一进料口进入第一搅料筒,并通过第一搅料筒内部的第一绞龙叶片进行运输,在运输过程中能够使结成块状的物料被粉碎,并提高物料混合的均匀度;同理,物料在从第一搅料筒出来后会掉落到第二搅料筒内再次进行搅拌运输;通过搅拌杆,第一搅料筒和第二搅料筒的相互配合,从而有效提高了物料混合的均匀度。本技术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有效提高物料混合的均匀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封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混料筒外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3,一种五谷杂粮代餐粉的混料装置,包含有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混料筒2,所述混料筒2顶部设有封盖3,所述混料筒2与封盖3之间设有卡扣件4;所述混料筒2的中间设有第一搅料筒5,所述第一搅料筒5内设有贯穿设置有第一转轴17和第一绞龙叶片18,所述第一搅料筒5左端和右下方分别设有第一进料口6和第一出料口7;所述第一搅料筒5右端连接有轴承8,所述轴承8上下两端设有连接块9,所述第一转轴17左端设有一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上下两端与对应的连接块9之间设有搅拌杆11;所述混料筒2下半部的前后两侧均设置为圆弧状,所述混料筒2的最底部设置为向下突出的圆筒状,且所述混料筒2的最底部设有第二搅料筒12,所述第二搅料筒12内设有第二转轴13和第二绞龙叶片14,所述第一绞龙叶片18与第二绞龙叶片14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二搅料筒12左右两侧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二出料口15和第二进料口16;所述第一转轴17和第二转轴13呈联动设置,所述第一转轴17通过相应的电机19驱动。所述封盖3的边缘设有密封条20。所述第一转轴17和第二转轴13的右端穿过混料筒2侧壁分别连接有相应的第一齿轮21和第二齿轮22,所述第一齿轮21和第二齿轮22之间啮合设置有第三齿轮23。本技术在工作时,一方面通过搅拌杆11对混料筒2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另一方面,物料在搅拌过程中会从第一进料口6进入第一搅料筒5,并通过第一搅料筒5内部的第一绞龙叶片18进行运输,在运输过程中能够使结成块状的物料被粉碎,并提高物料混合的均匀度;同理,物料在从第一搅料筒5出来后会掉落到第二搅料筒12内再次进行搅拌运输;通过搅拌杆11,第一搅料筒5和第二搅料筒12的相互配合,从而有效提高了物料混合的均匀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谷杂粮代餐粉的混料装置,包含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混料筒,所述混料筒顶部设有封盖,所述混料筒与封盖之间设有卡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的中间设有第一搅料筒,所述第一搅料筒内设有贯穿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一绞龙叶片,所述第一搅料筒左端和右下方分别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搅料筒右端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上下两端设有连接块,所述第一转轴左端设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下两端与对应的连接块之间设有搅拌杆;所述混料筒下半部的前后两侧均设置为圆弧状,所述混料筒的最底部设置为向下突出的圆筒状,且所述混料筒的最底部设有第二搅料筒,所述第二搅料筒内设有第二转轴和第二绞龙叶片,所述第一绞龙叶片与第二绞龙叶片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二搅料筒左右两侧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二出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呈联动设置,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相应的电机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谷杂粮代餐粉的混料装置,包含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混料筒,所述混料筒顶部设有封盖,所述混料筒与封盖之间设有卡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的中间设有第一搅料筒,所述第一搅料筒内设有贯穿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一绞龙叶片,所述第一搅料筒左端和右下方分别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搅料筒右端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上下两端设有连接块,所述第一转轴左端设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下两端与对应的连接块之间设有搅拌杆;所述混料筒下半部的前后两侧均设置为圆弧状,所述混料筒的最底部设置为向下突出的圆筒状,且所述混料筒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毅鹏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美麦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