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388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物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压力层,底部压力层与装置主体紧密贴合,该种建筑物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设置有钢化玻璃、万向轮和伸缩杆,钢化玻璃是一种预应力的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的表面形成压应力,从而提高了玻璃的承载力,增强玻璃自身的抗风压性,寒暑性以及冲击性等,有利于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温度下,承受外界带来的不同压力,且将钢化玻璃板设置在顶部,便于人们对装置主体内部进行观察,能够及时的对装置主体内部进行检修和养护,万向轮的设计解决了装置固定不可移动的缺点,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可移动性。

Rainwater recycling and reusing device for building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ainwater recovery and reuse device for a building,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The bottom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bottom pressure layer, which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The rainwater recovery and reuse device for the building is provided with toughened glass, universal wheels and telescopic rods. The toughened glass is a kind of toughened glass. Prestressed glas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strength of glass, usually uses chemical or physical methods to form compressive stress on the surface of glass, thereby improving the glass's bearing capacity, enhance the glass's own resistance to wind pressure, cold and heat, impact and so on, is conducive to different seasons, different temperatures, bear the outside brings Different pressures and toughened glass plates are set at the top of the device, which makes it easy for people to observe the insid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It can timely repair and maintain the insid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The design of the universal wheel solves the disadvantage that the device can not be moved, and improves the practicability and mobility of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物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回收利用
,具体为一种建筑物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雨水收集利用是指通过汇总管对雨水进行收集,通过雨水净化装置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目前多数雨水收集利用,如雨博士雨水收集利用,是由截污挂篮装置、弃流过滤装置、蓄水系统、净化系统组成。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但现有的雨水回收再利用的装置,都属于一种系统式的存在,且装置一般都是固定不可移动的,所以在雨水利用方面的设计会相对复杂,成本也过高,在长期的积水过程中不能对装置内部的情况进行观测,不能及时的对装置进行检修与养护。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建筑物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装置固定不可移动,雨水利用方面的设计相对复杂,成本也过高,在长期的积水过程中不能对装置内部的情况进行观测,不能及时的对装置进行检修与养护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物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压力层,所述底部压力层与所述装置主体紧密贴合,所述底部压力层的右侧设置有水管接入口,所述水管接入口贯穿设置在所述底部压力层的内部,所述底部压力层右侧的底部设置有洒水器,所述洒水器嵌入设置在所述底部压力层的底部,所述洒水器的一端设置有压力杆,所述压力杆的一端设置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与所述压力杆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左侧的顶部设置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的顶部设置有漏斗,所述漏斗与所述收集管紧密焊接,所述收集管的底端设置有进水端,所述进水端与所述装置主体紧密焊接,所述进水端内壁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进水端紧密焊接,所述进水端的底端设置有网漏,所述网漏的顶端设置有橡胶垫,所述网漏与所述橡胶垫通过黏胶粘合,所述网漏的表面设置有“两层”厚网层,所述厚网层的表面设置有固定线,所述固定线嵌入设置在所述厚网层的外壁上,所述厚网层的外壁上设置有小孔,所述小孔贯穿设置在所述厚网层中,所述进水端右侧设置有观测点,所述观测点与所述进水端紧密贴合,所述观测点的顶部设置有水量高度,所述水量高度的正面设置有刻度,所述刻度嵌入设置在水量高度的表面。进一步的,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钢化玻璃板,所述钢化玻璃板与所述装置主体通过黏胶粘合。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管的中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收集管嵌套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分水管的外侧设置有喷水口,所述喷水口贯穿设置在所述分水管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轮轴和支座,且所述支座与所述装置主体紧密焊接,所述万向轮与所述支座通过轮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小孔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碳,且所述活性碳嵌入设置在所述小孔中。进一步的,所述观测点的底部设置有感应棒,所述感应棒嵌入设置在所述观测点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建筑物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设置有钢化玻璃、万向轮和伸缩杆,钢化玻璃是一种预应力的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的表面形成压应力,从而提高了玻璃的承载力,增强玻璃自身的抗风压性,寒暑性以及冲击性等,有利于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温度下,承受外界带来的不同压力,且将钢化玻璃板板设置在顶部,便于人们对装置主体内部进行观察,能够及时的对装置主体内部进行检修和养护,万向轮改进了原有雨水回收再利用的装置,都属于一种系统式的存在,且装置一般都是固定不可移动的,所以在雨水利用方面的设计会相对复杂的特点,万向轮的设计解决了装置固定不可移动的缺点,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可移动性,设置的伸缩杆在使用时会连带润滑油一起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润滑油会对伸缩杆进行养护,防止伸缩杆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磨损或锈蚀,且伸缩杆是一种软管材料,在不同位置接水时,可以对伸缩杆进行扭动,方便人们的使用,有利于提高装置主体的实用性,满足人们在收集水时,收集位置的多变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洒水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进水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网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观测点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主体;101-钢化玻璃板;102-水管接入口;103-底部压力层;2-收集管;201-漏斗;202-伸缩杆;3-洒水器;301-压力杆;302-分水管;303-喷水口;4-万向轮;401-轮轴;402-支座;5-进水端;501-网漏;5011-厚网层;5012-固定线;5013-小孔;5014-活性碳;502-固定块;503-橡胶垫;6-观测点;601-水量高度;602-刻度;603-感应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物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压力层103,底部压力层103与装置主体1紧密贴合,底部压力层103的右侧设置有水管接入口102,水管接入口102贯穿设置在底部压力层103的内部,底部压力层103右侧的底部设置有洒水器3,洒水器3嵌入设置在底部压力层103的底部,洒水器3的一端设置有压力杆301,压力杆301的一端设置有分水管302,分水管302与压力杆301固定连接,装置主体1左侧的顶部设置有收集管2,收集管2的顶部设置有漏斗201,漏斗201与收集管2紧密焊接,收集管2的底端设置有进水端5,进水端5与装置主体1紧密焊接,进水端5内壁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块502,固定块502与进水端5紧密焊接,进水端5的底端设置有网漏501,网漏501的顶端设置有橡胶垫503,网漏501与橡胶垫503通过黏胶粘合,网漏501的表面设置有“两层”厚网层5011,厚网层5011的表面设置有固定线5012,固定线5012嵌入设置在厚网层5011的外壁上,厚网层5011的外壁上设置有小孔5013,小孔5013贯穿设置在厚网层5011中,进水端5右侧设置有观测点6,观测点6与进水端5紧密贴合,观测点6的顶部设置有水量高度601,水量高度601的正面设置有刻度602,刻度602嵌入设置在水量高度601的表面。进一步的,装置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钢化玻璃板101,钢化玻璃板101与装置主体1通过黏胶粘合,钢化玻璃是一种预应力的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的表面形成压应力,从而提高了玻璃的承载力,增强玻璃自身的抗风压性,寒暑性以及冲击性等,有利于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温度下,承受外界带来的不同压力,且将钢化玻璃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物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压力层(103),所述底部压力层(103)与所述装置主体(1)紧密贴合,所述底部压力层(103)的右侧设置有水管接入口(102),所述水管接入口(102)贯穿设置在所述底部压力层(103)的内部,所述底部压力层(103)右侧的底部设置有洒水器(3),所述洒水器(3)嵌入设置在所述底部压力层(103)的底部,所述洒水器(3)的一端设置有压力杆(301),所述压力杆(301)的一端设置有分水管(302),所述分水管(302)与所述压力杆(301)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左侧的顶部设置有收集管(2),所述收集管(2)的顶部设置有漏斗(201),所述漏斗(201)与所述收集管(2)紧密焊接,所述收集管(2)的底端设置有进水端(5),所述进水端(5)与所述装置主体(1)紧密焊接,所述进水端(5)内壁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块(502),所述固定块(502)与所述进水端(5)紧密焊接,所述进水端(5)的底端设置有网漏(501),所述网漏(501)的顶端设置有橡胶垫(503),所述网漏(501)与所述橡胶垫(503)通过黏胶粘合,所述网漏(501)的表面设置有“两层”厚网层(5011),所述厚网层(5011)的表面设置有固定线(5012),所述固定线(5012)嵌入设置在所述厚网层(5011)的外壁上,所述厚网层(5011)的外壁上设置有小孔(5013),所述小孔(5013)贯穿设置在所述厚网层(5011)中,所述进水端(5)右侧设置有观测点(6),所述观测点(6)与所述进水端(5)紧密贴合,所述观测点(6)的顶部设置有水量高度(601),所述水量高度(601)的正面设置有刻度(602),所述刻度(602)嵌入设置在水量高度(601)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压力层(103),所述底部压力层(103)与所述装置主体(1)紧密贴合,所述底部压力层(103)的右侧设置有水管接入口(102),所述水管接入口(102)贯穿设置在所述底部压力层(103)的内部,所述底部压力层(103)右侧的底部设置有洒水器(3),所述洒水器(3)嵌入设置在所述底部压力层(103)的底部,所述洒水器(3)的一端设置有压力杆(301),所述压力杆(301)的一端设置有分水管(302),所述分水管(302)与所述压力杆(301)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左侧的顶部设置有收集管(2),所述收集管(2)的顶部设置有漏斗(201),所述漏斗(201)与所述收集管(2)紧密焊接,所述收集管(2)的底端设置有进水端(5),所述进水端(5)与所述装置主体(1)紧密焊接,所述进水端(5)内壁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块(502),所述固定块(502)与所述进水端(5)紧密焊接,所述进水端(5)的底端设置有网漏(501),所述网漏(501)的顶端设置有橡胶垫(503),所述网漏(501)与所述橡胶垫(503)通过黏胶粘合,所述网漏(501)的表面设置有“两层”厚网层(5011),所述厚网层(5011)的表面设置有固定线(5012),所述固定线(5012)嵌入设置在所述厚网层(5011)的外壁上,所述厚网层(5011)的外壁上设置有小孔(5013),所述小孔(5013)贯穿设置在所述厚网层(5011)中,所述进水端(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俊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智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