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用支架,包括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的顶端设置有支撑平板,且支架组件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自锁轮,所述万向自锁轮的顶端连接有支架杆,所述支架杆一侧连接有第二横梁,且支架杆的一侧第二横梁的上方连接有第一横梁,所述支架杆的另一侧连接有第四横梁,且支架杆的另一侧第四横梁的下方连接有第三横梁,所述支架杆的外侧嵌入设置有锁紧螺栓,且支架杆的内部设置有锁紧孔,所述支架杆上端嵌入设置有调节杆。设置万向自锁轮,便于工作人员转换不同地点使用,从而在使用过程可以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便捷,设置卡接件,便于工作人员在工作完成后进行摆放,进而增加支架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建筑用支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支架
,具体为一种新型建筑用支架。
技术介绍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有些分类为了明确表达使用性,会将建筑物与人们不长期占用的非建筑结构物区别,另外有些建筑学者也为了避免混淆,而刻意在其中把外型经过人们具有意识创作出来的建筑物。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一种新型建筑用支架结构复杂,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调节杆,不便于工作人员对不同高度的工作使用,没有设置万向自锁轮,不便于工作人员转换不同地点使用,没有设置脚踏杆,不便于工作人员工作时在高处工作时上下过程,没有设置卡接件,不便于工作人员完成工作后进行保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建筑用支架,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没有设置调节杆,不便于工作人员对不同高度的工作使用,没有设置万向自锁轮,不便于工作人员转换不同地点使用,没有设置脚踏杆,不便于工作人员上下工作时使用,没有设置卡接件,不便于工作人员完成工作后进行保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建筑用支架,包括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的顶端设置有支撑平板,且支架组件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自锁轮,所述万向自锁轮的顶端连接有支架杆,所述支架杆一侧连接有第二横梁,且支架杆的一侧靠近第二横梁的上方位置处连接有第一横梁,所述支架杆的另一侧连接有第四横梁,且支架杆的另一侧靠近第四横梁的下方位置处连接有第三横梁,所述支架杆的外侧嵌入设置有锁紧螺栓,且支架杆的内部设置有锁紧孔,所述支架杆上端嵌入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内部设置有调节孔,所述支撑平板的一侧下表面中部设置有旋转固定组件,且支撑平板的一侧下表面靠近旋转固定组件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接件,所述旋转固定组件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第一横梁的上表面嵌入设置有卡位槽,所述第二横梁的下端连接有脚踏杆,且第二横梁的上表面连接有手扶杆,所述第四横梁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一加固杆,且第四横梁的下表面靠近第一加固杆的前侧位置处连接有第二加固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脚踏杆与支架杆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四横梁与第三横梁通过第一加固杆和第二加固杆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横梁与第一横梁通过手扶杆固定连接。所述手扶杆至少设置有六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杆与支架杆通过调节孔、锁紧孔和锁紧螺栓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杆(5)与调节杆(6)的活动距离为L,其中5cm≤L≤20c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脚踏杆(13)与支架杆(5)以及第一横梁(10)三者一体成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接件(16)设有2个,并且对称设置在旋转固定组件(15)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万向自锁轮,便于工作人员转换不同地点使用,从而在使用过程可以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便捷。2、本技术设置卡接件,便于对支撑杆进行固定,避免了工作人员使用后随处摆放,导致支架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3、本技术设置脚踏杆,便于工作人员工作时在高处工作时上下过程,避免了工作人员在高处工作上下过程没有设置脚踏杆带来安全性的问题。4、本技术设置调节杆,便于工作人员对不同高度的工作使用,进而提高了实用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支架组件;2、卡位槽;3、支撑杆;4、支撑平板;5、支架杆;6、调节杆;7、调节孔;8、锁紧孔;9、锁紧螺栓;10、第一横梁;11、手扶杆;12、第二横梁;13、脚踏杆;14、万向自锁轮;15、旋转固定组件;16、卡接件;17、第三横梁;18、第一加固杆;19、第四横梁;20、第二加固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建筑用支架,包括支架组件1,支架组件1的顶端设置有支撑平板4,且支架组件1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自锁轮14,万向自锁轮14的顶端连接有支架杆5,支架杆5一侧连接有第二横梁12,且支架杆5的一侧靠近第二横梁12的上方位置处连接有第一横梁10,支架杆5的另一侧连接有第四横梁19,且支架杆5的另一侧靠近第四横梁19的下方位置处连接有第三横梁17,支架杆5的外侧嵌入设置有锁紧螺栓9,且支架杆5的内部设置有锁紧孔8,支架杆5上端嵌入设置有调节杆6,调节杆6的内部设置有调节孔7,支撑平板4的一侧下表面中部设置有旋转固定组件15,且支撑平板4的一侧下表面靠近旋转固定组件15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接件16,旋转固定组件15的下端连接有支撑杆3,第一横梁10的上表面嵌入设置有卡位槽2,第二横梁12的下端连接有脚踏杆13,且第二横梁12的上表面连接有手扶杆11,第四横梁19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一加固杆18,且第四横梁19的下表面靠近第一加固杆18的前侧位置处连接有第二加固杆20。进一步的,脚踏杆13与支架杆5固定连接,第四横梁19与第三横梁17通过第一加固杆18和第二加固杆20固定连接,第二横梁12与第一横10梁通过手扶杆11固定连接,手扶杆11至少设置有六个,为了增加建筑支架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调节杆6与支架杆5通过调节孔7、锁紧孔8和锁紧螺栓9连接。所述支架杆(5)与调节杆(6)的活动距离为L,其中5cm≤L≤20cm。所述脚踏杆(13)与支架杆(5)以及第一横梁(10)三者一体成型。所述卡接件(16)设有2个,并且对称设置在旋转固定组件(15)的两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支架组件1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自锁轮14,设置万向自锁轮14,便于工作人员转换不同地点使用,从而在使用过程可以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便捷,支架杆5上端嵌入设置有调节杆6,设置调节杆6,便于工作人员对不同高度的工作使用,支撑平板4的一侧下表面靠近旋转固定组件15的位置设置有卡接件16,设置卡接件16,在工作完成后,可以将支撑杆3进行旋转,将支撑杆3的底端卡入卡接件16内,避免了工作人员使用后随处摆放,导致支架的使用寿命缩短,第二横梁12的下端连接有脚踏杆13,设置脚踏杆13,便于工作人员工作时在高处工作时上下过程,避免了工作人员在高处工作上下过程没有设置脚踏杆13带来安全性的问题。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建筑用支架,包括支架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1)的顶端设置有支撑平板(4),且支架组件(1)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自锁轮(14),所述万向自锁轮(14)的顶端连接有支架杆(5),所述支架杆(5)一侧连接有第二横梁(12),且支架杆(5)的一侧靠近第二横梁(12)的上方位置处连接有第一横梁(10),所述支架杆(5)的另一侧连接有第四横梁(19),且支架杆(5)的另一侧靠近第四横梁(19)的下方位置处连接有第三横梁(17),所述支架杆(5)的外侧嵌入设置有锁紧螺栓(9),且支架杆(5)的内部设置有锁紧孔(8),所述支架杆(5)上端嵌入设置有调节杆(6),所述调节杆(6)的内部设置有调节孔(7),所述支撑平板(4)的一侧下表面中部设置有旋转固定组件(15),且支撑平板(4)的一侧下表面靠近旋转固定组件(15)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接件(16),所述旋转固定组件(15)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第一横梁(10)的上表面嵌入设置有卡位槽(2),所述第二横梁(12)的下端连接有脚踏杆(13),且第二横梁(12)的上表面连接有手扶杆(11),所述第四横梁(19)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一加固杆(18),且第四横梁(19)的下表面靠近第一加固杆(18)的前侧位置处连接有第二加固杆(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建筑用支架,包括支架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1)的顶端设置有支撑平板(4),且支架组件(1)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自锁轮(14),所述万向自锁轮(14)的顶端连接有支架杆(5),所述支架杆(5)一侧连接有第二横梁(12),且支架杆(5)的一侧靠近第二横梁(12)的上方位置处连接有第一横梁(10),所述支架杆(5)的另一侧连接有第四横梁(19),且支架杆(5)的另一侧靠近第四横梁(19)的下方位置处连接有第三横梁(17),所述支架杆(5)的外侧嵌入设置有锁紧螺栓(9),且支架杆(5)的内部设置有锁紧孔(8),所述支架杆(5)上端嵌入设置有调节杆(6),所述调节杆(6)的内部设置有调节孔(7),所述支撑平板(4)的一侧下表面中部设置有旋转固定组件(15),且支撑平板(4)的一侧下表面靠近旋转固定组件(15)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接件(16),所述旋转固定组件(15)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第一横梁(10)的上表面嵌入设置有卡位槽(2),所述第二横梁(12)的下端连接有脚踏杆(13),且第二横梁(12)的上表面连接有手扶杆(11),所述第四横梁(19)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一加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李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