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橡胶隔声混凝土及配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3714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再生橡胶隔声混凝土,包括如下体积重量的组分:水泥300kg/m3‑400kg/m3,复合矿物掺和料60kg/m3‑90kg/m3,再生橡胶集料254kg/m3‑355kg/m3,细骨料660kg/m3‑730kg/m3,粗骨料221kg/m3‑450kg/m3,外加剂2.4kg/m3‑4.1kg/m3和水135kg/m3‑160kg/m3。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废弃的轮胎作为橡胶再生集料,进行再生橡胶料的制备,减少了筛分、深加工、处置等工艺环节,也有效避免了填埋、焚烧等处理对造成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消耗问题;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再生橡胶隔声混凝土的配置方法,配置技术简单高效,资源再生利用率高,绿色环保,制得的再生橡胶隔声混凝土吸声和隔声性能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再生橡胶隔声混凝土及配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再生橡胶隔声混凝土及配制方法,属于绿色建筑新材料

技术介绍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15亿条橡胶轮胎报废,仅在欧洲,2014年生产了3亿辆汽车轮胎,如何将废旧轮胎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利用,是个事关环境保护的重要社会问题。废弃轮胎处置通长采用填埋、焚烧等方式处置,填埋占用资源且难于消解;焚烧产生大量的有害污染,作为热源利用焚烧,同样会产生大量的CO2等有害气体排放。废旧轮胎通过机械、低温、化学等单一或综合过程以便获得橡胶颗粒、纤维等,探索其在建筑和工程产品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废弃橡胶轮胎基于机械过程分类、分解、筛分,先压碎成碎片或碎条,然后通过碾磨机造粒,接着进行塑料、金属的分离,最后筛分成不同粒径的橡胶颗粒及衍生品。再生分解利用的过程,其中粘附有纤维的橡胶,即橡胶颗粒黏附纤维,占废弃料的20-30%,一般被废弃处置。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城市用地和交通的矛盾,城市主干线、次干线、城市轨道交通等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城市通行能力,方便人们出行,另一方面城市交通中大量的运载工具汽车、卡车、地铁、轻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橡胶隔声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单位体积质量的组分:水泥300kg/m3‑400kg/m3,再生橡胶集料254kg/m3‑355kg/m3,复合矿物掺和料60kg/m3‑95kg/m3,细骨料660kg/m3‑730kg/m3,粗骨料221kg/m3‑450kg/m3,外加剂2.4kg/m3‑4.1kg/m3和水135kg/m3‑160kg/m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橡胶隔声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单位体积质量的组分:水泥300kg/m3-400kg/m3,再生橡胶集料254kg/m3-355kg/m3,复合矿物掺和料60kg/m3-95kg/m3,细骨料660kg/m3-730kg/m3,粗骨料221kg/m3-450kg/m3,外加剂2.4kg/m3-4.1kg/m3和水135kg/m3-160kg/m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橡胶隔声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橡胶集料占所述细骨料和所述粗骨料体积占比的50-80%,质量占比的25%-4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再生橡胶隔声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橡胶集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组分:橡胶颗粒38%-54%,纺织纤维2%-5%,钢纤维4.0%-7.0%,粘附橡胶的纤维32%-41%和粉料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生橡胶隔声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橡胶的纤维对角线长度为10-50mm,直径为0.02-0.091mm;并且所述粘附橡胶的纤维包括粘附橡胶的钢纤维和粘附橡胶的纺织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再生橡胶隔声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粘附橡胶的纤维对角线长度为0-10mm的占比为4%-7%,对角线长度为10-20mm的占比为30%-39%,对角线长度为20-30mm的占比为38%-45%,对角线长度为30-4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