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质水量调节的改良型多模式运行A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367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基于水质水量调节的改良型多模式运行A2O反应池,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前置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一安装在所述进水管道上的用于监测进水水量的电磁流量计;一安装在所述进水管道上的水质监测装置;若干安装在反应池各处的电动截止阀;以及一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电磁流量计、水质监测装置和若干电动截止阀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改良型多模式运行A2O反应池污水处理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模式运行A2O反应池可根据进水水质和/或进水水量的变化自动切换运行模式,充分发挥了厌氧、缺氧这两个独立池的最大功效,以实现对污水进行生物脱氮和生物除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水质水量调节的改良型多模式运行A2O反应池及污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水质水量调节的改良型多模式运行A2O反应池及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各国对污水氮磷排放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因此,研究发开高效、经济性好的污水除磷脱氮工艺已成为当前污水控制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污水生物处理是城市污水的主要处理方法,生化处理根据微生物在处理构筑物中的存在状态,可以分为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其中,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固着型生物膜法工艺主要包括BAF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生物转盘以及生物流化床。活性污泥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处理有机废水方面具有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运转经验丰富、成本低廉等优点,在国内外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中被普遍采用。近年来,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活性污泥法的形式已由过去的传统型发展为多种改良型,但所有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都包含厌氧、缺氧、好氧三个不同过程的交替循环。其中用得比较广泛、较为成熟的方式有传统的活性污泥法、A/O法、A/A/O法(包括Bardenpho、普通A2O、改良A2O、UCT、MUCT、VIP、倒置A2O工艺、多点进出水倒置A2O工艺等)、A-B法、氧化沟法、SBR法、膜生物反应器技术(MBR)等。但是,基于在不同季节时期污水的进水量和水质有所差别,现有的A2O反应池由于单一运行模式在进水水质和/或进水水量变化时无法对水体中的总氮和/或总磷处理达到标准。为此,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针对现有的A2O反应池因单一运行模式在进水水质和/或进水水量变化时无法对水体中的总氮和/或总磷处理达到标准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根据进水水质和/或进水水量的变化调整运行模式为脱离除磷提供保障的基于水质水量调节的改良型多模式运行A2O反应池。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基于水质水量调节的改良型多模式运行A2O反应池的污水处理系统。作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种基于水质水量调节的改良型多模式运行A2O反应池,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前置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一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的一端为进水端,其另一端与所述前置缺氧池的进水端连接;一安装在所述进水管道上的用于监测进水水量的电磁流量计;一安装在所述进水管道上的用于监测进水的COD、BOD、氨氮和总磷含量的水质监测装置;一安装在所述进水管道上的第一电动截止阀;一过渡管道,所述过渡管道的一端并接在所述进水管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电动截止阀的进水端的前方,其另一端与所述厌氧池连接;一安装在所述过渡管道上的第二电动截止阀;一第一混合液回流管道,所述第一混合液回流管道的一端并接在所述好氧池与沉淀池之间的管道上,其另一端并接在所述厌氧池与缺氧池之间的管道上;一安装在所述第一混合液回流管道上的第三电动截止阀;一第二混合液回流管道,所述第二混合液回流管道的一端并接在所述好氧池与沉淀池之间的管道上,其另一端并接在所述前置缺氧池与厌氧池之间的管道上;一安装在所述第二混合液回流管道上的第四电动截止阀;一第三混合液回流管道,所述第三混合液回流管道的一端并接在所述好氧池与沉淀池之间的管道上,其另一端与所述前置缺氧池连接;一安装在所述第三混合液回流管道上的第五电动截止阀;一第一污泥回流管道,所述第一污泥回流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沉淀池的污泥出口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前置缺氧池连接;一安装在所述第一污泥回流管道上的第六电动截止阀;一第二污泥回流管道,所述第二污泥回流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沉淀池的污泥出口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厌氧池连接;一安装在所述第二污泥回流管道上的第七电动截止阀;以及一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电磁流量计、水质监测装置和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电动截止阀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粗格栅进水泵房、细格栅旋流沉砂池、A2O反应池、二沉池、提升泵房、絮凝沉淀池、滤布滤池以及消毒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A2O反应池为上述的基于水质水量调节的改良型多模式运行A2O反应池。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细格栅旋流沉淀池与絮凝沉淀池之间设置有一溢流雨水管。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多模式运行A2O反应池可根据进水水质和/或进水水量的变化自动切换运行模式,充分发挥了厌氧、缺氧这两个独立池的最大功效,以实现对污水进行生物脱氮和生物除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改良型多模式运行A2O反应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改良型多模式运行A2O反应池处于常规型A2O运行模式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改良型多模式运行A2O反应池处于改良型A2O运行模式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改良型多模式运行A2O反应池处于倒置型A2O运行模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是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粗格栅进水泵房100、细格栅旋流沉砂池200、改良型多模式运行A2O反应池300、二沉池400、提升泵房500、絮凝沉淀池600、滤布滤池700以及消毒氧化池800。其中,滤布滤池700优选地为纤维滤布滤池,消毒氧化池800优选地为紫外消毒氧化池。在细格栅旋流沉砂池200与絮凝沉淀池600之间设置有一溢流雨水管900,这样细格栅旋流沉砂池200在暴雨时期水量较多时可通过溢流雨水管900溢流至絮凝沉淀池600中。改良型多模式运行A2O反应池300,包括前置缺氧池301、厌氧池302、缺氧池303、好氧池304、沉淀池305、进水管道306、电磁流量计307、水质监测装置308、过渡管道309、混合液回流管道310、311、312、污泥回流管道313、314、电动截止阀315、316、317、318、319、320、321以及PLC控制系统。前置缺氧池301、厌氧池302、缺氧池303、好氧池304和沉淀池305依次通过管道进行连接,沉淀池305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二沉池400的进水端连接。进水管道306的一端为进水端并与细格栅旋流沉砂池200的出水端连接,其另一端与前置缺氧池301的进水端连接。电磁流量计307安装在进水管道306上,其用于监测改良型多模式运行A2O反应池300的进水水量。水质监测装置308安装在进水管道306上且位于电磁流量计307的后方,其用于监测进水的COD、BOD、氨氮和总磷含量。电动截止阀315安装在进水管道306上且位于水质监测装置308的后方。过渡管道309的一端并接在进水管道306上且位于电动截止阀315的进水端的前方,其另一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水质水量调节的改良型多模式运行A2O反应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前置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一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的一端为进水端,其另一端与所述前置缺氧池的进水端连接;一安装在所述进水管道上的用于监测进水水量的电磁流量计;一安装在所述进水管道上的用于监测进水的COD、BOD、氨氮和总磷含量的水质监测装置;一安装在所述进水管道上的第一电动截止阀;一过渡管道,所述过渡管道的一端并接在所述进水管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电动截止阀的进水端的前方,其另一端与所述厌氧池连接;一安装在所述过渡管道上的第二电动截止阀;一第一混合液回流管道,所述第一混合液回流管道的一端并接在所述好氧池与沉淀池之间的管道上,其另一端并接在所述厌氧池与缺氧池之间的管道上;一安装在所述第一混合液回流管道上的第三电动截止阀;一第二混合液回流管道,所述第二混合液回流管道的一端并接在所述好氧池与沉淀池之间的管道上,其另一端并接在所述前置缺氧池与厌氧池之间的管道上;一安装在所述第二混合液回流管道上的第四电动截止阀;一第三混合液回流管道,所述第三混合液回流管道的一端并接在所述好氧池与沉淀池之间的管道上,其另一端与所述前置缺氧池连接;一安装在所述第三混合液回流管道上的第五电动截止阀;一第一污泥回流管道,所述第一污泥回流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沉淀池的污泥出口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前置缺氧池连接;一安装在所述第一污泥回流管道上的第六电动截止阀;一第二污泥回流管道,所述第二污泥回流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沉淀池的污泥出口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厌氧池连接;一安装在所述第二污泥回流管道上的第七电动截止阀;以及一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电磁流量计、水质监测装置和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电动截止阀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质水量调节的改良型多模式运行A2O反应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前置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一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的一端为进水端,其另一端与所述前置缺氧池的进水端连接;一安装在所述进水管道上的用于监测进水水量的电磁流量计;一安装在所述进水管道上的用于监测进水的COD、BOD、氨氮和总磷含量的水质监测装置;一安装在所述进水管道上的第一电动截止阀;一过渡管道,所述过渡管道的一端并接在所述进水管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电动截止阀的进水端的前方,其另一端与所述厌氧池连接;一安装在所述过渡管道上的第二电动截止阀;一第一混合液回流管道,所述第一混合液回流管道的一端并接在所述好氧池与沉淀池之间的管道上,其另一端并接在所述厌氧池与缺氧池之间的管道上;一安装在所述第一混合液回流管道上的第三电动截止阀;一第二混合液回流管道,所述第二混合液回流管道的一端并接在所述好氧池与沉淀池之间的管道上,其另一端并接在所述前置缺氧池与厌氧池之间的管道上;一安装在所述第二混合液回流管道上的第四电动截止阀;一第三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屠华斌陈洪兵毛燕芳江伟印飞黄雅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