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驳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357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驳平台,属于船舶机械领域。过驳平台包括门架、主跳板、副跳板、升降机构和油缸,门架用于固定安装在码头的过驳甲板上,主跳板的一端铰接在门架的底部,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绞车,第一滑轮固定安装在主跳板的中部,第二滑轮固定安装在门架的顶部,绞车固定安装在门架的底部,绞车伸出的钢丝绳穿过第二滑轮并缠绕在第一滑轮上,主跳板的另一端与副跳板的一端铰接,副跳板的另一端用于活动搭接在船舶甲板上,油缸的一端铰接在主跳板上,油缸的另一端铰接在副跳板上,油缸位于主跳板和副跳板之间的铰点的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过驳平台的稳定性。

A barge platfor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rge platform,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ship machinery. The platform comprises a gantry, a main springboard, a secondary springboard, a lifting mechanism and an oil cylinder. The gantry is used to fix and install the gantry deck on the wharf. One end of the main springboard is hi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gantry. The lifting mechanism includes the first pulley, the second pulley and the winch. The first pulley is fixed in the middle of the main springboard and the second pulley is fixed. Fixed at the top of the gantry, the winch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gantry, the wire rope extended by the winch passes through the second pulley and is wound on the first pulley, the other end of the main springboard is articulated with one end of the auxiliary springboard, the other end of the auxiliary springboard is used for movable overlap on the ship deck, one end of the cylinder is articulated on the main springboard, and the oil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springboard. The other end is articulated on the auxiliary springboard, and the oil cylinder is located below the hinge point between the main springboard and the auxiliary springboard.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the barge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驳平台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驳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海洋运输的发展,大型运输船舶逐渐增多,而大型运输船舶对停靠码头的要求较大,中小型码头无法容纳大型运输船舶的停靠,导致大型运输船舶上的货物无法装卸。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在通常让大型运输船舶停靠在码头的附近,然后采用过驳平台来连接船舶甲板和码头的过驳甲板,使得大型运输船舶不需要停靠码头,就可以通过过驳甲板来实现货物的装卸。然而,由于海风、海流和海浪等因素的影响,船舶甲板会产生相对于过驳甲板的位移,导致货物无法稳定的通过过驳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过驳平台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驳平台。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驳平台,所述过驳平台包括门架、主跳板、副跳板、升降机构和油缸,所述门架用于固定安装在码头的过驳甲板上,所述主跳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门架的底部,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绞车,所述第一滑轮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跳板的中部,所述第二滑轮固定安装在所述门架的顶部,所述绞车固定安装在所述门架的底部,所述绞车伸出的钢丝绳穿过所述第二滑轮并缠绕在所述第一滑轮上,所述主跳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副跳板的一端铰接,所述副跳板的另一端用于活动搭接在船舶甲板上,所述油缸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主跳板上,所述油缸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副跳板上,所述油缸位于所述主跳板和所述副跳板之间的铰点的下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主跳板的两侧均设有防护栏,两个所述防护栏相互平行布置,且两个所述防护栏均沿所述主跳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栏为桁架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两个所述防护栏的顶部之间通过多个第一加强筋连接在一起,各个所述第一加强筋均相互平行布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门架包括底板、两个侧架和多个第二加强筋,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主跳板的一端铰接,两个所述侧架相互平行布置,且两个所述侧架均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各个所述第二加强筋均连接在两个所述侧架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门架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与所述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的底部用于固定安装在所述过驳甲板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上铰接有过渡跳板。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过驳平台包括两个所述升降机构,两个所述升降机构的所述第一滑轮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跳板的两侧,两个所述升降机构的所述第二滑轮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侧架的顶部,两个所述升降机构的所述绞车分别设置在所述门架的底部的两侧。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过驳平台还包括用于安装在所述船舶甲板上的随动跳板,所述随动跳板与所述副跳板的另一端铰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过驳平台还包括防撞球,所述防撞球夹设在所述过驳甲板和所述船舶甲板之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过驳平台工作时,门架固定安装在过驳甲板上,副跳板活动搭接在船舶甲板上,副跳板和门架之间通过主跳板连接,从而为过驳甲板和船舶甲板之间提供了装卸货物的通道。当过驳甲板和船舶甲板之间因海浪产生相对位移时,绞车会自适应的伸缩钢丝绳,从而调节主跳板和副跳板的高度,同时油缸也会自适应的伸缩,从而调节主跳板和副跳板的总长度,进而通过绞车和油缸配合,实现了过驳平台的自适应调整,提升了过驳平台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过驳平台的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过驳平台的收起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过驳平台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驳平台,如图1所示,过驳平台包括门架1、主跳板2、副跳板3、升降机构4和油缸5,门架1用于固定安装在码头的过驳甲板100上,主跳板2的一端铰接在门架1的底部,升降机构4包括第一滑轮41、第二滑轮42和绞车43,第一滑轮41固定安装在主跳板2的中部,第二滑轮42固定安装在门架1的顶部,绞车43固定安装在门架1的底部,绞车43伸出的钢丝绳a穿过第二滑轮42并缠绕在第一滑轮41上,主跳板2的另一端与副跳板3的一端铰接,副跳板3的另一端用于活动搭接在船舶甲板200上,油缸5的一端铰接在主跳板2上,油缸5的另一端铰接在副跳板3上,油缸5位于主跳板2和副跳板3之间的铰点的下方。需要说明的是,副跳板3活动搭接在船舶甲板200上,指的是副跳板3放置在船舶甲板200上,或者是活动安装在船舶甲板200上。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过驳平台工作时,门架1固定安装在过驳甲板100上,副跳板3活动搭接在船舶甲板200上,副跳板3和门架1之间通过主跳板2连接,从而为过驳甲板100和船舶甲板200之间提供了装卸货物的通道。当过驳甲板100和船舶甲板200之间因海浪产生相对位移时,绞车43会自适应的伸缩钢丝绳a,从而调节主跳板2和副跳板3的高度,同时油缸5也会自适应的伸缩,从而调节主跳板2和副跳板3的总长度,进而通过绞车43和油缸5配合,实现了过驳平台的自适应调整,提升了过驳平台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以过驳平台应用于船舶和码头作为举例,在其他实施例中,过驳平台还可以应用与两个船舶之间的货物运输等,本专利技术对此不作限制。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升降机构4和油缸5均可以通过液压控制系统控制,液压控制系统可以为类似于波浪补偿设备中的液压控制系统,即液压控制系统根据过驳平台100和甲板平台200之间的相对位移(可以由设置在过驳平台100和甲板平台200上的姿态传感器获得),控制升降机构4和油缸5产生相应的动作,以使得主跳板2和副跳板3始终保持相对的平稳。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当没有船舶需要停靠码头时,绞车43可以收回钢丝绳a,使得主跳板2被拉起,主跳板2的另一端向门架1的顶部靠近,同时油缸5缩回,使得副跳板3和主跳板2折叠在一起,进而减小了过驳平台的空间占用。图3为过驳平台的立体图,结合图3,在本实施例中,主跳板2的两侧均设有防护栏21,两个防护栏21相互平行布置,且两个防护栏21均沿主跳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防护栏21可以有效的对通行于主跳板2上的人员和货物进行保护,避免摔落,提高了过驳平台的安全性。优选地,防护栏21为桁架结构,从而既保证了防护栏21的牢固度,又降低了防护栏21的自重,有利于过驳平台的轻量化设计。具体地,两个防护栏21的顶部之间通过多个第一加强筋22连接在一起,各个第一加强筋22均相互平行布置。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各个第一加强筋22等距间隔布置,通过第一加强筋22的设置,能够对防护栏21的顶部进行有效的支撑,提高了主跳板2的整体结构强度。优选地,第一加强筋22可以为长条状型钢等。在本实施例中,门架1包括底板11、两个侧架12和多个第二加强筋13,底板11的一端与主跳板2的一端铰接,两个侧架12相互平行布置,且两个侧架12均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驳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驳平台包括门架、主跳板、副跳板、升降机构和油缸,所述门架用于固定安装在码头的过驳甲板上,所述主跳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门架的底部,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绞车,所述第一滑轮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跳板的中部,所述第二滑轮固定安装在所述门架的顶部,所述绞车固定安装在所述门架的底部,所述绞车伸出的钢丝绳穿过所述第二滑轮并缠绕在所述第一滑轮上,所述主跳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副跳板的一端铰接,所述副跳板的另一端用于活动搭接在船舶甲板上,所述油缸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主跳板上,所述油缸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副跳板上,所述油缸位于所述主跳板和所述副跳板之间的铰点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驳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驳平台包括门架、主跳板、副跳板、升降机构和油缸,所述门架用于固定安装在码头的过驳甲板上,所述主跳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门架的底部,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绞车,所述第一滑轮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跳板的中部,所述第二滑轮固定安装在所述门架的顶部,所述绞车固定安装在所述门架的底部,所述绞车伸出的钢丝绳穿过所述第二滑轮并缠绕在所述第一滑轮上,所述主跳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副跳板的一端铰接,所述副跳板的另一端用于活动搭接在船舶甲板上,所述油缸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主跳板上,所述油缸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副跳板上,所述油缸位于所述主跳板和所述副跳板之间的铰点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驳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跳板的两侧均设有防护栏,两个所述防护栏相互平行布置,且两个所述防护栏均沿所述主跳板的长度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驳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栏为桁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驳平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防护栏的顶部之间通过多个第一加强筋连接在一起,各个所述第一加强筋均相互平行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驳平台,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同尊王强覃刚刘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