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邦才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阴虚络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饮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3185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阴虚络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饮片的制备方法,优点在于鲜石斛12份粉碎榨汁连同药渣灭菌处理后以6克每袋真空包装保藏确保药效,九香虫10份打粉后以5克每袋分袋包装,碎桃仁10份与浸泡后的竹茹20份、北沙参20份、白芍20份、炙甘草3份、瓜蒌皮10份、炒麦芽30份及八月扎20份一同放入药锅内两次煎煮后药液充分混合后混合药液以200ml每袋分袋包装,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服用前将一袋鲜石斛药汁同一袋九香虫粉与一袋温热后的混合药液混合配制即得一份药效良好的治疗阴虚络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饮片。

Preparation method of Chinese Herbal Pieces for treating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due to yin deficiency and collaterals obstru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Chinese herbal decoction pieces for treating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of Yin deficiency and collateral obstruction type.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eparation method are that the fresh Dendrobium 12 pieces of crushed juice and the residue are sterilized, and the medicinal effect is ensured by 6 grams per bag of vacuum packing, the nine fragrant insects 10 pieces are packed in 5 grams per bag, the peach kernel 10 pieces and the bamboo Ru 20 pieces after soaking. After two times of decoction, the mixture was fully mixed and packed in 200 ml bags, 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 was realized. Before taking, a bag of fresh Dendrobium juice was packed in the same bag of nine incense insect powder and a bag of warm-up. Mixed liquid preparation of a good efficacy of Yin deficiency collateral obstruction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ie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阴虚络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饮片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治疗胃炎的中药饮片的制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阴虚络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饮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是指胃粘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后导致的粘膜固有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的病变,属中国医学中“胃痞”、“胃痛”等范畴。临床表现多见上腹部闷胀、疼痛,食欲减退或无食欲,日久则见消瘦、乏力。其病理表现以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变厚、胃酸分泌减少为主,1978年WHO将CAG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在其基础上伴发的肠腺化生(intestinalmetaplasia,IM)和(或)不典型增生(atypicalhyperplasia,ATP)则被视为癌前病变。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本病的检出率逐渐增高,在我国CAG发病率≥7.2%,普通人群胃镜检出率7.5%~13.8%,而随诊10~20年后近8%的病例会发生胃癌,国内外资料表明,当CAG伴随IM、ATP时,其癌变率可高达10%~14%,而胃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在世界范围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位,在中国则占第一位。因其治疗难度较大,且有癌变可能,造成患者极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因此本病逐渐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对于CAG的诊治也日益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西医临床至今仍缺乏有效的逆转CAG伴IM和ATP的治疗手段,而中医药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开发的宝库,在胃癌的防治方面有巨大潜力,并有可能做出更大贡献。叶天士是清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所创立的胃阴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治胃病阴虚者多宗其法,叶天士根据“胃喜润,以通为用,得降则和”的特点,明确指出:“胃宜降则和”。“胃属六腑之一,传化精气而不藏,以通降为用。”“胃气上逆固病,既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叶天士治胃之通降法,既不是用辛开苦降之药,也不是用苦寒下达之品,而是另辟蹊径,用甘平或辛凉濡润之品,以养胃阴,从而创立了胃阴学说,“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为传化之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素体亏虚,或饮食失宜,或病后失调,或他病误治,均可使脾胃虚弱,胃失濡润,胃阴是消化水谷的重要物质基础,胃阴受损,则腐熟水谷功能呆滞、减退。胃阴不足,络脉失养,胃络瘀阻,致胃黏膜腺体血供不足,腺体萎缩,而成CAG之变。CAG病位在胃,胃阴不足、胃络瘀阻是CAG发生的病理基础,因此,滋养胃阴,通降和胃是治疗CAG的根本大法。养胃和络饮是根据叶天士的“通降”理论创立的方剂,组成:鲜石斛、竹茹、北沙参、白芍、炙甘草、瓜蒌皮、炒麦芽、八月扎、九香虫、桃仁。方以鲜石斛甘平微寒,益胃生津,滋阴清热,补中有清,清中有补为君,得沙参则益胃生津之力更著,瓜蒌皮、竹茹皆味淡微寒之品,清热和胃,以顺胃腑通降之性,白芍、甘草酸甘敛阴,既能缓急止痛,又能敛肝抑木,更能酸甘化阴,伍八月扎、九香虫、桃仁辛润通络,祛瘀和营,麦芽则消食和胃;诸药合用共凑滋阴养胃、润降通络之功。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和实践,证明养胃和络饮对于胃阴亏虚、胃络瘀阻型CAG疗效肯定,并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但是市面上并未出现养胃和络饮的成品中药饮片,亟待开发、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阴虚络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饮片的工业化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阴虚络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饮片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饮片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鲜石斛12份、竹茹20份、北沙参20份、白芍20份、炙甘草3份、瓜蒌皮10份、炒麦芽30份、九香虫10份、桃仁10份、八月扎20份;具体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桃仁打碎备用,九香虫打粉后以5克每袋分袋包装,鲜石斛粉碎榨汁连同药渣灭菌处理后以6克每袋分袋真空包装;(2)竹茹、北沙参、白芍、炙甘草、瓜蒌皮、炒麦芽和八月扎浸泡30~60分钟;(3)碎桃仁与浸泡后的竹茹、北沙参、白芍、炙甘草、瓜蒌皮、炒麦芽及八月扎一同放入药锅内煎煮两次,将两煎药液充分混合后再分袋包装,每袋装混合药液200ml;其中,竹茹20g、北沙参20g、白芍20g、炙甘草3g、瓜蒌皮10g、炒麦芽30g、八月扎20g和桃仁10g为一剂,每剂两煎获得混合药液400ml;(4)服用前将一袋鲜石斛药汁及一包九香虫粉与温热后的一袋混合药液混合配制成一份中药饮片即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鲜石斛粉碎榨汁连同药渣灭菌处理后以真空包装保藏确保药效,九香虫打粉后分袋包装,碎桃仁与浸泡后的竹茹、北沙参、白芍、炙甘草、瓜蒌皮、炒麦芽及八月扎一同放入药锅内两次煎煮后药液充分混合分袋包装,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服用前将一袋鲜石斛药汁同一袋九香虫粉与一袋温热后的混合药液混合配制即得一份药效良好的治疗阴虚络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饮片。作为优选,步骤(2)浸泡时加水量浸过药面2~5厘米,确保全部药材充分浸泡。作为改进,步骤(3)的两次煎煮中搅拌药材2~3次。促进药材有效成份的析出。作为优选,第一次煎煮中武火煮沸后文火慢煮30分钟,武火煮沸前搅拌药材1次,文火慢煮中搅拌药材1次;第二次煎煮中搅拌药材1次。药材有效成份的析出效果最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为表明本专利技术中药饮片对阴虚络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经97例系统临床观察,并选择病史、病情、年龄、性别及原治疗相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5例为对照组。收集宁波市中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门诊和住院患者中符合胃阴不足、胃络瘀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的200例患者,在知情同意后行胃黏膜定标活检术监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治疗组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25~69岁,平均(42.3±13.6)岁;病程5个月至20年;其中伴IM者35例,伴Dys(异型增生)者23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68例。对照组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27~72岁,平均(40.7±l1.9)岁;病程6个月至23年,伴IM者33例,伴Dys者28例;Hp感染者62例。治疗组脱落3例(2例失访,1例自行停药),对照组脱落5例(3例失访,2例自行停药)。最后有效病例192例,其中治疗组97例,对照组95例。治疗组:给予本专利技术中药饮片,每次鲜石斛药汁及九香虫粉各一袋以25~40℃温热的混合药液一袋冲服,每日2次,早晚分服,3个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养胃舒胶囊(合肥神鹰双鹤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3粒,每日两次,饭前半小时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治疗期间停服一切影响本试验的药物,禁食刺激性事物,禁酒。两组均在1疗程(12周)结束后停止服药,在1周内定标处活检复查胃镜病理、HP,并进行疗效评定。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如表1所示:表1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由表1可看出:经t检验,两组治疗前各个症状比较,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除口干(t=0.43,P>0.05)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各个症状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自身治疗前后症状比较:除痞满(t=1.79)、纳差(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阴虚络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饮片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饮片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鲜石斛12份、竹茹20份、北沙参20份、白芍20份、炙甘草3份、瓜蒌皮10份、炒麦芽30份、九香虫10份、桃仁10份、八月扎20份;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桃仁打碎备用,九香虫打粉后以5克每袋分袋包装,鲜石斛粉碎榨汁连同药渣灭菌处理后以6克每袋分袋真空包装;(2)竹茹、北沙参、白芍、炙甘草、瓜蒌皮、炒麦芽和八月扎浸泡30~60分钟;(3)碎桃仁与浸泡后的竹茹、北沙参、白芍、炙甘草、瓜蒌皮、炒麦芽及八月扎一同放入药锅内煎煮两次,将两煎药液充分混合后再分袋包装,每袋装混合药液200ml;(4)服用前将鲜石斛药汁及九香虫粉各一袋与一袋温热后的混合药液混合配制成一份中药饮片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阴虚络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饮片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饮片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鲜石斛12份、竹茹20份、北沙参20份、白芍20份、炙甘草3份、瓜蒌皮10份、炒麦芽30份、九香虫10份、桃仁10份、八月扎20份;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桃仁打碎备用,九香虫打粉后以5克每袋分袋包装,鲜石斛粉碎榨汁连同药渣灭菌处理后以6克每袋分袋真空包装;(2)竹茹、北沙参、白芍、炙甘草、瓜蒌皮、炒麦芽和八月扎浸泡30~60分钟;(3)碎桃仁与浸泡后的竹茹、北沙参、白芍、炙甘草、瓜蒌皮、炒麦芽及八月扎一同放入药锅内煎煮两次,将两煎药液充分混合后再分袋包装,每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邦才王玲玲王培杰贾占东
申请(专利权)人:王邦才王玲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