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龟头座、顶体、钉舱联动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3138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龟头座、顶体、钉舱联动传动机构,包括龟头座、拉杆、顶体、驱动机构、环切刀和前端盖;顶体内设有第一通道腔,拉杆位于第一通道腔内,龟头座与拉杆第一端连接,环切刀设在第一通道腔内并位于第一通道腔内壁和拉杆之间,前端盖套设在顶体第一端外表面上,驱动机构一侧与顶体第二端铰接;施加外力使得驱动机构被驱动时,顶体与位于第一通道腔内的拉杆产生相对位移,使得顶体抵住前端盖和环切刀,进而使得前端盖、环切刀和顶体第一端依次抵达至龟头座。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包皮环切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均存在各个步骤的部件之间无法形成联动传动,导致各个步骤之间的衔接时间长,对组织损伤大且手术效率低的问题。

A linkage drive mechanism for glans, acrosome and nail cabi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nkag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a glans head seat, an apex body and a nail cabin, including a glans head seat, a pull rod, an apex body, a driving mechanism, a ring cutter and a front end cover; the top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assage cavity, the pull rod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passage cavity, the glans head sea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nd of the pull rod, and the ring cutter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passage cavity and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passage cavity. Between the inner wall of the channel cavity and the pull rod, the front end cover is sleev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first end of the top body, and one side of the driving mechanism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second end of the top body. The first end of the ring cutter and the acrosome comes to the glans penis. The invention can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the components of each step can not form a linkage transmission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circumcision in the prior art, resulting in a long connecting time between the steps, a large tissue damage and a low opera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龟头座、顶体、钉舱联动传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龟头座、顶体、钉舱联动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和生命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包皮过长是男性常见的生殖问题,接受包皮环切手术的男性正在不断增多,范围也从原来的青年不断向高龄和低龄扩延,目前包皮环切手术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一、传统的开放手术,用剪刀和刀片以及其它常规手术器械切除过长之包皮,术口用缝合线进行缝合,手术时间长,医生工作量大,术口定位不标准、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愈合的术口疤痕大、术后痛苦、术后常出现血肿、术口最不平整,难以标准化进行,目前已基本淘汰;二、利用各种卡压式包皮环切吻合器对过长之包皮进行长时间卡压,造成卡压部位缺血坏死而脱落,手术时间比传统手术短,方便快捷、出血少,但术后水肿严重、疼痛程度高、术口愈合最慢、患都必须返院取环,取环痛苦,小孩甚至要二次麻醉下才能将环取除,取环后术口裂开概率高,由于水肿严重,术口愈合后也留下较大疤痕,并有出现龟头坏死病例,也正渐渐退出临床;三、利用包皮环切缝合器进行手术,如专利申请号:201210475409.X以及专利申请号:201310266729.9所公开的包皮环切缝合器,这种手术基本对前两种手术进行了扬长避短,但医生操作熟练程度对手术效果影响较大,术后包扎较紧,小便常有不通畅感,包扎不妥善时,有出现术后血肿可能,患者还是有些不适,缝合钉脱落时间较长。以上包皮环切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均存在各个步骤的部件之间无法形成联动传动,导致各个步骤之间的衔接时间长,对组织损伤大且手术效率低的问题。专利技术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龟头座、顶体、钉舱联动传动机构,其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包皮环切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均存在各个步骤的部件之间无法形成联动传动,导致各个步骤之间的衔接时间长,对组织损伤大且手术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龟头座、顶体、钉舱联动传动机构,包括龟头座、拉杆、顶体、驱动机构、环切刀和前端盖;顶体内设有第一通道腔,拉杆位于第一通道腔内,龟头座与拉杆第一端连接,环切刀设在第一通道腔内并位于第一通道腔内壁和拉杆之间,前端盖套设在顶体第一端外表面上,驱动机构一侧与顶体第二端铰接;施加外力使得驱动机构被驱动时,顶体与位于第一通道腔内的拉杆产生相对位移,使得顶体抵住前端盖和环切刀,进而使得前端盖、环切刀和顶体第一端依次抵达至龟头座。进一步地,顶体包括连接套和顶件,连接套第一端和顶件之间可拆卸连接,环切刀包括刀片和刀筒,刀片和刀筒之间可拆卸连接;连接套第二端设有顶针,前端盖内侧设有钉仓槽孔,顶针设置于钉仓槽孔内并在钉仓槽孔内前后移动,龟头座上设有与钉仓槽孔一一对应的凹槽;将外界缝合针放置在钉仓槽孔内,顶针抵着缝合针并使得缝合针抵达至凹槽上。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第一端抵住前端盖内壁,第一弹簧第二端抵住连接套外壁,并且,连接套内壁设有第一凸台,刀片设有第二凸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相互抵触;施加外力使得驱动机构被驱动时,连接套通过第一弹簧抵住前端盖,并且,连接套通过第一凸台抵住第二凸台,进而使得前端盖、刀片和顶针依次抵达至龟头座。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弹簧,拉杆设有横件,并且,顶件设有滑动孔,第一通道腔和滑动孔连通,横件穿过滑动孔并与驱动机构另一侧铰接,第二弹簧第一端抵住横件,第二弹簧第二端抵住顶件内壁;撤去外力时,顶体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前端盖与龟头座相互分离,即使得顶针和前端盖依次与龟头座相互分离。进一步地,连接套外壁设有第三凸台,前端盖内壁设有第四凸台,第三凸台和第四凸台相互抵触;撤去外力时,顶体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前端盖与龟头座相互分离,即连接套通过第三凸台抵住第四凸台,进而使得顶针和前端盖依次与龟头座相互分离。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第一驱动杆一端与横件相互铰接,第二驱动杆第一端与顶件外壁相互铰接,第二驱动杆第二端与第一驱动杆中部相互铰接;外力下压第一驱动杆第二端,以便使得顶件带动连接套往复移动。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弹簧,刀筒位于第一通道腔内,拉杆套设在刀筒内,第三弹簧第一端抵住拉杆外壁,第三弹簧第二端抵住刀筒内壁;刀筒在第三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刀片与龟头座相互分离。进一步地,拉杆包括杆件和拉件,拉件内设有第二通道腔,杆件在第二通道腔内往复移动。进一步地,还包括第四弹簧和钢珠;拉件上设有第五凸台和锁孔,第四弹簧第一端抵住第五凸台,第四弹簧第二端抵住刀筒内壁,钢珠设置在锁孔内;拉件在第四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通过钢珠将刀筒、拉件和杆件紧紧固定在一起;外力拉动拉件时,拉件带动钢珠与刀筒相互分离,进而使得刀筒在第三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刀片与龟头座相互分离。进一步地,刀筒内壁上设有斜坡部,拉件在第四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将钢珠紧紧抵压在斜坡部上,进而使得拉件在第四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通过钢珠将刀筒、拉件和杆件紧紧固定在一起。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包括龟头座、拉杆、顶体、驱动机构、环切刀和前端盖;顶体内设有第一通道腔,拉杆位于第一通道腔内,龟头座与拉杆第一端连接,环切刀设在第一通道腔内并位于第一通道腔内壁和拉杆之间,前端盖套设在顶体第一端外表面上,驱动机构一侧与顶体第二端铰接;施加外力使得驱动机构被驱动时,顶体与位于第一通道腔内的拉杆产生相对位移,使得顶体抵住前端盖和环切刀,进而使得前端盖、环切刀和顶体第一端依次抵达至龟头座,在使用该龟头座、顶体、钉舱联动传动机构时,将患者的包皮裹在龟头座上,然后施加外力,使得驱动机构被驱动,进而,顶体与位于第一通道腔内的拉杆产生相对位移(即顶体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着拉杆的轴向往前移动),并且使得顶体抵住前端盖和环切刀,进而使得前端盖、环切刀和顶体第一端依次抵达至龟头座,其中的驱动机构、顶体、前端盖和环切刀产生联动传动,可以快捷方便地将将患者的包皮进行切除并进行缝合处理,非常方便。其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包皮环切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均存在各个步骤的部件之间无法形成联动传动,导致各个步骤之间的衔接时间长,对组织损伤大且手术效率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龟头座、顶体、钉舱联动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龟头座、顶体、钉舱联动传动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龟头座、顶体、钉舱联动传动机构中龟头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龟头座、顶体、钉舱联动传动机构中拉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龟头座;11、连杆;12、凹槽;21、横件;22、杆件;23、拉件;231、第五凸台;232、锁孔;31、连接套;311、第一凸台;312、第三凸台;32、顶件;41、第一驱动杆;42、第二驱动杆;51、刀片;511、第二凸台;52、刀筒;521、斜坡部;6、前端盖;61、第四凸台;7、第一弹簧;8、第二弹簧;9、第三弹簧;101、第四弹簧;102、钢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参照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龟头座、顶体、钉舱联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龟头座、拉杆、顶体、驱动机构、环切刀和前端盖;所述顶体内设有第一通道腔,所述拉杆位于所述第一通道腔内,所述龟头座与所述拉杆第一端连接,所述环切刀设在所述第一通道腔内并位于所述第一通道腔内壁和所述拉杆之间,所述前端盖套设在所述顶体第一端外表面上,所述驱动机构一侧与所述顶体第二端铰接;施加外力使得所述驱动机构被驱动时,所述顶体与位于所述第一通道腔内的拉杆产生相对位移,使得所述顶体抵住所述前端盖和所述环切刀,进而使得前端盖、环切刀和顶体第一端依次抵达至所述龟头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龟头座、顶体、钉舱联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龟头座、拉杆、顶体、驱动机构、环切刀和前端盖;所述顶体内设有第一通道腔,所述拉杆位于所述第一通道腔内,所述龟头座与所述拉杆第一端连接,所述环切刀设在所述第一通道腔内并位于所述第一通道腔内壁和所述拉杆之间,所述前端盖套设在所述顶体第一端外表面上,所述驱动机构一侧与所述顶体第二端铰接;施加外力使得所述驱动机构被驱动时,所述顶体与位于所述第一通道腔内的拉杆产生相对位移,使得所述顶体抵住所述前端盖和所述环切刀,进而使得前端盖、环切刀和顶体第一端依次抵达至所述龟头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龟头座、顶体、钉舱联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体包括连接套和顶件,所述连接套第一端和所述顶件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环切刀包括刀片和刀筒,所述刀片和所述刀筒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套第二端设有顶针,所述前端盖内侧设有钉仓槽孔,所述顶针设置于所述钉仓槽孔内并在所述钉仓槽孔内前后移动,所述龟头座上设有与所述钉仓槽孔一一对应的凹槽;将外界缝合针放置在所述钉仓槽孔内,所述顶针抵着缝合针并使得缝合针抵达至所述凹槽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龟头座、顶体、钉舱联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第一端抵住所述前端盖内壁,所述第一弹簧第二端抵住所述连接套外壁,并且,所述连接套内壁设有第一凸台,所述刀片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相互抵触;施加外力使得所述驱动机构被驱动时,所述连接套通过所述第一弹簧抵住所述前端盖,并且,所述连接套通过所述第一凸台抵住所述第二凸台,进而使得前端盖、刀片和顶针依次抵达至龟头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龟头座、顶体、钉舱联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拉杆设有横件,并且,所述顶件设有滑动孔,所述第一通道腔和所述滑动孔连通,所述横件穿过所述滑动孔并与所述驱动机构另一侧铰接,所述第二弹簧第一端抵住所述横件,所述第二弹簧第二端抵住所述顶件内壁;撤去外力时,所述顶体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所述前端盖与龟头座相互分离,即使得所述顶针和所述前端盖依次与所述龟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鹏丁称华张宪民朱本亮王子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狼和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