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佳木斯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科气管镜介入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3129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呼吸科气管镜介入治疗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支撑间距调节机构以及气管镜压持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支撑板一、凹槽一、凹槽二、支撑板二以及气管镜插口,所述支撑间距调节机构包括螺纹杆一、圆孔、凸轮、圆板、限位槽一、限位杆一、活动杆、限位杆二、限位槽二、盖板以及通口,所述气管镜压持机构包括存放槽、弧形板、方形板一、方形孔一、方形孔二、方形板二、右连接板、矩形板、封盖、矩形槽以及左连接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达到了支撑间距调节的目的,还达到了利用牙床挤压力压持气管镜的目的。

An interventional device for bronchoscopy in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device for tracheoscope in respiratory department,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a support spacing adjusting mechanism and a tracheoscope holding mechanism. The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comprises a support plate, a groove, a groove, a support plate, a support plate and a tracheoscope socket. The support spacing adjus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threaded rod, a circular hole and a convex hole. The pressure-holding mechanism of the tracheoscope includes a storage slot, an arc plate, a square plate, a square hole, a square hole, a square hole, a square hole, a square hole, a square plate, a square plate, a right connecting plate, a rectangular plate, a cover, a rectangular slot and a left connecting plate. Compared with the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has the following beneficial effects: the purpose of adjusting the support spacing is achieved, and the purpose of holding the tracheoscope by the extrusion force of the gum is achie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科气管镜介入治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呼吸科气管镜介入治疗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介入治疗,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和外科、内科一道称为三大支柱性学科。简单的讲,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现有技术中,气管镜一般通过口腔插入患者气管内,因此需要对患者口腔进行支撑,但现有的气管镜介入治疗装置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其利用弹簧对牙床进行支撑时,支撑间距调节不便,容易因弹簧反作用力过大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同时现有的气管镜介入治疗装置不能利用牙床的挤压力对气管镜进行夹持,所以需要一种呼吸科气管镜介入治疗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呼吸科气管镜介入治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呼吸科气管镜介入治疗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支撑间距调节机构以及气管镜压持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支撑板一、凹槽一、凹槽二、支撑板二以及气管镜插口,所述支撑板一设置在支撑板二右侧,所述凹槽一开设在支撑板一右端面,所述凹槽二开设在支撑板二左端面,所述气管镜插口开设在支撑板二上端面,所述支撑间距调节机构包括螺纹杆一、圆孔、凸轮、圆板、限位槽一、限位杆一、活动杆、限位杆二、限位槽二、盖板以及通口,所述气管镜压持机构包括存放槽、弧形板、方形板一、方形孔一、方形孔二、方形板二、右连接板、矩形板、封盖、矩形槽以及左连接板。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间距调节机构中,所述圆孔开设在支撑板二右端面,所述活动杆右端安装在支撑板一左端面,且活动杆左端装配在圆孔内,所述圆板装配在圆孔内,所述活动杆环形侧面上对称装配有限位杆一和限位杆二,所述限位杆一下端装配在限位槽一内,所述限位杆二上端装配在限位槽二内,所述限位槽一和限位槽二对称开设在圆孔内部上侧和下侧,所述螺纹杆一装配在支撑板二上端面,且螺纹杆一下端延伸至圆孔内并装配有凸轮,所述凸轮设置在圆板左侧,所述通口开设在支撑板二上端面,且通口与圆孔相通,所述盖板通过螺栓安装在通口内部上侧。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间距调节机构中,还包括有弹簧,所述弹簧右端安装在活动杆左端面,且弹簧左端装配在圆板右端面,在实际使用时,将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放置在患者口腔中,并使患者上牙床和下牙床分别卡入凹槽一和凹槽二内,进而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对患者口腔进行支撑,进而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支撑板一通过活动杆挤压弹簧,同时活动杆缩进圆孔内,活动杆缩进圆孔内时带动限位杆一和限位杆二分别在限位槽一和限位槽二内滑动,限位杆一和限位杆二起到防止活动杆发生转动的目的,当需要将间距调小时,旋转螺纹杆一,进而螺纹杆一带动凸轮旋转,当凸轮的突出部位远离圆板时,圆板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在圆孔内向左运动,进而弹簧在活动杆的挤压下向左运动,当活动杆完全缩进圆孔内时,限位杆一和限位杆二分别运动至限位槽一内左侧和限位槽二内部左侧,此时凸轮的突出部位处于圆孔内部左侧,进而弹簧不受挤压,弹簧失去对支撑板一支撑的作用,继而达到缩小间距的目的,反之,通过反向旋转螺纹杆一,凸轮挤压圆板在圆孔内向右运动,进而弹簧在圆板和活动杆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形变,从而弹簧通过活动杆对支撑板一起到支撑作用,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之间产生间隙,以此达到扩大间距的目的,最终实现支撑间距调节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圆孔内部下侧开设有多组漏水孔一,所述限位槽一内部下端面开设有漏水孔二,在实际使用时,当需要对圆孔内部进行清洗时,打开盖板,然后将清洗用的消毒液通过通口加入圆孔内,清洗后的消毒废液通过漏水孔一和漏水孔二漏出,从而有利于圆孔内的清洗消毒。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间距调节机构装配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间距调节机构对称装配在支撑板二上端面,在实际使用时,两组支撑间距调节机构对称装配在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之间,从而有利于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受牙床挤压的均衡性,从而提高了稳定性。进一步地,在所述气管镜压持机构中,所述存放槽开设在气管镜插口内部右侧,所述弧形板装配在存放槽内,所述方形孔一开设在存放槽内部右侧,且方形孔一内装配有方形板一,所述方形板一左端安装在弧形板弧形外表面右侧,所述方形板一右端通过铰链装配有左连接板,所述左连接板右端通过铰链装配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右端通过铰链装配有右连接板,所述右连接板右端通过铰链安装在方形板二左端面上侧棱角处,所述方形板二装配在方形孔二内,且方形板二右端固定在支撑板一左端面中部位置,所述方形孔二开设在矩形槽内部右端面,所述矩形槽开设在支撑板二上端面,且矩形槽设置在气管镜插口右侧,所述封盖通过螺栓安装在矩形槽内部上侧。进一步地,在所述气管镜压持机构中,还包括有螺纹杆二,所述螺纹杆二安装在封盖上端面,且螺纹杆二下端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矩形板上端面中间位置,在实际使用时,当气管镜通过气管镜插口插入患者气管内后需要对气管镜进行夹持时,旋转螺纹杆二,使矩形槽内的螺纹杆二长度增加,因螺纹杆二通过滚动轴承与矩形板相连接,所以螺纹杆二旋转的同时向下挤压矩形板,矩形板受螺纹杆二挤压作用逐渐与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相平齐,同时左连接板与方形板一逐渐相平齐,右连接板逐渐与方形板二相平齐,当方形板一、方形板二、矩形板、右连接板以及左连接板相对齐后,停止旋转螺纹杆二,进而弧形板与支撑板一之间的间距增加,此时活动杆向右运动,因支撑板一始终受牙床的挤压,所以支撑板一将压力通过方形板一、方形板二、矩形板、右连接板以及左连接板传递至弧形板上,进而弧形板从存放槽运动至气管镜插口内,从而弧形板对气管镜插口内的气管镜进行夹持,反之,反向旋转螺纹杆二时,弧形板不再对气管镜插口内的气管镜进行夹持,最终实现利用牙床挤压力夹持气管镜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封盖上端面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部前端面和后端面均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滑槽内装配有方形块,且方形块前端面和后端面均固定有条形板,所述条形板装配在滑槽内,所述方形块上端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二通过螺纹孔与方形块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当方形板一、方形板二、矩形板、右连接板以及左连接板相对齐后,支撑板一将压力传动至弧形板,弧形板从存放槽向气管镜插口内运动,此时矩形板通过螺纹杆二带动方形块在滑槽内向左运动,同时方形块带动条形板在条形槽内滑动,从而避免螺纹杆二影响弧形板的运动。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槽内部下端面开设有漏水孔三,在实际使用时,当对矩形槽内部进行清洗消毒时,清洗消毒后的废液通过漏液孔三排出。进一步地,所述方形孔一内部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开设有球槽一,且球槽一内装配有滚珠一,所述方形孔二内部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开设有球槽二,且球槽二内装配有滚珠二,在实际使用时,当方形板一在方形孔一内运动时,方形板一带动滚珠一在球槽一内滚动,从而降低了方形板一的运动阻力,当方形板二在方形孔二内运动时,方形板二带动滚珠二在球槽二内滚动,从而降低了方形板二的运动阻力。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呼吸科气管镜介入治疗装置,因本专利技术添加了螺纹杆一、圆孔、凸轮、圆板、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科气管镜介入治疗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支撑间距调节机构以及气管镜压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支撑板一、凹槽一、凹槽二、支撑板二以及气管镜插口,所述支撑板一设置在支撑板二右侧,所述凹槽一开设在支撑板一右端面,所述凹槽二开设在支撑板二左端面,所述气管镜插口开设在支撑板二上端面,所述支撑间距调节机构包括螺纹杆一、圆孔、凸轮、圆板、限位槽一、限位杆一、活动杆、限位杆二、限位槽二、盖板以及通口,所述气管镜压持机构包括存放槽、弧形板、方形板一、方形孔一、方形孔二、方形板二、右连接板、矩形板、封盖、矩形槽以及左连接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科气管镜介入治疗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支撑间距调节机构以及气管镜压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支撑板一、凹槽一、凹槽二、支撑板二以及气管镜插口,所述支撑板一设置在支撑板二右侧,所述凹槽一开设在支撑板一右端面,所述凹槽二开设在支撑板二左端面,所述气管镜插口开设在支撑板二上端面,所述支撑间距调节机构包括螺纹杆一、圆孔、凸轮、圆板、限位槽一、限位杆一、活动杆、限位杆二、限位槽二、盖板以及通口,所述气管镜压持机构包括存放槽、弧形板、方形板一、方形孔一、方形孔二、方形板二、右连接板、矩形板、封盖、矩形槽以及左连接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科气管镜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间距调节机构中,所述圆孔开设在支撑板二右端面,所述活动杆右端安装在支撑板一左端面,且活动杆左端装配在圆孔内,所述圆板装配在圆孔内,所述活动杆环形侧面上对称装配有限位杆一和限位杆二,所述限位杆一下端装配在限位槽一内,所述限位杆二上端装配在限位槽二内,所述限位槽一和限位槽二对称开设在圆孔内部上侧和下侧,所述螺纹杆一装配在支撑板二上端面,且螺纹杆一下端延伸至圆孔内并装配有凸轮,所述凸轮设置在圆板左侧,所述通口开设在支撑板二上端面,且通口与圆孔相通,所述盖板通过螺栓安装在通口内部上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科气管镜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间距调节机构中,还包括有弹簧,所述弹簧右端安装在活动杆左端面,且弹簧左端装配在圆板右端面,在实际使用时,将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放置在患者口腔中,并使患者上牙床和下牙床分别卡入凹槽一和凹槽二内,进而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对患者口腔进行支撑,进而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支撑板一通过活动杆挤压弹簧,同时活动杆缩进圆孔内,活动杆缩进圆孔内时带动限位杆一和限位杆二分别在限位槽一和限位槽二内滑动,限位杆一和限位杆二起到防止活动杆发生转动的目的,当需要将间距调小时,旋转螺纹杆一,进而螺纹杆一带动凸轮旋转,当凸轮的突出部位远离圆板时,圆板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在圆孔内向左运动,进而弹簧在活动杆的挤压下向左运动,当活动杆完全缩进圆孔内时,限位杆一和限位杆二分别运动至限位槽一内左侧和限位槽二内部左侧,此时凸轮的突出部位处于圆孔内部左侧,进而弹簧不受挤压,弹簧失去对支撑板一支撑的作用,继而达到缩小间距的目的,反之,通过反向旋转螺纹杆一,凸轮挤压圆板在圆孔内向右运动,进而弹簧在圆板和活动杆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形变,从而弹簧通过活动杆对支撑板一起到支撑作用,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之间产生间隙,以此达到扩大间距的目的,最终实现支撑间距调节的目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科气管镜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内部下侧开设有多组漏水孔一,所述限位槽一内部下端面开设有漏水孔二,在实际使用时,当需要对圆孔内部进行清洗时,打开盖板,然后将清洗用的消毒液通过通口加入圆孔内,清洗后的消毒废液通过漏水孔一和漏水孔二漏出,从而有利于圆孔内的清洗消毒。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科气管镜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间距调节机构装配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间距调节机构对称装配在支撑板二上端面,在实际使用时,两组支撑间距调节机构对称装配在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之间,从而有利于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受牙床挤压的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蕴伟赵海丰庄凡李爽姚伟英林杨
申请(专利权)人:佳木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