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饰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309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琉璃饰品,适于供一吊绳穿设,该琉璃饰品包含一第一部件、一第二部件及一通槽。其中,该第一部件具有一本体,以及由一该本体所围绕界定出的容置空间。该第二部件的轮廓相对应于容置空间形状并可分离地设于容置空间内,该第二部件具有至少一朝向本体内侧突出的穿置块,该通槽贯穿第一部件的本体与第二部件的穿置块。透过吊绳穿过通槽而同时伸置在第一、二部件中,令琉璃饰品呈现一体样,更可将第一、二部件拆离而分别佩戴,更添佩戴变化性,跳脱呆板单调的风格。(*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木领域本技术涉及一种饰品,特别是指一种可供佩戴以增加美感的琉璃饰品
技术介绍
饰品一向是女性十分偏爱购买的物品,举凡耳环、项链、手链,饰品的样式繁多令人目不暇接,且随着社会风气的改变,现今男性已普遍能接受佩戴饰品的观念,固而饰品业者不断推陈出新,希望能够吸引更多喜爱饰品的消费者购买。其中,造型相同或相似的成对饰品特别受到年轻消费族群喜爱,主要原因在于此种成对饰品可分别佩戴在男性女性身上,以代表两人坚定的情谊。目前成对饰品多半是由两个大小略有差异的单个饰品所组成,制造厂商必须开模两次才能得到成对产品,成品的外型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较缺乏创意,且对于制造厂商来说,多次开模所需要的成本偏高,因而,若能在兼顾产品特殊性与制造成本的前提下,研发出更具有创意的产品,即是制造厂商所致力开发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丰富变化性的琉璃饰品。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琉璃饰品,适用于供至少一吊绳穿设作为佩戴,包含一第一部件,具有一环绕状本体,及由所述本体轮廓圈围界定的一容置空间;一第二部件,其轮廓相对应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形状并可分离地设在该容置空间中,并具有至少一朝向本体内侧的穿置块;及一贯穿过本体并穿通穿置块以供该吊绳穿伸的通槽,当吊绳穿过通槽后而将第一、二部件加以连结成为一体。如上所述的琉璃饰品,更包含一可分离地设在容置空间内的第三部件,该第三部件具有至少一朝向本体内侧的穿置块,并可替换第二部件地与该第一部件配合以供吊绳穿伸。如上所述的琉璃饰品,其中,所述第一部件的外轮廓线为圆形。如上所述的琉璃饰品,其中,该第一部件的外轮廓线为多边形。如上所述的琉璃饰品,其中,所述第一部件的外轮廓线为不规则形状。本技术的特点和优点是本技术的琉璃饰品,适于供一吊绳穿设,该琉璃饰品包含一第一部件、一第二部件及一通槽。其中,该第一部件具有一本体,以及由一该本体所围绕界定出的容置空间。该第二部件的轮廓相对应于容置空间形状并可分离地设于容置空间内,该第二部件具有至少一朝向本体内侧突出的穿置块,该通槽贯穿第一部件的本体与第二部件的穿置块。透过吊绳穿过通槽而同时伸置在第一、二部件中,令琉璃饰品呈现一体样,更可将第一、二部件拆离而分别佩戴,更添佩戴变化性,跳脱呆板单调的风格,构成截然不同的协调性,而该第一部件更能额外搭配第三部件佩戴,也充分发挥本技术的多重层次变换。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能在兼顾产品特殊性与制造成本的前提下,提供一种更具有创意的产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琉璃饰品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图2为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组合视图;图3为前述较佳实施例于另一种形态下的一使用状态示意图,说明第一、二部件拆离后分别作为佩戴用;图4为前述较佳实施例再一种实施形态的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第二部件被拆下,并以一第三部件与第一部件相搭配组合的情形;图5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组合图;及图6为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组合图。附图标号说明1、琉璃饰品14、第三部件11、第一部件 141、本体111、本体 142、穿置块112、容置空间 143、穿孔12、第二部件 2、2’、皮绳121、本体 3、4、第一部件122、穿置块31、41、第一部件13、通槽 311、本体131、第一段312、容置空间132、第二段32、42、第二部件133、第三段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2,本技术琉璃饰品1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第一部件11、一第二部件12,以及一通槽13。其中该第一部件11具有一环绕状本体111,以及一由该本体111的轮廓线圈围界定的容置空间112。该本体111的外轮廓线概为圆形。该第一部件12具有一本体121,及一自该本体121一侧向本体111朝向容置空间112的一侧突伸的穿置块122,该本体121与穿置块122相配合所构成的外轮廓与容置空间112的形状相互配合。该通槽13具有贯通位于穿置块122右侧(以图2所示位向为准)的一第一段131、延续第一段131而贯穿过该并置块122的第二段131,以及延续第二段132并贯通位于穿置块122左侧(以图2所示位向为准)的一第三段133,上述第一、二、三段131、132与133成彼此连通状,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本实施例搭配一皮绳2(如假想线所示)作为佩戴,令皮绳2一端依序穿过通槽13的第一段131、第二段132,最后穿过第三段133后,便能围绕于使用者的颈部(图中未绘出),并与皮绳2另一端固定,使得琉璃饰品1能够被稳固佩戴在使用者颈部。参阅图3,本实施例除了可作为单一使用者佩戴外,更可以依据使用者需求,将第一、二部件11、12加以拆解成为两个独立的饰品,也就是说当使用一条皮绳2仅穿过通槽13的第一段131与第三段133,第一部件11就可供一个使用者佩戴,而使用另一条皮绳2’穿过横贯第二部件12的第二段132,第二部件12便能够供另一个使用者佩戴。本技术能迎合时下饰品创新的需求,年轻人多半追求风格独特的饰品,琉璃饰品1更可以符合个人化的定制风格,又如本技术可供单一使用者佩戴外,又可以将第一、二部件11、12拆开搭配两条皮绳2与2’,分别供两个使用者佩戴,不论情侣或者亲子共同佩戴,均可增添佩戴趣味性,当然用于馈赠送礼也十分具有意义。参阅图4,该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状态更包含一第三部件14,而该第三部件14具有一本体141、一自该本体141朝向第一部件11本体111内侧面突出的穿置块142,及一贯穿过该穿置块142的穿孔143。该第三部件14可取代第二部件12,也就是说,第二部件12被取下并更替为第三部件14,皮绳2穿过通槽13的第一段131、穿孔143与第三段133,继而令本技术展现另一种佩戴变换样式。与第二部件12不同的是,该第三部件14的外轮廓并未与第一部件11的容置空间112相互对应,更进一步来说,第三部件14可以是任何的形状,例如花卉、动物或者是抽象图案,而不受容置空间112形状所局限,因而在和第一部件11配合所产生的装饰效果有别于第二部件12的融合感,形成更为强烈的搭配风格。参见图5为本技术琉璃饰品3的另一种较佳实施例,与图2-3所示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一部件31的轮廓为倒梯形,因而由该第一部件31的本体311圈绕出的容置空间312亦大致对应为倒梯形,而该第二部件32也同样概成倒梯形地配合嵌入容置空间312内。参阅图6,本技术琉璃饰品4的再一较佳实施例所呈现的第一部件41则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常见的云朵状,也就是金饰中常被用来当成弥月赠礼的锁片,而该第二部件42对应嵌入第一部件41,与前一实施例均提供佩戴使用者更多样化、更丰富性的选择。如图5-6所绘出的各种变化状态都能提供消费者作为选购,当然更可因应需求而制造出不同外型的第一部件11、31、41与第二部件12、32、42,因而前述实施范例并不能限制本技术的实际使用状态,换言之,只要是能够相互配合,并且可以单独或结合后佩戴的琉璃饰品1、3、4,仍应为本技术所涵括的合理变化范围内。归纳上述,本技术的琉璃饰品1、3、4利用轮廓上相互配合的第一部件11、31、41与第二部件12、32、42,创造出有质感的搭配风格,且除了可供单一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琉璃饰品,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吊绳穿设所述饰品,且所述饰品包含:一第一部件,具有一环绕状本体,及由所述本体轮廓圈围界定的一容置空间;一第二部件,其轮廓相对应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形状并可分离地设在该容置空间中,并具有至少一朝向本 体内侧的穿置块;及一贯穿过本体并穿通穿置块以供该吊绳穿伸的通槽,所述吊绳穿过通槽将第一、二部件加以连结成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世昌
申请(专利权)人:华观琉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