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机的溢水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2960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湿机的溢水保护结构,包括集水盘、主水箱和副水箱,在集水盘的一侧形成水箱安装腔室,在其另一侧形成水箱安装座,在其顶部形成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在集水盘的一侧形成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且在第二容腔处还开设下水口,且主水箱包括主箱体和主箱盖,在主箱盖上设有进水口,副水箱包括副箱体和副箱盖,在副箱盖上一体形成水管套座,且在水管套座上形成第一套孔和第二套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集水盘处第二水管的设计,不仅保证了副水箱中抽水泵作业时箱内气压和外界气压的平衡,使第一水管处的水能流入副水箱,而且能够将副水箱内溢出的冷凝水导向主水箱处,由主水箱收集,避免冷凝水流向除湿机其他部件,影响除湿机正常运作。

Overflow protection structure for dehumidifi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ter overflow protection structure of a dehumidifier, which comprises a water collecting plate, a main water tank and a secondary water tank. A water tank installation chamber is formed on one side of the water collecting plate, a water tank installation seat is form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ater collecting plate, and a first and second water pipe are formed on the top of the water collecting plate. The main water tank comprises a main box body and a main box cover, and a water inlet is arranged on the main box cover. The auxiliary water tank comprises a sub-box body and a sub-box cover, and a water pipe sleeve seat is formed on the sub-box cover, and a first set of holes and a second set of holes are formed on the water pipe sleeve seat.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second water pipe at the water collect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guarantees the balance of the pressure in the tank and the external pressure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pumping pump in the auxiliary water tank, but also enables the water at the first water pipe to flow into the auxiliary water tank, and directs the condensate overflowing from the auxiliary water tank to the main water tank, so as to collect the condensate from the main water tank and avoid the condensate flowing to the main water tank for removal. Other parts of the wet machine affect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dehumid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湿机的溢水保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除湿机
,具体涉及一种除湿机的溢水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除湿机大多都设置有主水箱和副水箱,主水箱将收集的冷凝水定期人工排放,保证除湿机正常运作,而副水箱则通过设置在箱体内的水位感应器,感应副水箱内的水位,当水位达到一定限度,则控制抽水泵将副水箱内的冷凝水排出,但是当水位感应器感应失灵时,副水箱内的冷凝水不能及时排出,就会从副水箱溢出,流向除湿机的其他部件处,从而影响到除湿机正常运作。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了一种除湿机的溢水保护结构,该结构实用性好,设置合理,有效的将副水箱溢出的积水回收到主水箱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除湿机的溢水保护结构,包括集水盘、主水箱和副水箱,在所述集水盘的一侧形成有水箱安装腔室,在其另一侧形成有水箱安装座,且在其顶部形成有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且所述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紧挨着设置在集水盘上,且所述主水箱安装在水箱安装腔室内,所述副水箱安装在水箱安装座上,在所述集水盘的一侧面上一体形成有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与第一容腔对应接通,所述第二水管与第二容腔对应接通,且在第二容腔处还开设有下水口,且所述主水箱包括主箱体和主箱盖,在所述主箱盖上设有与上述下水口对应的进水口,所述副水箱包括副箱体和副箱盖,所述副箱盖安装在副箱体上,在所述副箱盖上一体形成有水管套座,所述水管套座与副箱体内腔相连通,且在所述水管套座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套孔和第二套孔,所述第一水管对应的伸入第一套孔内,所述第二水管对应的伸入第二套孔内。进一步地,在所述副水箱内腔安装有水位感应装置,在所述副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水泵安装座,在所述水泵安装座内安装有抽水泵,且在所述副水箱的底部还一体形成水泵接口,所述水泵接口与副水箱内腔室相连通,且所述抽水泵的一端与水泵接口对接。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盘的一侧面上还一体形成螺纹孔座,所述螺纹孔座位于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的上方,在所述副箱盖上一体形成有螺纹套座,所述螺纹套座配合套接着螺纹孔座。经上述结构设计,采用副水箱排水时,集水盘上第一容腔的积水,通过第一水管与水管套座处第一套孔的配合,接引至副水箱内,再通过副水箱处的抽水泵将副水箱里的积水排出,在抽水泵正常排水情况下,与第二容腔连通的第二水管无水流通过,这时第二水管的主要是用于接通副水箱和集水盘,使得副水箱内的气压与大气环境气压一致,避免了抽水泵持续工作下,副水箱内气压升高,第一水管处的水不能继续流入副水箱的情况发生;当副水箱中的积水过盈时,副水箱内的积水通过水管套座与第二水管的配合,引流至集水盘的第二容腔内,且同步的会从第二容腔处的下水口流向主水箱的主箱盖上,由主箱盖处的进水口流入主水箱,实现了对副水箱内溢出的积水的收集,保证了除湿机的正常运行。本技术得到的一种除湿机的溢水保护结构,其技术效果是:通过集水盘处第二水管的设计,不仅保证了副水箱中抽水泵作业时箱内气压和外界气压的平衡,使第一水管处的水能正常的流入副水箱,而且能够将副水箱内溢出的冷凝水导向主水箱处,并由主水箱收集,避免了冷凝水流向除湿机其他零部件,影响除湿机的正常运作,且本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溢水保护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溢水保护结构爆炸图;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1中副水箱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1中副水箱爆炸图;图中:集水盘1、主水箱2、副水箱3、水箱安装腔室4、水箱安装座5、第一容腔6、第二容腔7、第一水管8、第二水管9、下水口10、主箱体11、主箱盖12、进水口13、副箱体14、副箱盖15、水管套座16、第一套孔17、第二套孔18、水位感应装置19、水泵安装座20、抽水泵21、水泵接口22、螺纹孔座23、螺纹套座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6所示,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除湿机的溢水保护结构,包括集水盘1、主水箱2和副水箱3,在所述集水盘1的一侧形成有水箱安装腔室4,在其另一侧形成有水箱安装座5,且在其顶部形成有第一容腔6和第二容腔7,且所述第一容腔6和第二容腔7紧挨着设置在集水盘1上,且所述主水箱2安装在水箱安装腔室4内,所述副水箱3安装在水箱安装座5上,在所述集水盘1的一侧面上一体形成有第一水管8和第二水管9,所述第一水管8与第一容腔6对应接通,所述第二水管9与第二容腔7对应接通,且在第二容腔7处还开设有下水口10,且所述主水箱2包括主箱体11和主箱盖12,在所述主箱盖12上设有与上述下水口10对应的进水口13,所述副水箱3包括副箱体14和副箱盖15,所述副箱盖15安装在副箱体14上,在所述副箱盖15上一体形成有水管套座16,所述水管套座16与副箱体14内腔相连通,且在所述水管套座16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套孔17和第二套孔18,所述第一水管8对应的伸入第一套孔17内,所述第二水管9对应的伸入第二套孔18内。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副水箱3内腔安装有水位感应装置19,在所述副水箱3的底部设置有水泵安装座20,在所述水泵安装座20内安装有抽水泵21,且在所述副水箱3的底部还一体形成水泵接口22,所述水泵接口22与副水箱3内腔室相连通,且所述抽水泵21的一端与水泵接口22对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盘1的一侧面上还一体形成螺纹孔座23,所述螺纹孔座23位于第一水管8和第二水管9的上方,在所述副箱盖15上一体形成有螺纹套座24,所述螺纹套座24配合套接着螺纹孔座23。经上述结构设计,采用副水箱3排水时,集水盘1上第一容腔6的积水,通过第一水管8与水管套座16处第一套孔17的配合,接引至副水箱3内,再通过副水箱3处的抽水泵21将副水箱3里的积水排出,在抽水泵21正常排水情况下,与第二容腔7连通的第二水管9无水流通过,这时第二水管9主要是用于接通副水箱3和集水盘1,使得副水箱3内的气压与大气环境气压一致,避免了抽水泵21持续工作下,副水箱3内气压升高,第一水管8处的水不能继续流入副水箱3的情况发生;当副水箱3中的积水过盈时,副水箱3内的积水通过水管套座16与第二水管9的配合,引流至集水盘1的第二容腔7内,且同步的会从第二容腔7处的下水口10流向主水箱2的主箱盖12上,由主箱盖12处的进水口13流入主水箱,实现了对副水箱3内溢出的积水的收集,保证了除湿机的正常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湿机的溢水保护结构,包括集水盘(1)、主水箱(2)和副水箱(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水盘(1)的一侧形成有水箱安装腔室(4),在其另一侧形成有水箱安装座(5),且在其顶部形成有第一容腔(6)和第二容腔(7),且所述第一容腔(6)和第二容腔(7)紧挨着设置在集水盘(1)上,且所述主水箱(2)安装在水箱安装腔室(4)内,所述副水箱(3)安装在水箱安装座(5)上,在所述集水盘(1)的一侧面上一体形成有第一水管(8)和第二水管(9),所述第一水管(8)与第一容腔(6)对应接通,所述第二水管(9)与第二容腔(7)对应接通,且在第二容腔(7)处还开设有下水口(10),且所述主水箱(2)包括主箱体(11)和主箱盖(12),在所述主箱盖(12)上设有与上述下水口(10)对应的进水口(13),所述副水箱(3)包括副箱体(14)和副箱盖(15),所述副箱盖(15)安装在副箱体(14)上,在所述副箱盖(15)上一体形成有水管套座(16),所述水管套座(16)与副箱体(14)内腔相连通,且在所述水管套座(16)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套孔(17)和第二套孔(18),所述第一水管(8)对应的伸入第一套孔(17)内,所述第二水管(9)对应的伸入第二套孔(18)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湿机的溢水保护结构,包括集水盘(1)、主水箱(2)和副水箱(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水盘(1)的一侧形成有水箱安装腔室(4),在其另一侧形成有水箱安装座(5),且在其顶部形成有第一容腔(6)和第二容腔(7),且所述第一容腔(6)和第二容腔(7)紧挨着设置在集水盘(1)上,且所述主水箱(2)安装在水箱安装腔室(4)内,所述副水箱(3)安装在水箱安装座(5)上,在所述集水盘(1)的一侧面上一体形成有第一水管(8)和第二水管(9),所述第一水管(8)与第一容腔(6)对应接通,所述第二水管(9)与第二容腔(7)对应接通,且在第二容腔(7)处还开设有下水口(10),且所述主水箱(2)包括主箱体(11)和主箱盖(12),在所述主箱盖(12)上设有与上述下水口(10)对应的进水口(13),所述副水箱(3)包括副箱体(14)和副箱盖(15),所述副箱盖(15)安装在副箱体(14)上,在所述副箱盖(15)上一体形成有水管套座(16),所述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和君张栋业徐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德业日用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