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直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2939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磨直管结构,包括:连接法兰(1)、入口端耐磨套(2)、过渡管(4)、直管,出口端耐磨套(9),所述入口端耐磨套(2)通过连接法兰(1)、过渡管(4)与直管一端焊接成一体,直管另一端焊接另一个连接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端耐磨套(2)的轴向为偏心结构,一侧壁厚(A1)大于另一侧壁厚(A2);径向壁厚不等厚,入口端壁厚为(A)、出口端壁厚为(B),所述壁厚A、B不等厚,且出口端壁厚B等于直管(6)的壁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成本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了直管的使用寿命,降低因管道磨穿而造成爆管的使用安全风险,同时也降低了用户的管道使用成本和保养维修的成本。

A wearable straight tub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ear-resistant straight pipe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connecting flange (1), a wear-resistant sleeve at the inlet end (2), a transition pipe (4), a wear-resistant sleeve at the outlet end (9). The wear-resistant sleeve at the inlet end (2) is welded to one end of the straight pipe through a connecting flange (1) and a transition pipe (4),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traight pipe is welded to the other end.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wear-resistant sleeve (2) at the inlet end is an eccentric structure, one side wall thickness (A1) is larger than the other side wall thickness (A2), the radial wall thickness is unequal, the inlet end wall thickness is (A), and the outlet end wall thickness is (B), and the outlet end wall thickness B is equal to the wall of the straight pipe (6). Thick.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markably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straight pipe, reduce the safety risk of tube burst caused by pipe wear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reduce the user's pipeline use cost and maintenanc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直管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特别涉及直管结构。
技术介绍
管道输送广泛应用在各种行业,如建筑、石油、矿山、煤炭等行业。直管部分是管道输送系统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现有的直管输送管道一般可分为单层管和双层管,其材料一般有铸铁、合金钢、碳钢、有色金属和塑料等。现有的粉料输送管道系统一般由弯管、直管或弯直管组成,其输送的粉料,例如混凝土、尾矿、煤灰、粮食等在管道内流动时,当经过转弯位置时其流向会突然改变,此同时管道内一般都有较大压力存在,粉料在离心力作用下会靠近管道内的一侧流动,所以整个管道系统存在严重偏磨情况,与弯管相连的第一根直管因粉料流动的方向还未稳定,所以在入口端也存在较严重的偏磨情况,为解决这个问题,现有的做法通常在直管的入口端增加一个具有较高耐磨性的合金耐磨套,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直管的使用寿命,但因合金耐磨套的长度一般较短(40~50mm),且没有特殊考虑偏磨的方向,合金耐磨套一般为等壁厚设计,故经常会出现合金套在某一方向过早磨穿或者在紧接合金耐磨套后的直管过早磨穿,从而降低了管道系统的整体使用寿命,造成材料的浪费。另有一种解决方法是在直管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将其调头安装,这个方法能起到一定的提高使用寿命的作用,但是却给使用和维护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经常出现忘记调头或是调头过迟而使直管过早报废,给使用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带来了使用的安全风险。因此如何有效提高直管的使用寿命和降低因爆管带来的安全生产风险,现在是一个行业内较难攻克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物料在管道内的流动状态和规律,计算并模拟出直管最容易磨损的区域,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入口端早于其它位置磨损的缺点,同时用较低的成本提高其使用寿命和降低安全生产的风险。本技术采用如下结构及部件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一种耐磨直管结构,包括:连接法兰1、入口端耐磨套2、过渡管4、直管,出口端耐磨套8,所述入口端耐磨套2通过连接法兰1、过渡管4与直管一端焊接成一体,直管另一端焊接另一连接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端耐磨套2的轴向为偏心结构,一侧壁厚A1大于另一侧壁厚A2,即对应所连接弯管的外弧面位置的壁厚A1大于另一侧壁厚A2;径向入口端壁厚为A、出口端壁厚为B,所述壁厚A、B不等厚,且出口端壁厚B等于直管的壁厚。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入口端耐磨套2的长度L1大于出口端耐磨套8的长度L2,即L1大于L2。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因为物料在进入直管入口端后,需要一段时间来稳定其流向,较长的L1可以保证在这一段时间内物料经过的位置具有更好的抗磨损性能。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入口端耐磨套2长度L1大于或等于80mm。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出口端耐磨套8壁厚相等。出口端则为等壁厚(B1=B2),目的为保证与单层或双层直管连接无台阶,不易造成系统的压力损失。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入口端耐磨套2材料为高铬铸铁、中铬铸铁、低铬铸铁、合金钢、陶瓷、硬质合金、高分子合成一种或多种材料的组合。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直管为单层或双层直管;单层为合金钢、高分子耐磨材料制成;双层直管外层由低碳钢、内层由合金钢、铸铁、陶瓷、高分子耐磨材料复合而成。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连接法兰1、过渡管4材料分别为低碳钢、低合金钢的一种或两种合成。上述方案的优势在于:1、使用了加长型入口偏心耐磨套,针对与弯管相接的入口端耐磨套而进行的加长与偏心设计,显著提高直管入口端的耐磨性,在整个使用寿命周期内,不需要进行掉头处理也可以保证整个管道的等寿命设计。加长型入口偏心耐磨套采用了不均匀设计,根据实际的磨损规律,其入口端壁厚A大于出口端壁厚B点;2、为了保护加长型入口偏心耐磨套不在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因受到外力撞击而损坏,设置了过渡管4,其与法兰和单层或双层直管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因耐磨套一般为较硬的脆性材料,过渡管4有足够的强度保证管道不会产生爆裂的安全生产事故。由于采用了以上结构及部件的设计方案,本技术较好的实现了其专利技术目的,其入口端耐磨套的加长及偏心设计保证了直管的等寿命设计,其过渡管保护了加长型入口偏心耐磨套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根据其磨损规律来设置入口端耐磨套的壁厚,最大程度保证了易磨损区域的耐磨性,这样设计至少可以使直管的使用寿命至少提高30%以上。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使用寿命的目的,非常容易实现大批量生产,质量和安全性较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成本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了直管的使用寿命,降低因管道磨穿而造成爆管的使用安全风险,同时也降低了用户的管道使用成本和保养维修的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耐磨直管结构的剖视图;附图2为入口端耐磨套D向截面图;附图3为入口端耐磨套E向截面图;图中:1连接法兰,2入口端耐磨套,3连接焊缝一,4过渡管,5连接焊缝二,6直管内管,7直管外管;8连接焊缝三,9出口端耐磨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实施例1:参照附图1-3所示,一种耐磨直管结构,包括:连接法兰1、入口端耐磨套2、过渡管4、直管,出口端耐磨套8,所述直管内管6置于直管外管7内,所述入口端耐磨套2通过连接法兰1、过渡管4与直管一端通过连接焊缝一3、连接焊缝二5焊接成一体,直管另一端通过连接焊缝三8焊接另一个连接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端耐磨套2的轴向为偏心结构,一侧壁厚A1大于另一侧壁厚A2;径向壁厚不等厚,入口端壁厚为A、出口端壁厚为B,所述壁厚A、B不等厚,且出口端壁厚B等于直管的壁厚C。上述方案中:一、过渡管4与连接法兰1与直管用焊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个整体,保证了整个直管的整体性和强度,同时保证在使用过程中有足够的强度保证不会产生管道爆裂的安全生产事故;二、直管入口端位置为磨损最严重位置,其中A点位置磨损最严重,B点位置次之,因此入口端耐磨套的入口端到出口端,其壁厚相应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入口端壁厚A大于出口端壁厚B,出口端壁厚B等于直管的壁厚C,这样既保证了易磨损区域有足够的壁厚,增加了弯管的使用寿命;同时与直管部位连接无台阶,不会造成系统的压力损失或出现堵管现象;三、入口端耐磨套入口端与弯管外弧面相接位置的壁厚A1大于与弯管内弧面相接位置的壁厚A2,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保证最容易磨损区域有足够壁厚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了弯管的重量,节约了成本。实施例2:在实施例1中,入口端耐磨套2材料由高铬铸铁、中铬铸铁、低铬铸铁、合金钢、陶瓷、硬质合金、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组合;所述过渡管4材料由低碳钢和低合金钢材料制成,作用是保护入口端耐磨套不会因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撞击或内部物料冲击而损坏,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有足够的强度保证不会产生爆裂的安全生产事故;连接法兰1是指:由低碳钢、低合金钢材料制成,它与弯管外管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在一起,它的主要作用是与前后的弯管或直管通过管卡进行连接;单层或双层直管6,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直管结构,包括:连接法兰(1)、入口端耐磨套(2)、过渡管(4)、直管,出口端耐磨套(9),所述入口端耐磨套(2)通过连接法兰(1)、过渡管(4)与直管一端焊接成一体,直管另一端焊接另一个连接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端耐磨套(2)的轴向为偏心结构,一侧壁厚(A1)大于另一侧壁厚(A2);径向壁厚不等厚,入口端壁厚为(A)、出口端壁厚为(B),所述壁厚A、B不等厚,且出口端壁厚B等于直管(6)的壁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直管结构,包括:连接法兰(1)、入口端耐磨套(2)、过渡管(4)、直管,出口端耐磨套(9),所述入口端耐磨套(2)通过连接法兰(1)、过渡管(4)与直管一端焊接成一体,直管另一端焊接另一个连接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端耐磨套(2)的轴向为偏心结构,一侧壁厚(A1)大于另一侧壁厚(A2);径向壁厚不等厚,入口端壁厚为(A)、出口端壁厚为(B),所述壁厚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再兴刘志丰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砼辉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