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鞋底的鞋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2871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拆卸鞋底的鞋子,包括鞋体和鞋底,鞋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抵触面,鞋底的顶部设有第二抵触面,第一抵触面与第二抵触面相互抵触,鞋体在第一抵触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T型导向槽,鞋底的顶部还设有与T型导向槽导向滑移配合的T型导轨,鞋体与鞋底之间还设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杆、定位孔和弹簧,定位杆可滑移的设置在鞋体上,定位孔开设置在第二抵触面上,定位杆与定位孔相互对应设置,弹簧可驱动定位杆插入定位孔内,鞋体在定位杆的一旁开设有开口槽,定位杆上设有可插接外部杆体的通孔,通孔对应开口槽处设置。上述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拆卸鞋底的鞋子,便于更换鞋底,鞋底连接稳定。

Shoe with detachable so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hoe with a detachable sole, which comprises a shoe body and a sole. The bottom of the sho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tact surface, the top of the sol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contact surface, the first contact surface and the second contact surface are in conflict with each other, the shoe body is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T-type guide grooves on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contact surface, and the top of the sol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T-type guide groove. The guide groove guide sliding fit T-type guide rail, the shoe body and the sole are also provided with positioning components, positioning components include positioning rods, positioning holes and springs, positioning rods can be sliding set on the shoe body, positioning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second contact surface, positioning rods and positioning holes are set corresponding to each other, the spring can drive the positioning rod to insert fixed. In the position hole, the sho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groove on one side of the positioning rod, and the position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which can be inserted into the external rod body, and the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at the corresponding opening groove. The scheme overcom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prior art and provides a shoe with a detachable sole for easy replacement of the sole and stable sole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鞋底的鞋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子,尤其是一种可拆卸鞋底的鞋子。
技术介绍
现有的鞋子,由于人们的穿着习惯或是地面的原因,穿久了之后,鞋底的根部容易磨损或断裂,常常会出现鞋底损坏,而鞋子的其他部分完好无损,这时候不得不进行维修鞋底,维修成本较高,通常情况都是直接换新,这样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拆卸鞋底的鞋子,便于更换鞋底,鞋底连接稳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拆卸鞋底的鞋子,包括鞋体和鞋底,所述鞋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抵触面,所述鞋底的顶部设有第二抵触面,第一抵触面与第二抵触面相互抵触,所述鞋体在第一抵触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T型导向槽,T型导向槽沿鞋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鞋底的顶部在对应T型导向槽位置还设有与T型导向槽导向滑移配合的T型导轨,鞋体与鞋底之间还设有用于定位鞋底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杆、定位孔和弹簧,定位杆可沿靠近或远离鞋底的方向滑移的设置在鞋体上,所述定位孔开设置在第二抵触面上,定位杆与定位孔相互对应设置,弹簧可驱动定位杆插入定位孔内,所述鞋体在定位杆的一旁开设有开口槽,所述定位杆上设有可插接外部杆体的通孔,所述通孔对应开口槽处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鞋底的T型导轨可从鞋体的T型导向槽的端部位置插入,T型导轨与T型导向槽配合,可防止鞋底受重力作用脱离鞋体,第一抵触面与第二抵触面相互抵触,受力更加均匀,当鞋底的定位孔移动至定位杆处,在弹簧的作用下,定位杆的端部可插入定位孔,即可限制鞋底与鞋体的相对移动,鞋底安装稳定,当需要更换鞋底时,细杆或针通过开口槽处插入定位杆的通孔内,向上拨动定位杆,使其脱离定位孔,此时可将鞋底拆下,便于更换鞋底。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鞋体上设有容置槽,定位杆沿容置槽上下滑移,所述容置槽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凸块,所述定位杆成十字型设置,包括直杆部和抵触部,直杆部与抵触部固定或一体设置,所述直杆部与定位孔插接配合,所述凸块沿容置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滑槽对应开口槽设置,所述通孔设置在抵触部上,并沿抵触部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抵触部可沿滑槽上下移动,所述抵触部可与滑槽的底面相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定位杆可沿容置槽上下移动,定位杆成十字型设置,抵触部由直杆部的侧面延伸而成,容置槽的内壁上设有两个凸块,两个抵触部可分别置于凸块的滑槽内,抵触部可沿滑槽上下移动,滑槽的底面可限制定位杆脱离容置槽,起到限位作用,初始状态下,弹簧将抵触部抵触在滑槽的底面上,定位杆的下端部伸出容置槽设置,定位杆在受外力作用下,可克服弹簧的弹性力向上移动,定位杆安装稳定,滑槽对应开口槽设置,通孔设置在抵触部上,细杆或针可通过开口槽和滑槽插入通孔内,带动定位杆上下移动,并且通孔的位子始终能保持在开口槽处,方便操作。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直杆部包括上直杆部和下直杆部,所述上直杆部的上端面至抵触部的下端面的高度小于凸块上端面至容置槽底面的高度,两个凸块之间设有供定位杆通过的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安装定位杆时,可先将定位杆通过间隙处插入容置槽,然后再转动90度,使得抵触部进入滑槽内,凸块的高度设置,正好可供定位杆的抵触部进入滑槽,便于拆装定位杆,凸块的上端面与滑槽的底面成高低设置,且定位块受外力向上移动的距离小于滑槽的长度,滑槽的侧壁可用于限制定位杆的转动,也可防止定位杆在移动过程中脱离滑槽,结构设计合理,安装稳定。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容置槽的底面上还设有凹槽,弹簧套设在上直杆部上,其一端抵触在抵触部上,另一端抵触在凹槽的底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弹簧一端套设在上直杆部上,另一端置于凹槽内,并抵触在凹槽的底面上,弹簧安装稳定,不易脱离定位杆。本技术的更进一步设置是:所述下直杆部在靠近鞋底的端部位置设有斜面,斜面可与鞋底抵触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下直杆部的下端部设有斜面,在鞋底安装时,鞋底可与斜面相抵触,起到引导作用,便于将定位杆顶起,使得定位杆先缩回容置槽,待鞋底安装完毕,定位孔移至定位杆处时,再由弹簧驱动定位杆插入定位孔内,实现鞋底的定位安装。本技术的更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开口槽的宽度小于抵触部的直径,所述开口槽的宽度大于通孔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开口槽的宽度小于抵触部的直径,在定位杆受力向上移动时,抵触部可抵触在容置槽的内壁上,抵触部不会从开口槽处伸出,更加稳定,开口槽的宽度大于通孔的直径,便于外部操作。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开口槽与定位杆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定位杆与定位孔配合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T型导向槽与T型导轨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鞋底的上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鞋体的下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凸块分布位置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凸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定位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10所示,一种可拆卸鞋底的鞋子,包括鞋体1和鞋底2,鞋体1的底部设有第一抵触面11,鞋底2的顶部设有第二抵触面21,第一抵触面11与第二抵触面21相互抵触,鞋体1在第一抵触面1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T型导向槽12,T型导向槽12沿鞋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鞋底2的顶部在对应T型导向槽12位置还设有与T型导向槽12导向滑移配合的T型导轨22,鞋体1与鞋底2之间还设有用于定位鞋底2的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杆31、定位孔32和弹簧33,定位杆31可沿靠近或远离鞋底2的方向滑移的设置在鞋体1上,定位孔32开设置在第二抵触面21上,定位杆31与定位孔32相互对应设置,弹簧33可驱动定位杆31插入定位孔32内,鞋体1在定位杆31的一旁开设有开口槽13,定位杆31上设有可插接外部杆体的通孔311,通孔311对应开口槽13处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鞋体1上设有容置槽14,定位杆31沿容置槽14上下滑移,容置槽14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凸块15,定位杆31成十字型设置,包括直杆部312和抵触部313,直杆部32与抵触部313固定或一体设置,直杆部312与定位孔32插接配合,凸块15沿容置槽14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151,滑槽151对应开口槽13设置,通孔311设置在抵触部313上,并沿抵触部313的长度方向设置,抵触部313可沿滑槽151上下移动,抵触部313可与滑槽151的底面相抵触。在本实施例中,直杆部312包括上直杆部3121和下直杆部3122,上直杆部3121的上端面至抵触部313的下端面的高度小于凸块15上端面至容置槽14底面的高度,两个凸块15之间设有供定位杆31通过的间隙16。在本实施例中,容置槽14的底面上还设有凹槽141,弹簧33套设在上直杆部3121上,其一端抵触在抵触部313上,另一端抵触在凹槽141的底面上。在本实施例中,下直杆部3122在靠近鞋底2的端部位置设有斜面314,斜面314可与鞋底2抵触配合。在本实施例中,开口槽13的宽度小于抵触部313的直径,开口槽13的宽度大于通孔311的直径。以上实施例,只是本技术优选地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本领域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鞋底的鞋子,包括鞋体和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抵触面,所述鞋底的顶部设有第二抵触面,第一抵触面与第二抵触面相互抵触,所述鞋体在第一抵触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T型导向槽,T型导向槽沿鞋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鞋底的顶部在对应T型导向槽位置还设有与T型导向槽导向滑移配合的T型导轨,鞋体与鞋底之间还设有用于定位鞋底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杆、定位孔和弹簧,定位杆可沿靠近或远离鞋底的方向滑移的设置在鞋体上,所述定位孔开设置在第二抵触面上,定位杆与定位孔相互对应设置,弹簧可驱动定位杆插入定位孔内,所述鞋体在定位杆的一旁开设有开口槽,所述定位杆上设有可插接外部杆体的通孔,所述通孔对应开口槽处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鞋底的鞋子,包括鞋体和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抵触面,所述鞋底的顶部设有第二抵触面,第一抵触面与第二抵触面相互抵触,所述鞋体在第一抵触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T型导向槽,T型导向槽沿鞋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鞋底的顶部在对应T型导向槽位置还设有与T型导向槽导向滑移配合的T型导轨,鞋体与鞋底之间还设有用于定位鞋底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杆、定位孔和弹簧,定位杆可沿靠近或远离鞋底的方向滑移的设置在鞋体上,所述定位孔开设置在第二抵触面上,定位杆与定位孔相互对应设置,弹簧可驱动定位杆插入定位孔内,所述鞋体在定位杆的一旁开设有开口槽,所述定位杆上设有可插接外部杆体的通孔,所述通孔对应开口槽处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鞋底的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鞋体上设有容置槽,定位杆沿容置槽上下滑移,所述容置槽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凸块,所述定位杆成十字型设置,包括直杆部和抵触部,直杆部与抵触部固定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酷友鞋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