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开窗转接料及平开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2575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开窗转接料及平开窗,平开窗转接料用于和外框配合形成平开窗的底框;平开窗转接料顶面和底面接近外侧位置分别设有上排水口和下排水口,上排水口和下排水口贯通形成排水通道,用于将顶面的积水从底面排出;平开窗转接料底面在下排水口处设有用于将积水导向底框外侧排水孔排出的披水板,披水板设置于下排水口内侧并向下斜向延伸至下排水口下方。上述平开窗转接料,积水从上排水口流入并从下排水口流出,由于披水板设置于下排水口内侧并向下斜向延伸至下排水口下方,因而可将积水导向底框外侧从排水孔排出,便于积水快速排出,而且可减少积水进入内侧的量,从而降低了积水渗入室内的概率。

Flat window switch and flat window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at window switching material and a flat window opening, the flat window switching material is us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outer frame to form a flat window bottom frame, and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flat window switching material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upper drainage opening and a lower drainage opening near the outer position, and the upper drainage opening and the lower drainage opening are connected to form a drainage channel for the area of the top surface. Water is discharged from the bottom; the bottom of the switching material is provided with a draping board for discharging water from the drainage hole outside the water-storing guide frame at the lower drainage outlet, which is arranged inside the lower drainage outlet and obliquely extends downward to the lower drainage outlet. The aforementioned connecting material with a flat window opens, and the accumulated water flows into and out of the upper drainage outlet. Since the drapery board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lower drainage outlet and obliquely extends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lower drainage outlet, the accumulated water can be drained from the outer side of the bottom frame through the drainage outlet, thus facilitating the rapid discharge of accumulated water and reducing the amount of accumulated water entering the inner side. It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of water seeping into the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开窗转接料及平开窗
本技术涉及窗户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平开窗转接料。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平开窗转接料的平开窗。
技术介绍
平开窗的窗扇沿窗框底部的槽水平移动,由于其自身结构的特点,下雨天雨水容易积在窗框底部的槽内,导致雨水向室内渗透。尽管一些平开窗已经设置了向室外排水的排水孔,然而由于积水流动的无序性,仍旧无法避免室内渗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平开窗转接料及平开窗,以解决室内渗水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平开窗转接料,平开窗转接料用于和外框配合形成平开窗的底框;平开窗转接料顶面和底面接近外侧位置分别设有上排水口和下排水口,上排水口和下排水口贯通形成排水通道,用于将顶面的积水从底面排出;平开窗转接料底面在下排水口处设有用于将积水导向底框外侧排水孔排出的披水板,披水板设置于下排水口内侧并向下斜向延伸至下排水口下方。进一步地,披水板与平开窗转接料底面可拆卸的连接。进一步地,平开窗转接料底面设有插槽,披水板插设于插槽中。进一步地,披水板为橡胶条。进一步地,橡胶条包括质硬的与插槽插接的连接部和质软的延伸至下排水口下方的挑出部。进一步地,挑出部的厚度从连接部起逐渐降低。进一步地,披水板的倾斜角度为6~7°。进一步地,上排水口的宽度为8~10毫米,下排水口的宽度为8~10毫米。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平开窗,平开窗包括外框和上述的平开窗转接料;平开窗转接料嵌于外框内,外框外壁设有排水孔。进一步地,平开窗转接料和外框均为断桥式结构,外框外壁设有罩覆在所述排水孔上的排水孔盖。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平开窗转接料,积水从上排水口流入并从下排水口流出,由于披水板设置于下排水口内侧并向下斜向延伸至下排水口下方,因而可将积水导向底框外侧从排水孔排出,便于积水快速排出,而且可减少积水进入内侧的量,从而降低了积水渗入室内的概率。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平开窗转接料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平开窗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披水板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上排水口;200、下排水口;300、披水板;400、插槽;500、外框;310、连接部;320、挑出部;510、排水孔;520、排水孔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照图1和2,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开窗转接料,平开窗转接料用于和外框500配合形成平开窗的底框;平开窗转接料顶面和底面接近外侧位置分别设有上排水口100和下排水口200,上排水口100和下排水口200贯通形成排水通道,用于将顶面的积水从底面排出。平开窗转接料底面在下排水口200处设有用于将积水导向底框外侧排水孔510排出的披水板300,披水板300设置于下排水口200内侧并向下斜向延伸至下排水口200下方。平开窗转接料和外框500配合形成底框,即窗框底部,窗扇在平开窗转接料顶面上移动,该设计避免了窗框底部一体成型,因而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成品率。平开窗转接料外侧为靠近墙外一侧,内侧为靠近墙内一侧。平开窗转接料为框架式结构,内部为中空结构,料体顶面设有上排水口100,底面设有下排水口200,从而形成贯通的排水通道,可将顶面的积水从底面排出。平开窗转接料底面在下排水口200附件设有披水板300,披水板300设置在下排水口200内侧,向外侧一方斜向下挑出,延伸至下排水口200下方。披水板300可与料体一体成型或通过焊接、螺接等方式后期安装在料体上。披水板300斜向下设置,一方面将下排水口200排出的积水汇拢并向外侧方向流动,便于积水快速进入排水孔510排出。另一方面可避免积水围绕下排水口200无序流动,减少了积水进入内侧的水量。积水流动路径如图1和2中带箭头的线条所示,在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大大降低了积水渗入室内的概率。上述平开窗转接料,积水从上排水口100流入并从下排水口200流出,由于披水板300设置于下排水口200内侧并向下斜向延伸至下排水口200下方,因而可将积水导向底框外侧从排水孔510排出,便于积水快速排出,而且可减少积水进入内侧的量,从而降低了积水渗入室内的概率。可选地,参照图1和2,披水板300与平开窗转接料底面可拆卸的连接,可拆卸的连接,避免了一体成型,因而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成品率。可选地,参照图1和2,平开窗转接料底面设有插槽400,披水板300插设于插槽400中。披水板300插接方式,安装方便快速,提高了工作效率。可选地,参照图3,披水板300为橡胶条。橡胶条的成本相比金属的披水板300的成本相对较低,因而可降低加工成本。而且橡胶条的质量较轻,降低了运输成本。可选地,参照图1~3,橡胶条包括质硬的与插槽400插接的连接部310和质软的延伸至下排水口200下方的挑出部320。质硬的连接部310使得橡胶条安装更为稳固,稳定性好,不容易从插槽400中脱出,而质软的挑出部320当积水量较大时,在积水重力向下变形,倾斜角度较大,开口变大,更有利于快速排出积水。而且挑出部320质软,可将挑出部320卷曲,从而缩小了橡胶条体积便于运输。可选地,参照图3,挑出部320的厚度从连接部310起逐渐降低。该设计进一步的提高了挑出部320的柔软性,使得挑出部320更容易变形,更便于缩小橡胶条体积。可选地,披水板300的倾斜角度为6~7°。该倾斜角度更有利于积水排出。可选地,上排水口100的宽度为8~10毫米,下排水口200的宽度为8~10毫米。该设计的上排水口100、下排水口200可较好的保证积水排出,同时保证了料体的强度。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平开窗,平开窗包括外框和上述的平开窗转接料;平开窗转接料嵌于外框500内,外框500外壁设有排水孔510。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平开窗转接料,平开窗积水排出快速,积水不容易渗入室内。可选地,参照图2,平开窗转接料和外框500均为断桥式结构,外框500外壁设有罩覆在排水孔510上的排水孔盖520。挡板520为L型,罩覆在排水孔510上,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排水孔510,防止其被外物堵塞。而且排水孔510处由于存在积水流出,因而较脏,设置排水孔盖520遮挡可防止弄脏衣物。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开窗转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开窗转接料用于和外框(500)配合形成平开窗的底框;所述平开窗转接料顶面和底面接近外侧位置分别设有上排水口(100)和下排水口(200),所述上排水口(100)和所述下排水口(200)贯通形成排水通道,用于将顶面的积水从底面排出;所述平开窗转接料底面在下排水口(200)处设有用于将积水导向所述底框外侧排水孔(510)排出的披水板(300),所述披水板(300)设置于所述下排水口(200)内侧并向下斜向延伸至所述下排水口(200)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开窗转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开窗转接料用于和外框(500)配合形成平开窗的底框;所述平开窗转接料顶面和底面接近外侧位置分别设有上排水口(100)和下排水口(200),所述上排水口(100)和所述下排水口(200)贯通形成排水通道,用于将顶面的积水从底面排出;所述平开窗转接料底面在下排水口(200)处设有用于将积水导向所述底框外侧排水孔(510)排出的披水板(300),所述披水板(300)设置于所述下排水口(200)内侧并向下斜向延伸至所述下排水口(200)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开窗转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披水板(300)与所述平开窗转接料底面可拆卸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开窗转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开窗转接料底面设有插槽(400),所述披水板(300)插设于所述插槽(400)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开窗转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披水板(300)为橡胶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开窗转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绪勇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振升金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