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套自动编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8227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套自动编制系统,包括编织箱,编织箱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编织箱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和成品出口,编织箱通过支撑板固定有成品输送台,成品输送台的两端均设置有驱动轴,输送台的顶部设置有隔板,编织箱的另一侧设置有加工进口,编织箱通过加工进口固定有待加工通道,编织箱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有显示屏和工具箱,编织箱的外表面嵌入设置有毛线摆放槽和透明观察罩,当该种系统在操作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透明观察罩进行观测,进而知道该种系统操控的装置运行时的实时情况,以防止装置发生故障引起的事故发生。

An automatic glove knitt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glove weav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knitting box, a support leg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knitting box, a support plate and a finished product outlet are arranged at one side of the knitting box, a finished product conveyor table is fixed by the support plate, and a driving shaft is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finished product conveyor table, and a partition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conveyor table. A processing inlet is arrang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knitting box, the knitting box fixes the channel to be processed through the processing inlet,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knitting box is tightly bonded with a display screen and a toolbox.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knitting box is embedded with a wool placing slot and a transparent observation cover. When the system is operated, the staff can pass through transparency. Observe the cover for observation, and then know the real-time operation of the device controlled by the system to prevent the device failure caused by the accid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套自动编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棉质编织设备
,具体为一种手套自动编制系统。
技术介绍
棉作业手套是一种以棉材质布料基础,人工车缝而成的一类劳保手套,制造业生产车间,作业人员因为防护或品质管理需要所使用的棉质手套通常称做为棉作业手套。也因为其具有美观,经济环保和十分良好的吸汗透气性特点,在市场的使用十分的广泛。但现有的手套编制系统,大都是需要人工实时在机台面前操控机台的,不能够全自动的进行,因此工作效率不高,且现有的大都是没有设定检测部件的,因此和多质量不过关的手套会被生产出来,从而降低了手套的生产质量。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手套自动编制系统,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套自动编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工作效率低和生产出来的手套质量不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套自动编制系统,包括编织箱,所述编织箱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编织箱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和成品出口,所述编织箱通过支撑板固定有成品输送台,所述成品输送台的两端均设置有驱动轴,所述输送台的顶部设置有隔板,所述编织箱的另一侧设置有加工进口,所述编织箱通过加工进口固定有待加工通道,所述编织箱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有显示屏和工具箱,所述编织箱的外表面嵌入设置有毛线摆放槽和透明观察罩,所述毛线摆放槽与透明观察罩之间设置有挂杆,所述毛线摆放槽的内部设置有毛线,所述编织箱的顶部设置有指令键盘和警报器,所述指令键盘的底部连接有数据导线,所述指令键盘通过数据导线连接有发动机和信号转换器,所述信号转换器的底部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器,所述发动机的底部设置有上隔板,所述发动机的一侧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发动机的另一侧设有发动机转轴,所述发动机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竖直齿轮,所述竖直齿轮的外侧连接有横向齿轮,所述横向齿轮的底部设置有连通转轴,所述横向齿轮通过连通转轴连接有缝纫针固定盘,所述缝纫针固定盘的顶部固定有缝纫针,所述上隔板的正下方设置有下隔板,所述编织箱的内壁固定有成品检测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设置有多个,且所述支撑腿与编织箱的底部紧密焊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与水平面呈三十度角,且所述支撑板嵌入设置于成品输送台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孔设置有多个,且所述散热孔贯穿设置于发动机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指令键盘顶部设有指令按键,且所述指令按键在嵌入设置于指令键盘的顶部。进一步的,:所述毛线呈一字形排列在毛线摆放槽的内部,且所述毛线设有多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手套自动编制系统,在原有手套编制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增加,该种系统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器和指令键盘,工作时,将待加工的手套从待加工通道通过加工进口放入编织箱内,此时编织箱内的红外线感应器会发出红外线进行感应,当到加工手套进入编织箱内时,手套会触碰到红外线,随后红外线感应器会将手套感应出来,并且将信号传输到信号转换器内,然后信号转换器会将光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将信号传输到指令键盘内,然后通过指令键盘内的处理芯片进行分析,然后信后通过数据导线进入到发动机内,发动机此时会适时的进行转动,发动机发动时,动力会通过发动机转轴、竖直齿轮和横向齿轮将动力传输到连通转轴上,最后连通转轴通过缝纫针将动力传输给缝纫针,最后进行手套的编织,从而实现全自动化机器操作,进而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去操控该种系统,从而提高了该种系统所控制的装置的工作效率,该种系统设置有透明观察罩、成品检测器和显示屏,当该种系统在操作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透明观察罩进行观测,进而知道该种系统操控的装置运行时的实时情况,以防止装置发生故障引起的事故发生,且在手套编织好之后,会通过成品检测器的检测范围,编织不好的手套会被检测出来,进而将器剔除,而加工效果好的手套则会继续通过成品出口进入成品输送台进行装箱打包,这样不仅防止了装置故障发生无人所知的情况,还提高了生产出来的手套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在编织箱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发动机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腿,2、编织箱,201、发动机,2011、散热孔,202、成品检测器,203、下隔板,204、指令导线,205、信号转换器,206、上隔板,207、红外线感应器,208、加工进口,209、发动机转轴,210、竖直齿轮,211、横向齿轮,212、连通转轴,213、缝纫针固定盘,214、缝纫针,3、支撑板,4、成品输送台,5、驱动轴,6、隔板,7、成品出口,8、显示屏,9、毛线摆放槽,10、毛线,11、警报器,12、指令键盘,13、工具箱,14、挂杆,15、透明玻璃窗,16、待加工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手套自动编制系统,包括支撑腿1、编织箱2、发动机201、散热孔2011、成品检测器202、下隔板203、指令导线204、信号转换器205、上隔板206、红外线感应器207、加工进口208、发动机转轴209、竖直齿轮210、横向齿轮211、连通转轴212、缝纫针固定盘213、缝纫针214、支撑板3、成品输送台4、驱动轴5、隔板6、成品出口7、显示屏8、毛线摆放槽9、毛线10警报器11、指令键盘12、工具箱13、挂杆14、透明玻璃窗15和待加工通道16,所述编织箱(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1),所述支撑腿(1)设置有多个,且所述支撑腿(1)与编织箱(2)的底部紧密焊接,进而在装置运行时可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所述编织箱(2)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3)和成品出口(7),所述支撑板(3)与水平面呈三十度角,且所述支撑板(3)嵌入设置于成品输送台(4)的底部,进而将成品输送台4稳固,以防装置损坏,所述编织箱(2)通过支撑板固定有成品输送台(4),所述成品输送台(4)的两端均设置有驱动轴(5),所述输送台(4)的顶部设置有隔板(6),所述编织箱(2)的另一侧设置有加工进口(208),所述编织箱(2)通过加工进口(208)固定有待加工通道(16),所述编织箱(2)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有显示屏(8)和工具箱(13),所述编织箱(2)的外表面嵌入设置有毛线摆放槽(9)和透明观察罩(15),所述毛线摆放槽(9)与透明观察罩(15)之间设置有挂杆(14),所述毛线摆放槽(9)的内部设置有毛线(10),所述毛线(10)呈一字形排列在毛线摆放槽(9)的内部,且所述毛线设有多个,进而为装置工作时提供材料,所述编织箱(2)的顶部设置有指令键盘(12)和警报器(11),所述指令键盘(12)顶部设有指令按键,且所述指令按键在嵌入设置于指令键盘(12)的顶部,进而为实现装置权自动化进行准确的数据处理,所述指令键盘(12)的底部连接有数据导线(204),所述指令键盘(12)通过数据导线(204)连接有发动机(201)和信号转换器(205),所述信号转换器(205)的底部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套自动编制系统,包括编织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箱(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1),所述编织箱(2)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3)和成品出口(7),所述编织箱(2)通过支撑板固定有成品输送台(4),所述成品输送台(4)的两端均设置有驱动轴(5),所述输送台(4)的顶部设置有隔板(6),所述编织箱(2)的另一侧设置有加工进口(208),所述编织箱(2)通过加工进口(208)固定有待加工通道(16),所述编织箱(2)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有显示屏(8)和工具箱(13),所述编织箱(2)的外表面嵌入设置有毛线摆放槽(9)和透明观察罩(15),所述毛线摆放槽(9)与透明观察罩(15)之间设置有挂杆(14),所述毛线摆放槽(9)的内部设置有毛线(10),所述编织箱(2)的顶部设置有指令键盘(12)和警报器(11),所述指令键盘(12)的底部连接有数据导线(204),所述指令键盘(12)通过数据导线(204)连接有发动机(201)和信号转换器(205),所述信号转换器(205)的底部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器(207),所述发动机(201)的底部设置有上隔板(206),所述发动机(201)的一侧设置有散热孔(2011),所述发动机(201)的另一侧设有发动机转轴(209),所述发动机转轴(209)的一端设置有竖直齿轮(210),所述竖直齿轮(210)的外侧连接有横向齿轮(211),所述横向齿轮(211)的底部设置有连通转轴(212),所述横向齿轮(211)通过连通转轴(212)连接有缝纫针固定盘(213),所述缝纫针固定盘(213)的顶部固定有缝纫针(214),所述上隔板(206)的正下方设置有下隔板(203),所述编织箱(2)的内壁固定有成品检测器(2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套自动编制系统,包括编织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箱(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1),所述编织箱(2)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3)和成品出口(7),所述编织箱(2)通过支撑板固定有成品输送台(4),所述成品输送台(4)的两端均设置有驱动轴(5),所述输送台(4)的顶部设置有隔板(6),所述编织箱(2)的另一侧设置有加工进口(208),所述编织箱(2)通过加工进口(208)固定有待加工通道(16),所述编织箱(2)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有显示屏(8)和工具箱(13),所述编织箱(2)的外表面嵌入设置有毛线摆放槽(9)和透明观察罩(15),所述毛线摆放槽(9)与透明观察罩(15)之间设置有挂杆(14),所述毛线摆放槽(9)的内部设置有毛线(10),所述编织箱(2)的顶部设置有指令键盘(12)和警报器(11),所述指令键盘(12)的底部连接有数据导线(204),所述指令键盘(12)通过数据导线(204)连接有发动机(201)和信号转换器(205),所述信号转换器(205)的底部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器(207),所述发动机(201)的底部设置有上隔板(206),所述发动机(201)的一侧设置有散热孔(2011),所述发动机(201)的另一侧设有发动机转轴(209),所述发动机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露李文耸刘志强孙继宏王旭北牛晓磊崔叶
申请(专利权)人:银川瑞纳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