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智能控制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222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智能控制箱,包括控制箱本体,控制箱本体的底部四周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箱体,每个箱体的内部均设有传动机构,每个传动机构分别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内底部的横板和两个导向杆,两个导向杆均贯穿横板,每个导向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两个导向杆之间共同滑动套接有滑动杆,滑动杆位于横板和挡块之间,滑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轮柱,轮柱的一端从上到下依次贯穿横板和箱体,并伸出箱体,轮柱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每个箱体的内部均设有偏心轮,偏心轮与滑动杆的顶端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传送机构可以实现轮柱的伸缩,继而实现滚轮与地面的分离和接触,从而能够实现移动整个装置的目的。

A mobi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ntrol box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vab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ntrol box, which comprises a control box body, a box body is fixed and connected at the edges around the bottom of the control box body, and the inner part of each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each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omprises a horizontal plate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ox body and two guide rods, two of which are connected respectively. The guide rod runs through the transverse plate, and the top of each guide rod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block. A sliding rod is joined between the two guide rods. The sliding rod is located between the transverse plate and the block. The bottom of the sliding rod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wheel column. The bottom end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a roller, and an eccentric wheel is arranged inside each box body, and the eccentric wheel is matched with the top of the slid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of the wheel column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then realize the separation and contact between the roller and the ground, thereby realizing the purpose of moving the whol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智能控制箱
本技术涉及人工智能控制箱
,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智能控制箱。
技术介绍
控制箱适用开厂矿、企业、商场、宾馆、学校、机场、港口、医院、高层建筑和生活小区等场合,交流50HZ,额定工作电压为交流380V的低压电网系统中,作为动力、照明配电及电动机控制之用,也使用于交流50HZ,电压500V以下电力系统作为消防水泵控制、潜水泵控制、消防风机控制、风机控制、照明配电控制等使用,而人工智能控制箱是控制箱的一种。而现有技术中,控制箱采用室内挂墙和户外落地安装的方式进行固定,没有使用到移动式的控制箱,因此对于像消防控制等随处发生的情况,无法利用移动式的控制箱对消防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利用移动式的控制箱对消防进行控制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智能控制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智能控制箱,包括控制箱本体,所述控制箱本体的底部四周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箱体,每个所述箱体的内部均设有传动机构,每个所述传动机构分别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内底部的横板和两个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均贯穿横板,每个所述导向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两个所述导向杆之间共同滑动套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位于横板和挡块之间,所述滑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轮柱,所述轮柱的一端从上到下依次贯穿横板和箱体,并伸出箱体,所述轮柱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每个所述箱体的内部均设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与滑动杆的顶端相抵,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与偏心轮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每个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上均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箱体上的锁紧机构,每个所述电机靠近箱体的一侧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贯穿箱体并伸入到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二转动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每个所述箱体的底端四周边缘处均固定连接于支撑柱,每个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台型块。优选的,每个所述轮柱的长度大于支撑柱的长度。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为锁紧螺栓。优选的,每个所述台型块的底部均镶嵌有防滑垫。优选的,每个所述箱体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智能控制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可移动的人工智能控制箱,通过设置的箱体内的传动机构,当需要移动控制箱本体的时候,启动电机,电机开始转动,电机的转动带动第二转动杆的转动,第二转动杆的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的转动,第二锥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的转动,第一锥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的转动,第一转动杆的转动带动滑动杆在导向杆上移动,滑动杆的移动带动轮柱的移动,轮柱的移动带动滚轮的移动,当滚轮与地面接触时,关闭电机,电机停止转动,将支撑柱和台型块抬升,支撑柱和台型块与地面分离,然后推动整个装置,当整个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时,重复传动机构的动作,将滚轮与地面分离,台型块和地面接触。2、该可移动的人工智能控制箱,通过设置的防滑垫,可以增大台型块与地面的摩擦,避免因整个装置不平衡而使整个装置倾斜,从而避免损坏整个装置的目的。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传送机构可以实现轮柱的伸缩,继而实现滚轮与地面的分离和接触,从而能够实现移动整个装置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智能控制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B-B向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智能控制箱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控制箱本体、2箱体、3横板、4导向杆、5挡块、6滑动杆、7轮柱、8滚轮、9偏心轮、10第一转动杆、11第一锥齿轮、12电机、13第二转动杆、14第二锥齿轮、15支撑柱、16台型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智能控制箱,包括控制箱本体1,控制箱本体1的底部四周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箱体2,每个箱体2的内部均设有传动机构,每个传动机构分别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2内底部的横板3和两个导向杆4,两个导向杆4均贯穿横板3,每个导向杆4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5,两个导向杆4之间共同滑动套接有滑动杆6,滑动杆6位于横板3和挡块5之间,滑动杆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轮柱7,轮柱7的一端从上到下依次贯穿横板3和箱体2,并伸出箱体2,轮柱7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滚轮8,每个箱体2的内部均设有偏心轮9,偏心轮9与滑动杆6的顶端相抵,箱体2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0,第一转动杆10的一端与偏心轮9固定相连,第一转动杆10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1,每个箱体2的外侧壁上均设有电机12,电机12上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箱体2上的锁紧机构,每个电机12靠近箱体2的一侧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3,第二转动杆13贯穿箱体2并伸入到箱体2的内部,第二转动杆13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4,第一锥齿轮11和第二锥齿轮14相啮合,每个箱体2的底端四周边缘处均固定连接于支撑柱15,每个支撑柱15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台型块16。每个轮柱7的长度大于支撑柱15的长度,目的是实现在伸出滚轮8的时候能够使台型块16与地面分离。锁紧机构为锁紧螺栓。每个台型块16的底部均镶嵌有防滑垫,可以增大台型块16与地面的摩擦,避免因整个装置不平衡而使整个装置倾斜,从而避免损坏整个装置的目的。每个箱体2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材质。本技术中,当需要移动控制箱本体1的时候,启动电机12,电机12开始转动,电机12的转动带动第二转动杆13的转动,第二转动杆13的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14的转动,第二锥齿轮14的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11的转动,第一锥齿轮11的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10的转动,第一转动杆10的转动带动滑动杆6在导向杆4上移动,滑动杆4的移动带动轮柱7的移动,轮柱7的移动带动滚轮8的移动,当滚轮8与地面接触时,关闭电机12,电机12停止转动,将支撑柱15和台型块16抬升,支撑柱15和台型块16与地面分离,然后推动整个装置,当整个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时,重复传动机构的动作,将滚轮8与地面分离,台型块16和地面接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智能控制箱,包括控制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本体(1)的底部四周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箱体(2),每个所述箱体(2)的内部均设有传动机构,每个所述传动机构分别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2)内底部的横板(3)和两个导向杆(4),两个所述导向杆(4)均贯穿横板(3),每个所述导向杆(4)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5),两个所述导向杆(4)之间共同滑动套接有滑动杆(6),所述滑动杆(6)位于横板(3)和挡块(5)之间,所述滑动杆(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轮柱(7),所述轮柱(7)的一端从上到下依次贯穿横板(3)和箱体(2),并伸出箱体(2),所述轮柱(7)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滚轮(8),每个所述箱体(2)的内部均设有偏心轮(9),所述偏心轮(9)与滑动杆(6)的顶端相抵,所述箱体(2)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0),所述第一转动杆(10)的一端与偏心轮(9)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转动杆(10)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1),每个所述箱体(2)的外侧壁上均设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上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箱体(2)上的锁紧机构,每个所述电机(12)靠近箱体(2)的一侧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3),所述第二转动杆(13)贯穿箱体(2)并伸入到箱体(2)的内部,所述第二转动杆(13)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4),所述第一锥齿轮(11)和第二锥齿轮(14)相啮合,每个所述箱体(2)的底端四周边缘处均固定连接于支撑柱(15),每个所述支撑柱(15)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台型块(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智能控制箱,包括控制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本体(1)的底部四周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箱体(2),每个所述箱体(2)的内部均设有传动机构,每个所述传动机构分别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2)内底部的横板(3)和两个导向杆(4),两个所述导向杆(4)均贯穿横板(3),每个所述导向杆(4)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5),两个所述导向杆(4)之间共同滑动套接有滑动杆(6),所述滑动杆(6)位于横板(3)和挡块(5)之间,所述滑动杆(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轮柱(7),所述轮柱(7)的一端从上到下依次贯穿横板(3)和箱体(2),并伸出箱体(2),所述轮柱(7)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滚轮(8),每个所述箱体(2)的内部均设有偏心轮(9),所述偏心轮(9)与滑动杆(6)的顶端相抵,所述箱体(2)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0),所述第一转动杆(10)的一端与偏心轮(9)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转动杆(10)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1),每个所述箱体(2)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修怡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学思行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