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话器与屏幕发声器复用的移动通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2091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受话器与屏幕发声器复用的移动通讯设备,包括表面显示屏、中框、背板、受话器和屏幕发声器;受话器安装在背板上,且背板上设有受话器出声口;屏幕发声器安装在表面显示屏上,以激励表面显示屏振动发声;或者,屏幕发声器安装在中框上,以激励中框振动发声。移动通讯设备上同时设有受话器和屏幕发声器,当无需私密通话时,使用屏幕发声器实现通话发声;当需要私密通话时,使用受话器实现通话发声,有利于在实现全面屏技术的同时保证高质量的通话效果。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multiplying receiver and screen speak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hich multiplexes a receiver and a screen sounder, including a surface display screen, a middle frame, a back plate, a receiver and a screen sounder; the receiver is mounted on the back plate, and a sound output port is arranged on the back plate; and the screen sounder is mounted on the surface display screen to excite the vibration of the surface display screen. Voice activated; or, the screen sounder is mounted on the middle frame to stimulate the middle frame to vibrate.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is equipped with a receiver and a screen sounder. When private calls are not needed, the screen sounder is used to realize voice generation. When private calls are needed, the receiver is used to realize voice generation, which is conducive to achieving full screen technology while ensuring high quality call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受话器与屏幕发声器复用的移动通讯设备
本技术涉及移动通讯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受话器与屏幕发声器复用的移动通讯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移动通讯设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手机为例,全面屏是近年来手机行业炙手可热的技术。全面屏手机具有较高的屏占比,全面屏技术可以较大程度提升手机的显示效果,增大面板操作面积,达到美观与实用的目的。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来实现手机全面屏:一种是采用屏幕发声技术实现通话发声,从而完全取消受话器的出声口;另一种是将受话器的出声口在手机前面板上的位置尽量上移。针对第一种手机全面屏的方案,屏幕发声技术易导致输出的声音不聚焦,声泄漏较为严重,对通话私密性造成影响。针对第二种手机全面屏的方案,这种方案的声管道较长,易产生较为严重的声滤波效应,导致丢失部分语音频率分量,通话声音畸变。因此,如何在实现全面屏技术的同时保证高质量的通话效果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全面屏技术的同时保证高质量的通话效果的移动通讯设备。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受话器与屏幕发声器复用的移动通讯设备。该受话器与屏幕发声器复用的移动通讯设备包括表面显示屏、中框、背板、受话器和屏幕发声器;其中,所述受话器安装在所述背板上,且所述背板上设有受话器出声口;所述屏幕发声器安装在所述表面显示屏上,以激励所述表面显示屏振动发声;或者,所述屏幕发声器安装在所述中框上,以激励所述中框振动发声。可选地,所述受话器与屏幕发声器复用的移动通讯设备为直板移动终端。可选地,所述屏幕发声器位于所述直板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可选地,所述受话器和所述屏幕发声器对应设置。可选地,所述受话器与屏幕发声器复用的移动通讯设备为翻盖移动终端;所述翻盖移动终端包括翻盖移动终端主机和翻盖,所述表面显示屏和所述中框均位于所述翻盖上,且所述表面显示屏位于所述翻盖远离所述翻盖移动终端主机的表面上;所述背板位于所述翻盖靠近所述翻盖移动终端主机的表面上,或者所述背板位于所述翻盖移动终端主机靠近或远离所述翻盖的表面上。可选地,所述受话器位于所述翻盖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所述屏幕发声器位于所述翻盖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可选地,所述屏幕发声器位于所述翻盖邻近所述翻盖移动终端主机的端部处。可选地,所述受话器与屏幕发声器复用的移动通讯设备为滑盖移动终端;所述受话器与屏幕发声器复用的移动通讯设备为滑盖移动终端;所述滑盖移动终端包括滑盖移动终端主机和滑盖,所述表面显示屏和所述中框均位于所述滑盖上,且所述表面显示屏位于所述滑盖远离所述滑盖移动终端主机的表面上;所述背板位于所述滑盖靠近所述滑盖移动终端主机的表面上,或者所述滑盖移动终端主机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滑盖的表面上。可选地,所述受话器位于所述滑盖移动终端主机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所述屏幕发声器位于所述滑盖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可选地,所述受话器和所述屏幕发声器位于所述滑盖移动终端的同一侧。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移动通讯设备上同时设有受话器和屏幕发声器,当无需私密通话时,使用屏幕发声器实现通话发声;当需要私密通话时,使用受话器实现通话发声,有利于在实现全面屏技术的同时保证高质量的通话效果。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为本公开受话器与屏幕发声器复用的移动通讯设备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示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公开受话器与屏幕发声器复用的移动通讯设备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剖示图。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公开受话器与屏幕发声器复用的移动通讯设备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剖示图。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标示如下:表面显示屏-1,背板-2,受话器出声口-20,受话器-3,屏幕发声器-4,翻盖移动终端主机-5,翻盖-6,滑盖移动终端主机-7,滑盖-8。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如图1至图9所示,提供了一种受话器与屏幕发声器复用的移动通讯设备。该受话器与屏幕发声器复用的移动通讯设备包括表面显示屏1、中框(图中未示出)、背板2、受话器3和屏幕发声器4。移动通讯设备可例如为直板移动终端、翻盖移动终端或滑盖移动终端等。表面显示屏1是指例如为手机或平板等的移动通讯设备的外表面上设置的屏幕。受话器3安装在背板2上,且背板2上设有受话器出声口20。受话器3发出的声音可自受话器出声口20传出,实现通话发声。屏幕发声器4安装在表面显示屏1上,以激励表面显示屏1振动发声;或者,屏幕发声器4安装在中框上,以激励中框振动发声。屏幕发声器4的具体安装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受话器3和屏幕发声器4的安装方式可例如为螺栓安装或卡扣安装等。如图1至图3中所示,当移动通讯设备为直板移动终端时,背板2为直板移动终端与表面显示屏1相对的表面结构件。屏幕发声器4安装在直板移动终端的表面显示屏1上或中框上。当无需私密通话时,由直板移动终端上的屏幕发声器4振动发声。当需要私密通话时,由受话器3发声,翻转直板移动终端即可通过背板2上的受话器出声口20接听通话发声。由于直板移动终端的表面显示屏1所在的面板上未设有受话器出声口,有利于增大直板移动终端的表面显示屏1的屏占比,从而在实现全面屏技术的同时保证高质量的通话效果。如图4至图6所示,当移动通讯设备为翻盖移动终端时,背板2可为翻盖移动终端的内侧屏幕所在的面板,或者背板2可位于翻盖移动终端主机靠近或远离翻盖的表面上。内侧屏幕可位于翻盖移动终端的翻盖6上,且位于翻盖6靠近翻盖移动终端主机5的一侧,或者位于翻盖移动终端主机5靠近翻盖6的一侧,从而翻开翻盖6即可露出内侧屏幕。屏幕发声器4安装在翻盖移动终端的表面显示屏1上;或者屏幕发声器4安装在设有表面显示屏1的翻盖移动终端主机5的中框上或设有表面显示屏1的翻盖6的中框上。当无需私密通话时,由翻盖移动终端上的屏幕发声器4振动发声。当需要私密通话时,由受话器3发声,翻开翻盖6或翻转翻盖移动终端即可通过背板2上的受话器出声口20接听通话发声。由于翻盖移动终端的表面显示屏1所在的面板上未设有受话器出声口,有利于增大翻盖移动终端的表面显示屏1的屏占比,从而在实现全面屏技术的同时保证高质量的通话效果。在此,当受话器3位于翻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受话器与屏幕发声器复用的移动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显示屏、中框、背板、受话器和屏幕发声器;其中,所述受话器安装在所述背板上,且所述背板上设有受话器出声口;所述屏幕发声器安装在所述表面显示屏上,以激励所述表面显示屏振动发声;或者,所述屏幕发声器安装在所述中框上,以激励所述中框振动发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话器与屏幕发声器复用的移动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显示屏、中框、背板、受话器和屏幕发声器;其中,所述受话器安装在所述背板上,且所述背板上设有受话器出声口;所述屏幕发声器安装在所述表面显示屏上,以激励所述表面显示屏振动发声;或者,所述屏幕发声器安装在所述中框上,以激励所述中框振动发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话器与屏幕发声器复用的移动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受话器与屏幕发声器复用的移动通讯设备为直板移动终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话器与屏幕发声器复用的移动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发声器位于所述直板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话器与屏幕发声器复用的移动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受话器和所述屏幕发声器对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话器与屏幕发声器复用的移动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受话器与屏幕发声器复用的移动通讯设备为翻盖移动终端;所述翻盖移动终端包括翻盖移动终端主机和翻盖,所述表面显示屏和所述中框均位于所述翻盖上,且所述表面显示屏位于所述翻盖远离所述翻盖移动终端主机的表面上;所述背板位于所述翻盖靠近所述翻盖移动终端主机的表面上,或者所述背板位于所述翻盖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鑫峰祖峰磊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