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切片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1932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切割卷状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切片设备和切片方法。所述切片设备包括基架、枢接于所述基架的收卷辊、用以将所述复合材料的末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收卷辊的外周面的紧固装置以及切割装置。所述切片方法首先将所述复合材料的自由端固定连接于收卷辊的外周面,接着旋转所述收卷辊至少七百二十度,最后沿所述收卷辊的轴向将其外周面所缠绕的复合材料切断。这样,一次切割操作即可以得到至少两片所述复合材料,切片操作的效频率因此将得到显著的提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切片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巻状高强高模聚乙烯(HSHMPE)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切片设备。
技术介绍
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下文简称聚乙烯纤维)也称超高分子量聚 乙烯(UHMWPE)纤维或者伸长链(ECPE)聚乙烯纤维,是指相对 分子质量在(l -6)xl(^的聚乙烯,经纺丝-超拉伸后制成的超高分子质 量聚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是继碳纤维、芳纶(Kevlar)纤维之后广泛应用的高 性能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下文简称聚乙烯纤维 增强复合材料)与其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相比,具有质量轻、耐冲击、 介电性能高等优点,在现代化战争和航空航天、海域防御、武器装备 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该纤维在汽车、船舶、医疗器 械、体育运动器材等领域亦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聚乙烯纤维增 强复合材料自问世起就倍受重视,发展很快。聚乙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往往涉及切片操作。众所周知,经过前纺、后纺等工艺流程所得到的是呈巻状的单层 复合材料(由一层聚乙烯纤维与基体材料复合而成),为了得到具有足 够强度以及模量的复合材料,需要将上述呈巻状的单层复合材料切割 为规格适宜的片状,继而将多片上述单层复合材料叠置,并在适当的 温度和压力下使其复合为一个整体。现有技术中切片操作的做法是,首先将呈巻状的聚乙烯纤维增强 复合材料展开预定的长度,然后由操作者用剪刀将其横向剪断,这样 就得到 一 片大体为方形的聚乙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显然,上述现有技术中每 一 次操作仅能提供 一 片聚乙烯纤维增强 复合材料,其生产效率很低,从而使切片操作成为限制整个生产过程 生产效率提高的瓶颈;在生产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上述问题显得越来越严重。因此,如何提高聚乙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切片操作的 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片设备,用于切割巻状高强高模 聚乙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该设备可以显著提高聚乙烯纤维增强复合 材料制备过程中切片操作的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切片设备,用于切割巻状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包括基架;收巻辊,枢接 于所述基架并由所述基架支撑;紧固装置,与所述收巻辊固定连接, 用以将所述巻状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末端固定连接于 所述收巻辊的外周面;切割装置,能够沿所述收巻辊的外周面并且在 所述收巻辊的轴向上移动。优选地,所述收巻辊包括中心转轴以及至少三组辐条;每组辐条 均包括第一辐条和第二辐条,两者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中心转轴的两 端,且大体与所述中心转轴相垂直,所述第一辐条和第二辐条的末端 固定连接与所述中心转轴相平行的横杆;所述收巻辊通过所述中心转 轴与所述基架枢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辐条和第二辐条的末端设置连接孔,所述横杆 通过所述连接孔以及设于其中的螺栓与所述第一辐条和第二辐条固定 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孔的横截面为沿所述收巻辊径向延伸的长圆 形,以便调整所述横杆与所述中心转轴的间距。优选地,任意 一 组辐条之间的横杆进 一 步包括第 一 横杆和第二横 杆,两者保持适当的间距;所述紧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 杆,以及分别设置于两者两端部的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同时贯穿 上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以便调整两者的间距。优选地,所述中心转轴的任意一端固定连接摇动臂。优选地,所述基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收巻辊具有适当间距的放巻辊支座;安放入所述放巻辊支座时,放巻辊正对所述收巻辊且两者相 平行。优选地,所述基架进一步包括设于所述收巻辊上方的滑板,所述 滑板具有沿所述收巻辊轴向设置的滑槽;所述切割装置卡接于所述滑 槽中,从而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相对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切割巻状高强高模 聚乙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切片设备,包括基架、收巻辊、紧固装置 以及切割装置,所述收巻辊枢接于所述基架并由所述基架支撑;所述 紧固装置与所述收巻辊连接,用以将所述巻状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增 强复合材料的末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收巻辊的外周面;所述切割装置能 够沿所述收巻辊的外周面并且在所述收巻辊的轴向上移动。因此,可 以首先将待切片的巻状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自由端固 定连接于所述收巻辊的外周面,然后旋转所述收巻辊至少720度,从 而使所述收巻辊的外周面至少缠绕两层所述巻状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 增强复合材料;最后通过所述切割装置沿所述收巻辊的轴向将其外周 面所缠绕的巻状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切断。这样, 一次 切割操作即可以得到至少两片所述聚乙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切片操 作的效频率因此将得到显著得提高。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所提供切片设备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收巻辊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紧固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收巻辊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核心是提供 一 种切片设备,用于切割巻状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该设备可以显著提高聚乙烯纤维增强复合材 料制备过程中切片操作的效率。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 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切片设备一种具体实施方 式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切片设备包括基架 1,基架1可以由金属或合金材料焊接而成。所述切片设备还包括收巻辊2,收巻辊2枢接于基架1上,并由基架1支撑;具体地说,可以 由基架1的收巻辊支座11支撑收巻辊2的中心转轴21,两者的连接 位置设置轴承,从而使收巻辊2可以相对于收巻辊支座ll转动。收巻辊2可以是柱体,其底面可以是圓形、椭圓形或者正多边形 其外周面可以用来缠绕所述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请同时参考图2,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收巻辊一种具体实施 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收巻辊2包括中心 转轴21以及成组设置的辐条。所述辐条至少包括三组,每组辐条均包括第一辐条22和第二辐 条23。第一辐条22和第二辐条23分别固定连接于中心转轴21的两 端,且两者大体上与中心转轴21相垂直。在图2所示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辐条22位于中心转轴21的左 端,第二辐条23位于中心转轴21的右端;应当指出,两者的区别仅 在于i殳置位置,其它方面可以完全相同。在图2所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辐条包括六组,如前所述,设 置三组或者三组以上的辐条都是可以的。中心转轴21左、右两端的辐条最好均匀设置。如图2所示,中 心转轴21的左端具有六根第一辐条22,因此,相邻的第一辐条22之 间最好均成六十度夹角;此时,中心转轴21右端的第二辐条23也应 当均匀分布。显然,收巻辊2包括三组辐条的情况下,相邻的第一辐条22、第二辐条23之间最好均成一百二十度夹角。如前所述,每组所述辐条均包括位于中心转轴21左、右两端的 第一辐条22和第二辐条23,可以在两者的端部之间设置横杆24;横 杆24显然应当平行于中心转轴21,其作用是支撑所述高强高模聚乙 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横杆24的数目与所述辐条的组数相等;图2 所示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切片设备,用于切割卷状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架; 收卷辊,枢接于所述基架并由所述基架支撑; 紧固装置,与所述收卷辊固定连接,用以将所述卷状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末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收卷辊的外周面; 切割装置,能够沿所述收卷辊的外周面并且在所述收卷辊的轴向上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成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荣溢化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