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单元及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1825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辐射单元及天线,包括辐射臂、馈电片及巴伦,所述巴伦与所述辐射臂连接,巴伦的一端开设具有第一槽底壁的第一限位槽与具有第二槽底壁的第二限位槽;巴伦还包括连接于第一槽底壁与第二槽底壁之间且背向馈电片的限位台阶面,电缆外露的内导电层与馈电片焊接固定,电缆外露的内绝缘层装设于第二限位槽内,电缆外露的外导电层装设于第一限位槽内且其端面抵接于限位台阶面,电缆外露的外导电层与第一限位槽的内壁及限位台阶面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辐射单元及天线,设置限位结构避免电缆与巴伦焊接过程中突出限位槽抵触馈电片导致变形或者电缆固定不到位导致外导电层虚焊以及沿巴伦外侧向下流锡的质量风险。

Radiation unit and antenna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adiation unit and an antenna, including a radiation arm, a feeder and a balun, wherein the balun is connected with the radiation arm, and one end of the balun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limiting groove with a bottom wall of the first groove and a second limiting groove with a bottom wall of the second groove; the balun also includes a second limiting groove with a bottom wall of the first groove and a bottom wall of the second groove. The inner conductive layer exposed by the cable is arranged in the second limiting slot, the outer conductive layer exposed by the cable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limiting slot and the end face of the cab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miting step surface, and the outer conductive layer exposed by the cab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of the first limiting slot. The wall and the restricted step surface are welded and fixed. The radiation unit and the antenna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provided with a limiting structure to avoid the quality risk of the outer conductive layer virtual welding and the downstream tin along the outer side of the Baron due to the deformation caused by the overhanging limiting groove against the feeder during the welding process of the cable and the Bar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辐射单元及天线
本技术涉及移动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辐射单元及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广泛普及和应用,基站天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其关键元器件辐射单元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天线性能,因此对辐射单元的控制成为重中之重。天线主要包括反射板及设于反射板上的辐射单元,其中辐射单元体积小,部件分布密度大,辐射单元主要包括辐射臂、巴伦、馈电片及其附属的固定结构,当馈电片和巴伦组装完毕后需要和主体网络通过电缆连接,其方式为焊接。由于辐射单元本身体积较小,电缆在焊接于辐射单元时,电缆装配的位置较难把握,电缆的绝缘层很容易抵接于馈电片导致馈电片变形受力或者损坏,且电缆焊接后容易晃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缆在焊接于辐射单元时,电缆的绝缘层很容易抵接于馈电片导致馈电片变形受力或者损坏,且电缆焊接后容易晃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止损坏馈电片及提高电缆焊接牢固性的辐射单元及天线。一种辐射单元,通过电缆与主体网络连接,包括辐射臂、馈电片及巴伦,所述巴伦与所述辐射臂连接,所述馈电片与所述巴伦间隔设置,所述巴伦的一端开设具有第一槽底壁的第一限位槽与具有第二槽底壁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由所述巴伦的外壁至所述巴伦的内壁依次贯通设置;所述巴伦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槽底壁与所述第二槽底壁之间且背向所述馈电片的限位台阶面,所述电缆外露的内导电层与所述馈电片焊接固定,所述电缆外露的内绝缘层装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电缆外露的外导电层装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且其端面抵接于所述限位台阶面,所述电缆外露的外导电层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壁及所述限位台阶面焊接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缆外露的内导电层沿垂直于所述馈电片所在平面的方向装设于所述馈电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馈电片开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以及所述第三限位槽依序分布于所述电缆的延长方向上,且三者相互连通;所述电缆的内导电层沿垂直所述馈电片所在平面的方向装设于所述第三限位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台阶面为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第一槽底壁和所述第二限位槽的第二槽底壁之间的平面,所述电缆外露的外导电层的端面与所述限位台阶面相贴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均为U型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槽宽小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限位槽至少一侧的所述巴伦的外壁上设有焊接端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限位槽至少一侧的所述巴伦的外壁上还设有承接部,所述承接部形成由所述巴伦的外壁朝向远离所述巴伦的方向延伸的承接面,所述焊接端面连接于所述承接面的上方,所述承接面与所述焊接端面所形成的夹角小于等于9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巴伦为具有容纳腔且至少一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馈电片沿自身纵长方向穿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一种天线,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辐射单元。本技术提供的辐射单元及天线,当需要固定电缆时,电缆外露的内导电层与馈电片焊接固定,电缆外露的内绝缘层装设于第二限位槽,电缆外露的外导电层装设于第一限位槽内且其端面抵接于限位台阶面,而后将电缆外露的外导电层与第一限位槽及限位台阶面焊接固定,如此在限位台阶面的限位作用下避免了电缆的内绝缘层抵接于馈电片,降低了馈电片受力变形及损坏的可能;且由于电缆的内绝缘层及外导电层分别装设于第二限位槽与第一限位槽中,在电缆焊接于馈电片与辐射臂后,在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的限位作用下降低了电缆晃动的可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单元的一视角的结构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辐射单元的A处放大图;图3为图1中所示的辐射单元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图4为图3中所示的辐射单元的B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阅图1-图4,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辐射单元10,通过电缆16与主体网络连接,包括辐射臂126、馈电片14及巴伦127,电缆16包括内导电层161、内绝缘层162、外导电层163及外绝缘层164,内绝缘层162包裹于内导电层161的外部,外导电层163包裹于内绝缘层162的外部,外绝缘层164包裹于外导电层163的外部,电缆16外露的内导电层161与外露的外导电层163分别与馈电片14及巴伦127焊接固定,如此电缆16的馈电电流通过馈电片14传导至辐射臂126,巴伦127与辐射臂126形成的辐射结构将高频电流转化为电磁波或者将电磁波转化为高频电流,用于发射和接收信号。具体地,巴伦127与辐射臂126连接,馈电片14与巴伦127间隔设置,巴伦127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23与第二限位槽124,第一限位槽123具有第一槽底壁,第二限位槽124具有第二槽底壁,第一限位槽123与第二限位槽124由巴伦127的外壁至巴伦127的内壁依次贯通设置(即第一限位槽123设于巴伦127远离馈电片14的一侧,第二限位槽124设于巴伦127靠近馈电片14的一侧,第一限位槽123与第二限位槽124共同将巴伦127贯穿),也即为第二限位槽124较第一限位槽123靠近馈电片14设置,第一限位槽123的第一槽底壁与第二限位槽124的第二槽底壁之间形成一限位台阶面125,该限位台阶面125背向馈电片14设置,在需要连接电缆16时,电缆16外露的内导电层161与馈电片14焊接固定,电缆16外露的内绝缘层162装设于第二限位槽124内,电缆16外露的外导电层163装设于第一限位槽123内,且电缆16外露的外导电层163的端面抵接于限位台阶面125,电缆16外露的外导电层163与第一限位槽123及限位台阶面125焊接固定。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单元,当需要电缆16、馈电片14及巴伦127三者连通时,首先将电缆16外露的内导电层161装设于馈电片14,电缆16外露的内绝缘层162装设于第二限位槽124内,电缆16外露的外导电层163装设于第一限位槽123内,电缆16外露的外导电层163的端面抵接于限位台阶面125,而后通过焊接将电缆16的内导电层161与馈电片14焊接固定,将电缆16的外导电层163与第一限位槽123及限位台阶面125焊接固定,由于限位台阶面125的存在限制了电缆16的外导电层163的位置,使得电缆16不可朝向馈电片14移动,从而避免了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辐射单元,通过电缆与主体网络连接,所述辐射单元包括辐射臂、馈电片及巴伦,所述巴伦与所述辐射臂连接,所述馈电片与所述巴伦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巴伦的一端开设具有第一槽底壁的第一限位槽与具有第二槽底壁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由所述巴伦的外壁至所述巴伦的内壁依次贯通设置;所述巴伦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槽底壁与所述第二槽底壁之间且背向所述馈电片的限位台阶面,所述电缆外露的内导电层与所述馈电片焊接固定,所述电缆外露的内绝缘层装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电缆外露的外导电层装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且其端面抵接于所述限位台阶面,所述电缆外露的外导电层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壁及所述限位台阶面焊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射单元,通过电缆与主体网络连接,所述辐射单元包括辐射臂、馈电片及巴伦,所述巴伦与所述辐射臂连接,所述馈电片与所述巴伦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巴伦的一端开设具有第一槽底壁的第一限位槽与具有第二槽底壁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由所述巴伦的外壁至所述巴伦的内壁依次贯通设置;所述巴伦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槽底壁与所述第二槽底壁之间且背向所述馈电片的限位台阶面,所述电缆外露的内导电层与所述馈电片焊接固定,所述电缆外露的内绝缘层装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电缆外露的外导电层装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且其端面抵接于所述限位台阶面,所述电缆外露的外导电层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壁及所述限位台阶面焊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外露的内导电层沿垂直于所述馈电片所在平面的方向装设于所述馈电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片开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以及所述第三限位槽依序分布于所述电缆的延长方向上,且三者相互连通;所述电缆的内导电层能沿垂直所述馈电片所在平面的方向装设于所述第三限位槽内。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孙正辉李萌李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