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捻开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1706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退捻开幅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立架[2],设置在立架[2]顶部的退捻装置[3],设置在机架[1]前侧的打手棒[4],依次设置在打手棒[4]下方的上驱动辊[5]、分布装置[6]、对中装置[7]和下驱动辊[8],设置在机架[1]后侧的落布装置[9],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动力传动装置与电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架[2]内设置有布笼[10]和撑布架[11],布笼[10]通过立柱[12]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撑布架[11]设置在布笼[10]下部的立柱[12]一侧,切刀[13]设置在立柱[12]的另一侧。(*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印染机械领域,涉及一种将织物退捻扩展成平幅布的退捻开幅机械。织物在印染加工时,经常要进行湿加工和脱水处理,脱水处理时大多采用离心机,由于离心机高速旋转时,处于自然状态的织物易变成具有捻度的绳状物,因此,在后道加工前,必须进一步对织物进行退捻开幅处理。现有的退捻开幅机主要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立架,设置在立架顶部的退捻装置,设置在机架前侧的打手棒,设置在打手棒下方的分布装置,设置在分布装置下方的对中装置,设置在机架后侧的落布装置,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动力传动装置与电器控制装置等。上述的退捻开幅机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缺陷一方面由于该设备不具有剖布装置,功能单一,因此,只能用于机织物的退捻开幅,而不能用于筒形针织物的退捻开剪,这样势必会增加设备的投入,降低设备的利用率,从而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由于上述的退捻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控制程度较低,因此,也会影响织物退捻加工的质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机织物进行退捻开幅,同时还能对筒形针织物进行退捻开剪的退捻开幅机。本技术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控制功能的退捻装置,从而有效提高织物退捻开幅或开剪加工质量的退捻开幅机。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一种退捻开幅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立架,设置在立架顶部的退捻装置,设置在机架前侧的打手棒,设置在打手棒下方的分布装置,设置在分布装置下方的对中装置,设置在机架后侧的落布装置,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动力传动装置与电器控制装置,所述的立架内设置有布笼和撑布架,布笼通过立柱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撑布架设置在布笼下部的立柱一侧,切刀设置在立柱的另一侧。为实现本技术的进一步目的,一种退捻开幅机,还包括前述的退捻装置由解捻头、解捻检测器及驱动解捻头转动的电机组成;所述的解捻头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三只滚轮;所述的解捻检测器包括导布轮、检测辊、及设置在导布轮与检测辊之间的捻度传感器,捻度传感器通过电器控制装置与电机相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该退捻开幅机功能较多,具有退捻、开幅及开剪功能,可适用于机织物和针织物的退捻;同时,该设备的退捻装置控制精度高,因此,提高了织物的退捻加工质量,不仅减少了企业的设备投入,还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退捻开幅机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退捻开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退捻开幅机的退捻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退捻装置中的解捻检测器结构示意图。1、机架,2、立架,3、退捻装置,4、打手棒,5、上驱动辊,6、分布装置,601、分布辊,7、对中装置,701、对中辊,8、下驱动辊,9、落布装置,901、落布辊,10、布笼,11、撑布架,12、立柱,13、切刀,14、布缝探测器,15、开剪控制装置,16、解捻头,17、解捻检测器,18、电机,19、外壳,20、滚轮,21、导布轮,22、检测辊,23、捻度传感器,24、张力传感器,25、电机。如图1、2所示,一种退捻开幅机,其结构主要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立架2,设置在立架2顶部的退捻装置3,设置在机架1前侧的打手棒4,依次设置在打手棒4下方的上驱动辊5、分布装置6、对中装置7和下驱动辊8,分布装置6由三根分布辊601组成,对中装置7由二根对中辊701组成,设置在机架1后侧的落布装置9,落布装置9由两根落布辊901组成,设置在机架1上的动力传动装置与电器控制装置,立架2内设置有布笼10和撑布架11,布笼10通过立柱12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撑布架11设置在布笼10下部的立柱12一侧,切刀13设置在立柱12的另一侧,切刀13的上部设置有布缝探测器14,布缝探测器14通过开剪控制装置15与布笼驱动装置相连接。如图3、4所示,退捻装置3包括解捻头16、解捻检测器17及驱动解捻头16转动的电机18,所述的解捻头16包括外壳19和设置在外壳19内的三只滚轮20;所述的解捻检测器17包括导布轮21、检测辊22及设置在导布轮21与检测辊22之间的捻度传感器23,捻度传感器23通过电器控制装置与电机18相连接,所述的检测辊22上还设置有张力传感器24,导布轮21由电机25驱动,张力传感器24通过控制电路与电机25相连接,上述的电机18采用伺服电机,电机25采用变频调速电机。本技术的退捻开幅机可用于机织物和针织物的解捻。其工作过程为织物由机架1底部向上送入退捻装置3的解捻头16中,经三只滚轮20、导布轮21送到检测辊22,设置在检测辊22上的捻度传感器23感应织物的捻度,通过电器控制装置作用,控制解捻头16转动进行解捻,同时,设置在检测辊22侧面的张力传感器24对织物的张力进行探测,将张力信号通过电器控制装置作用电机25,控制导布轮21的转速。如果是机织物,该织物经退捻装置3出来,直接进入打手棒4打松,然后依次经分布装置6、对中装置7、下驱动辊8和上驱动辊5,最后经落布装置9输出。如果该织物是筒形针织物,经退捻装置3出来的筒形织物通过布笼10撑开,设置在布笼10侧面的布缝探测器14对织物上预设的布缝进行探测,该布缝探测器14采用电眼,布缝探测器14将探测到的信号通过开剪控制装置15调节布笼10转动,从而使切刀13能沿着织物的预设布缝将其切开,切开后的织物由撑布架11向下运动,然后再依次经分布装置6、对中装置7、下驱动辊8和上上驱动辊5,最后由落布装置9输出。本技术的退捻开幅机不仅可以对机织物进行退捻开幅,而且还可对针织物进行退捻开剪,另外,退捻装置3可对织物进行较为精确的退捻。权利要求1.一种退捻开幅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立架,设置在立架顶部的退捻装置,设置在机架前侧的打手棒,依次设置在打手棒下方的上驱动辊、分布装置、对中装置和下驱动辊,设置在机架后侧的落布装置,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动力传动装置与电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架内设置有布笼和撑布架,布笼通过立柱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撑布架设置在布笼下部的立柱一侧,切刀设置在立柱的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捻开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的上部设置有布缝探测器,布缝探测器通过开剪控制装置与布笼驱动装置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退捻开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退捻装置包括解捻头、解捻检测器及驱动解捻头转动的电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退捻开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捻头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三只滚轮,所述的解捻检测器包括导布轮、检测辊、及设置在导布轮与检测辊之间的捻度传感器,捻度传感器通过电器控制装置与电机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退捻开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辊上还设置有张力传感器,导布轮由电机驱动,张力传感器通过控制电路与电机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退捻开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为伺服电机,电机为变频调速电机。专利摘要退捻开幅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立架,设置在立架顶部的退捻装置,设置在机架前侧的打手棒,设置在打手棒下方的分布装置,设置在分布装置下方的对中装置,设置在机架后侧的落布装置,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动力传动装置与电器控制装置,所述的立架内设置有布笼和撑布架,布笼通过立柱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撑布架设置在布笼下部的立柱一侧,切刀设置在立柱的另一侧,其优点是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寿生鲁国东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先进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