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菊地春雄专利>正文

比例易鉴定的多面琢磨钻石及采用这种钻石的首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147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面琢磨钻石,它使得可通过一个简单的方法就能确切鉴定该钻石的多面琢磨的质量,而且,这种鉴定结果不会因鉴定人不同而异;以及一种采用这种多面琢磨钻石的钻石首饰。多面琢磨钻石有一个通过将着色剂涂在其尖底处及其周围的亭面棱锥形表面上而形成的着色部分,从而,当用肉眼透过该钻石的冠面观察在钻石内的内反射光时,可根据颜色情况鉴定该钻石的多面琢磨的比例质量。(*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比例易鉴定的多面琢磨钻石和采用这种钻石的首饰。例如戒指、耳环、项链、手镯、胸针或装饰件。通常认为,本身是无色的钻石美丽胜过其它宝石和被看得贵重的原因在于其有三种光,即被称为光泽的明亮的反射光、被称为像由一棱镜色散的火色的虹彩和被称为闪烁的闪光。还认为,在许多种钻石琢磨方法中,多面琢磨能使这三种光都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大多数钻石是用多面琢磨法琢磨的。附图说明图1以一种简化形式示出了一钻石的多面琢磨的典型比例。参阅图1,所示钻石有一个称为“冠面”的上部1、一个称为“亭面”的下部2和一个在冠面1和亭面2之间称为“腰棱”的周围边缘或表面3,其中冠面包括一称作“斜面”的倾斜表面5和一个称作“顶面”的平的顶面4;亭面有一称作“尖底”的下端6。冠面1的斜面5有8个倒置三角形表面(星形面)、8个四角形表面(斜面)和16个小三角形表面(上腰棱面)。亭面2有16个倒置三角形表面(下腰棱面)和8个四角形表面(亭子面)。冠面1和亭面2之间的腰棱3位于冠面1的16个小三角形表面和亭面2的16个倒三角形表面之间。冠面1的16个小三角形表面都大体上平行于各自相对的亭面2的16个倒三角形表面延伸。在上述形状的钻石中,冠面1的顶面4的入射光A和射到斜面5的入射光B都由亭面2内反射(全反射),同时入射光A以出射光a离开顶面4,而入射光B以出射光b离开顶面4。其中入射光线A相对于入射点之法线的折射角和出射光线a相对于出射点之法线的折射角分别用Φ1和Φ2表示;同样,入射光线B相对于入射点之法线的折射角和出射光线b相对于出射点之法线的折射角分别用ρ1和ρ2表示;冠面1相对于腰棱3的角度用α表示;亭面2相对于腰棱3的角度用β表示。众所周知,以下关系式(多角宝石光泽定律(brilliant law))成立对于入射光A,Φ1°+Φ2°=4β°-180° ……(1)对于入射光B,ρ1°+ρ2°=4β°+α°-180°……(2)在这一例子中,在入射点处相对于法线的折射角Φ1或ρ1和在出射点处相对于法线的折射角Φ2或ρ2的正、负符号关系是这样确定的当它们相对于法线彼此处在相对的两侧时,例如,像图1所示那样,角Φ1在右侧而角Φ2在左侧,它们中的一个定为正而另一个定为负。从以给出的关系式(1)和(2)来看,理想的多面琢磨是这样确定的如图2所示,若腰棱3的直径表示为100%,则顶面4的直径的比率为53%,冠面1的高度的比率为16.2%,亭面2的高度的比率为43.1%,斜面5的角度α为34°30′,亭面2的角度β为40°45′,尖底6的顶角为98°30′。理想的多面琢磨的比例称为“理想比例”。由于钻石本身的形状复杂,此外还需要高度精密的加工,所以,要由熟练的工匠进行精确的手工操作才能达到多面琢磨。然而,要想达到如上所述的理想的多面琢磨是很难的,就手工操作而言,离散情况是不可避免的。此外,还可确凿地说,上述三种光,即光辉(反射光)、火色(虹彩)和闪烁(闪光)是否足够好主要决取于琢磨后的比例。换名话讲,多面琢磨的比例质量决定着钻石产品的质量,因而对钻石的价格有很大影响。例如,如果亭面2的角β过分大,那么入射光就由亭面2内反射,但是它从与反射面相对的反面逸出。因此,不会产生称作火色的虹彩。反之,如果亭面2的角β过分小,那么入射光将在射到亭面2上时穿过去。图3、4和5示出了光线从冠面1射出的不同形式。其中图3的射出形式表明钻石是以理想多面琢磨被琢磨成的;图4表明亭面2的角度β过大时的射出形式;图5表面亭面2的角度β过小时的射出形式。但是,这里是假定,冠面1的角度α在这三种情况中是相同的。在图3所示的钻石中,出射光从冠面1的整个表面均匀地向外辐射;但在图4所示的钻石中,出射光向顶面4的中央部分敛聚;与之相反,在图5所示的钻石中,几乎没有光线从顶面4的中央部分射出,而却有大量的光线从顶面4的周缘部分射出,因此呈现一种广角现象。应注意的是,为了简化图示,图3到5中从斜面5出射的光线省略了。另一方面,关于钻石的颜色,透明的钻石由于其能呈现出最佳的火色(虹彩)而最有价值。因此,一个完全透明的钻石就会被评价为最好的钻石,随着其黄色程度的增加,其按颜色的等级评价就下降。透明钻石在天然钻石中非常罕见,大多数天然钻石略带有黄色。然而,尽管称为蓝钻石的带蓝色的钻石是有颜色的,但由于其极稀少而被认为非常名贵,因而也被评价很高。另外,已有技术中,多面琢磨比例的质量是用这样一种方法来鉴定,即,用一个诸如放大镜的光学仪器用肉眼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火色(虹彩)状况或剂量钻石的几个部分的外形尺寸和角度。然而,已有技术的方法具有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以及不同观察者很可能得出不同结论的缺点。而且,由于这种鉴定的结果不是以一个特定的原理为依据,因而缺乏可靠性。此外,为了明显地消除颜色级别低的钻石的淡黄色,已有技术的习惯作法是使钻石具有黄色以外的某种其它颜色,或为使钻石具有独创新颖性,已有技术的习惯作法是使钻石具有某种其它的色调,例如带绿的蓝色或带绿的棕色。为了这种着色,已尝试了几种着色方法,其中包括通过蒸气沉积来沉积氟化物或用一回旋加速器(核裂变装置)将电子束辐射于钻石以便物理地使钻石具有颜色。然而,由于任何一个已有技术的方法都需要一个大规模的仪器,所得到的产品就变得很昂贵,还由于钻石一经被赋予了颜色就是永久性的,要想把钻石的颜色任意改变成想要的颜色,这自然是完全不可能的。而且,即使能够很容易地用上述任一种方式进行着色,如果三种光尤其是火色(虹彩)由于着色的结果而降级了,则这将产生使高品质首饰的钻石失去其原有价值的极大缺憾。此外,对用于钻石首饰的“奇色钻石”的需求增加是近几年的趋势。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面琢磨钻石,它允许用一个很简单的方法确切地鉴定其多面琢磨比例是好是坏,而且这种鉴定结果不会因鉴定人不同而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钻石首饰,它的特点是,可以用一简单的措施可任意给钻石着色而不会降低多面琢磨钻石本身的火色(虹彩)的亮度,而且很容易改变钻石的颜色。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比例易鉴定的多面琢磨钻石,它的特点是,钻石有一个用着色剂涂于其尖底处及其周围的亭面的棱锥形表面而形成的着色部分,借此,当用肉眼透过钻石的冠面观察在钻石内的内反射光时,就可以从颜色方面来鉴定钻石的多面琢磨的比例质量。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钻石首饰,它包括一支承基体和一个以其亭面支承于支承基体的多面琢磨钻石,且使得该钻石的至少冠面部分暴露在钻石首饰的正面,这种钻石有一个用着色剂涂于其尖底处及其周围的亭面的棱锥形表面而形成的着色部分。在这种多面琢磨钻石和钻石首饰中,最好采用油墨作为着色剂来形成着色部分,因为油墨有许多优点它对钻石表面具有极好的附着特性,它有很好的光反射特性;它不易被水或汗水洗掉;但在必要时又能用溶剂将其擦掉和去除。已通过实验确定,这样形成着色部分最为有效,即,把钻石亭面的棱锥形表面着色区域的范围定在亭面高度的约10~15%的范围内。此外,尤其对钻石首饰而言,最好把多面琢磨钻石这样地支承在支承基体上,即,使着色部分通过支承基体的一个孔暴露于钻石首饰的背面,以便于擦掉着色部分的颜色或改变其颜色。在本专利技术的多面琢磨钻石中,如果钻石有一种精确的多面琢磨,且其亭面的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易鉴定的比例的多面琢磨钻石,其特征在于,所述钻石有一个通过将着色剂涂在其尖底处及其周围的亭面棱锥表面上而形成的着色部分,从而,在用肉眼透过所述钻石的冠面观察在所述钻石内的内反射光时,可根据颜色情况鉴定所述钻石的多面琢磨比例的质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菊地春雄
申请(专利权)人:菊地春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