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尾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14091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尾套,包括第一保护管、支撑管和第二保护管,所述第一保护管和第二保护管使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所述支撑管使用硬质材料制作,所述支撑管为弯管,所述第一保护管和第二保护管为直通管,第一保护管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管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保护管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保护管上沿其轴向方向间隔的设置有若干个贯穿其侧壁的弧形孔。所述光纤尾套中位于中间的支撑管使用硬质材料制作,起到支撑作用,而两端的保护管使用弹性材料制作,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

Fiber tail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ptical fiber tail sleev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protective tube, a support tube and a second protective tube, the first protective tube and the second protective tube are made of elastic material, the support tube are made of hard material, the support tube is a bending tube, the first protective tube and the second protective tube are straight-through tubes. One end of the first protective pip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supporting pipe, one end of the second protective pip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pipe, and a number of arc holes penetrating its side wall are arranged on the second protective pipe along its axial direction. The supporting tube in the middle of the fiber tail sleeve is made of hard material to play a supporting role, and the protective tube at both ends is made of elastic material to play a protective r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尾套
本技术涉及光纤用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光纤尾套。
技术介绍
光纤为目前最普遍使用于通讯领域的传输工具,是一种玻璃或者塑料所制成的纤维,能使光在该纤维中产生全反射现象而较无耗损地传输讯号。微细的光纤通常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光纤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而在需要连接光纤时,通常以连接器进行光纤的接续,不需要以熔接的方式破坏光纤而接续。习知的连接器有LC(LucentConnector)连接器、SC(SubscriberConnector)连接器,及FC(FerruleConnector)连接器等。现有技术中,由于尾套的结构限制,使其不能做的太短,不适合精小机箱使用,且两端为硬质材料制作时,对光纤起不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尺寸小并能对光纤进行保护的光纤尾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纤尾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护管、支撑管和第二保护管,所述第一保护管和第二保护管使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所述支撑管使用硬质材料制作,所述支撑管为弯管,所述第一保护管和第二保护管为直通管,第一保护管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管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保护管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保护管上沿其轴向方向间隔的设置有若干个贯穿其侧壁的弧形孔。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撑管包括上支撑半管和下支撑半管,所述上支撑半管和下支撑半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半卡圈和下半卡圈,所述上支撑半管与下支撑半管相对设置构成支撑管主体,所述上半卡圈与下半卡圈相对设置后构成卡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管与所述支撑管连接的一端内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卡圈相适配,所述第一保护管与所述支撑管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槽与卡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保护管与所述支撑管连接的一端内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卡圈相适配,所述第二保护管与所述支撑管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二卡槽与卡圈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撑管使用硬胶ABS材料制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光纤尾套中位于中间的支撑管使用硬质材料制作,起到支撑作用,而两端的保护管使用弹性材料制作,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此外,所述支撑管使用两个半管组装而成,加工工艺简单,且支撑管与所述保护管之间通过卡接的结构进行连接,拆装方便,可以根据需要对任意的一个保护管以及支撑管进行更换。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光纤尾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光纤尾套中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保护管2、支撑管21、上支撑半管22、下支撑半管3、第二保护管4、弧形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纤尾套,包括第一保护管1、支撑管2和第二保护管3。所述第一保护管1和第二保护管3使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所述支撑管2使用硬质材料制作,优选的,所述支撑管2使用硬胶ABS材料制作。所述支撑管2为弯管,所述第一保护管1和第二保护管3为直通管,第一保护管1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保护管3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管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保护管3上沿其轴向方向间隔的设置有若干个贯穿其侧壁的弧形孔4。所述光纤尾套中位于中间的支撑管使用硬质材料制作,起到支撑作用,而两端的保护管使用弹性材料制作,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管2包括上支撑半管21和下支撑半管22,所述上支撑半管21和下支撑半管2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半卡圈和下半卡圈,所述上支撑半管21与下支撑半管22相对设置构成支撑管主体,所述上半卡圈与下半卡圈相对设置后构成卡圈2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护管1与所述支撑管2连接的一端内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卡圈23相适配,所述第一保护管1与所述支撑管2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槽与卡圈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保护管3与所述支撑管2连接的一端内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卡圈23相适配,所述第二保护管3与所述支撑管2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二卡槽与卡圈2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使用两个半管组装而成,加工工艺简单,且支撑管与所述保护管之间通过卡接的结构进行连接,拆装方便,可以根据需要对任意的一个保护管以及支撑管进行更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尾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护管(1)、支撑管(2)和第二保护管(3),所述第一保护管(1)和第二保护管(3)使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所述支撑管(2)使用硬质材料制作,所述支撑管(2)为弯管,所述第一保护管(1)和第二保护管(3)为直通管,第一保护管(1)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保护管(3)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管(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保护管(3)上沿其轴向方向间隔的设置有若干个贯穿其侧壁的弧形孔(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尾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护管(1)、支撑管(2)和第二保护管(3),所述第一保护管(1)和第二保护管(3)使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所述支撑管(2)使用硬质材料制作,所述支撑管(2)为弯管,所述第一保护管(1)和第二保护管(3)为直通管,第一保护管(1)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保护管(3)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管(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保护管(3)上沿其轴向方向间隔的设置有若干个贯穿其侧壁的弧形孔(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尾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2)包括上支撑半管(21)和下支撑半管(22),所述上支撑半管(21)和下支撑半管(2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半卡圈和下半卡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元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冠晟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