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臭气的除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032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处理臭气的除臭装置。该装置包括有支撑壳体以及驱动装置,支撑壳体开设有进气口、排气口、排液口,支撑壳体的空腔内设有网筒,网筒的两端面上均贯穿连接有轴套,各轴套贯穿连接在支撑壳体上,支撑壳体内设有环形端板,环形端板与网筒端面滑动连接,与环形端板连接的网筒端面开有出气口,环形端板与网筒将空腔分成进气腔、过渡腔以及排气腔,还包括有空心圆杆,空心圆杆两端插入对应的轴套内,位于过渡腔内的空心圆杆上设有若干喷嘴,驱动装置与任一轴套传动连接。由于旋转的网筒与喷嘴相配合,喷嘴使网筒上形成动态密封的水层,水层滤去臭气中的臭味,同时网筒在旋转时将水滴破碎形成水雾,水雾对臭气除臭,达到排放标准。

Deodorizing device for odor treat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odorizing device for treating odor. The device comprises a supporting shell and a driving device. The supporting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an exhaust port and a liquid outlet. A mesh barrel is arranged in the cavity of the supporting shell. The axle sleeves are connected on both ends of the mesh barrel, and the axle sleeves are connected on the supporting shell. The supporting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annular end plate, and the annular end plate and the mesh barrel end plate. The end face of the mesh barrel connected with the annular end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outlet. The annular end plate and the mesh barrel divide the cavity into an air inlet cavity, a transition cavity and an exhaust cavity. The hollow round rod is also provided with hollow round rods. Both ends of the hollow round rod are inserted into the corresponding axle sleeve. A number of nozzles are arranged on the hollow round rod located in the transition cavity, and the driv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any one of them. Shaft sleeve drive connection. Because the rotating mesh barrel cooperates with the nozzle, the nozzle forms a dynamic sealed water layer on the mesh barrel, and the water layer filters out the odor from the odor. At the same time, the mesh barrel breaks the water droplets into water mist when it rotates, and the water mist deodorizes the odor and reaches the discharge stand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臭气的除臭装置
本技术涉及养殖业臭气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处理臭气的除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升级,以及国家对环保的要求,社会生产以及生产养殖中产生的废气、臭气都要经过除臭后才能排放。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用于橡胶工厂的废气处理系统,其申请号为201220419783.3,申请日为2012.08.22,授权公告号为CN202725017U,授权公告日2013.02.13,该废气处理系统包括气体收集装置和气体处理装置,气体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橡胶行业生产中所产生的需要处理的气体;气体处理装置包括喷淋氧化吸收塔、补水系统、配药系统,气体收集装置与喷淋氧化吸收塔相连通,补水系统用于向喷淋氧化吸收塔补水,配药系统用于配置喷淋氧化吸收塔所使用的药剂,补水系统与喷淋氧化吸收塔连接,配药系统与喷淋氧化吸收塔连接;自动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整个废气处理系统的运行。其不足之处在于:该装置需要药剂来进行除臭,因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水雾、超重力技术进行除臭的除臭装置。一种处理臭气的除臭装置,包括有拼合形成的支撑壳体以及驱动装置,所述支撑壳体开设有进气口,一侧面开设有排气口,底部设有排液口,支撑壳体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贯穿孔,支撑壳体的空腔内设有滚筒筛状的网筒,位于网筒的两端面上均贯穿连接有轴套,所述各轴套转动连接在对应的贯穿孔内,位于排气口一侧的壳体内设有环形端板,环形端板经密封件与对应的网筒端面滑动连接,与环形端板连接的网筒端面开有出气口,所述环形端板与网筒将空腔分成与进气口接通的进气腔,网筒内的过渡腔以及排气腔,所述进气腔经网筒网眼与过渡腔接通,所述过渡腔经出气口与排气腔接通,还包括有将液体导进过渡腔的空心圆杆,所述空心圆杆两端插入对应的轴套内,位于过渡腔内的空心圆杆上设有若干喷嘴,所述驱动装置与任一轴套传动连接。本技术工作时,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工作的时候经轴套带动网筒转动,将液体与空心圆杆接通,液体经喷嘴喷射出水平状水层,水平状水层到网筒内壁上,网筒高速转动时,周向速度较大,所产生的离心力将水平状水层推向支撑壳体,在此过程中,液体被网筒的填料发散、破碎,网筒侧面形成极大的、不断更新的表面积,网筒侧面曲折的流道加剧了网筒侧面上液体表面的更新,在网筒上形成了极好的传质和反应条件,液体被高速旋转的网筒破碎,并受其离心力被抛离,形成水滴,在进气腔内形成水雾,水雾受惯性继续前进,冲击支撑壳体、并被支撑壳体收集,臭气经进气口进入进气腔,进气腔内的臭气与水雾进行反应,滤去臭气中的大部分臭味,臭气再次经过网筒上的水层,水层与臭气进行反应,滤去臭气中的剩下臭味,然后进入过渡腔,过渡腔内净化后的气体从出气口进入排气腔,排气腔内气体经排气口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旋转的网筒与喷嘴相配合,喷嘴可以使网筒侧壁上形成动态密封的水层,水层可以滤去臭气中的臭味,同时网筒在旋转时将水滴破碎、在进气腔内形成水雾,水雾与臭气充分反应,对臭气除臭,达到排放标准。所述网筒还包括由多层圆柱形烧结网堆叠而成的滤网层,所述滤网层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网筒端面连接,与环形端板连接的网筒端面为骨架结构的支撑毂,支撑毂之间的间隙形成出气口。滤网层成多层不同目数分布,增加了网眼数,使滤网层的网眼成迷宫状堆叠,从而使滤网层形成动态密封的水层,从而提升了除臭效果,支撑毂增加了网筒的强度,有效地驱使网筒转动,同时支撑毂的间隙形成出气口,不仅节省材料,而且便于过渡腔与排气腔接通。与滤网层连接的网筒端面向外延伸形成外檐,所述两外檐之间间隔设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头分别与对应的外檐连接,所述支撑杆用于加强网筒的强度,同时用于调节网筒的重心。滤网层外周设有若干支撑杆,不仅可以提升网筒的强度,避免滤网层损坏,而且通过调节设置支撑杆的位置可以调节网筒的重心,从而保证网筒匀速转动。位于两外檐之间的滤网层外周上间隔套有多个固定环,所述各固定环上设有圆孔,所述各支撑杆穿过对应的圆孔。固定环可以固定支撑杆,从而使网筒更加牢固。所述支撑壳体两侧均设有支撑架,位于支撑壳体外侧的轴套上均套设有轴承,所述支撑架与对应的轴承连接。轴承可以避免轴套直接与支撑壳体接触,从而有效地保护轴套,确保网筒平稳有效地工作。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套接在任一轴套上的从动轮以及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经皮带传动连接。电机经皮带有效地驱使网筒转动。位于驱动装置一侧的支撑架上设有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包括铰接在支撑架上的框架,所述框架上设有压在皮带上的张紧辊。框架铰接在支撑架上,由于张紧辊的重力,使张紧辊下垂压在皮带上,从而张紧皮带,确保电机有效地驱动网筒。所述支撑壳体包括上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相配合形成放置网筒的空腔。为了便于安装网筒、便于检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支撑壳体,101排气口,102贯穿孔,103空腔,104环形端板,105下壳体,2驱动装置,201从动轮,202电机,203主动轮,204皮带,3网筒,301轴套,302出气口,303滤网层,304支撑毂,305外檐,306支撑杆,307固定环,4进气腔,5过渡腔,6排气腔,7空心圆杆,701喷嘴,8支撑架,801轴承,9张紧装置,901框架,902张紧辊。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述,为一种处理臭气的除臭装置,包括有拼合形成的支撑壳体1以及驱动装置2,支撑壳体1包括上壳体以及下壳体105,上壳体与下壳体105相配合形成放置网筒3的空腔103,为了便于安装网筒3、便于检修,驱动装置2包括套接在任一轴套301上的从动轮201以及电机202,电机202的输出轴上套接有主动轮203,主动轮203与从动轮201经皮带204传动连接,电机202经皮带204有效地驱使网筒3转动,位于驱动装置2一侧的支撑架8上设有张紧装置9,张紧装置9包括铰接在支撑架8上的框架901,框架901上设有压在皮带204上的张紧辊902,框架901铰接在支撑架8上,由于张紧辊902的重力,使张紧辊902下垂压在皮带204上,从而张紧皮带204,确保电机202有效地驱动网筒3,支撑壳体1开设有进气口,一侧面开设有排气口101,底部设有排液口,支撑壳体1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贯穿孔102,支撑壳体1的空腔103内设有滚筒筛状的网筒3,位于网筒3的两端面上均贯穿连接有轴套301,网筒3还包括多层圆柱形的滤网层303,滤网层303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网筒3端面连接,与环形端板104连接的网筒3端面为骨架结构的支撑毂304,支撑毂304之间的间隙形成出气口302,滤网层303成多层分布,增加了网眼数,使滤网层303的网眼成迷宫状堆叠,从而使滤网层303形成动态密封的水层,从而提升了除臭效果,支撑毂304增加了网筒3的强度,有效地驱使网筒3转动,同时支撑毂304的间隙形成出气口302,不仅节省材料,而且便于过渡腔5与排气腔6接通,与滤网层303连接的网筒3端面向外延伸形成外檐305,两外檐305之间间隔设有若干支撑杆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臭气的除臭装置,包括有拼合形成的支撑壳体以及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体开设有进气口,一侧面开设有排气口,底部设有排液口,支撑壳体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贯穿孔,支撑壳体的空腔内设有滚筒筛状的网筒,位于网筒的两端面上均贯穿连接有轴套,所述各轴套转动连接在对应的贯穿孔内,位于排气口一侧的支撑壳体内设有环形端板,环形端板经密封件与对应的网筒端面滑动连接,与环形端板连接的网筒端面开有出气口,所述环形端板与网筒将空腔分成与进气口接通的进气腔,网筒内的过渡腔以及排气腔,所述进气腔经网筒网眼与过渡腔接通,所述过渡腔经出气口与排气腔接通,还包括有将液体导进过渡腔的空心圆杆,所述空心圆杆两端插入对应的轴套内,位于过渡腔内的空心圆杆上设有若干喷嘴,所述驱动装置与任一轴套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臭气的除臭装置,包括有拼合形成的支撑壳体以及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体开设有进气口,一侧面开设有排气口,底部设有排液口,支撑壳体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贯穿孔,支撑壳体的空腔内设有滚筒筛状的网筒,位于网筒的两端面上均贯穿连接有轴套,所述各轴套转动连接在对应的贯穿孔内,位于排气口一侧的支撑壳体内设有环形端板,环形端板经密封件与对应的网筒端面滑动连接,与环形端板连接的网筒端面开有出气口,所述环形端板与网筒将空腔分成与进气口接通的进气腔,网筒内的过渡腔以及排气腔,所述进气腔经网筒网眼与过渡腔接通,所述过渡腔经出气口与排气腔接通,还包括有将液体导进过渡腔的空心圆杆,所述空心圆杆两端插入对应的轴套内,位于过渡腔内的空心圆杆上设有若干喷嘴,所述驱动装置与任一轴套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臭气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筒还包括由多层圆柱形烧结网堆叠而成的滤网层,所述滤网层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网筒端面连接,与环形端板连接的网筒端面为骨架结构的支撑毂,支撑毂之间的间隙形成出气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处理臭气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艾普空气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