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云红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耳鼻喉科用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019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耳鼻喉科用药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是: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上设置存液盒,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通过销杆铰接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顶端通过销杆铰接支撑板的一端,所述支撑板后部固定连接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支撑板连接位于存液桶内的活塞,所述存液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所述存液桶前部连接输药管,所述输药管穿过所述支撑架顶端的空槽,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铰接第二伸缩杆顶端,所述第二伸缩杆底端铰接所述第二固定块。

A medical department of ENT dru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dication device for medical otorhinolaryngology, including a bas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base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 frame, the support frame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 beam, a liquid storage box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beam, and the base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fixed block and the second fixed block, and the first fixed block passes through. The pin rod hinges the first telescopic rod, the top of the first telescopic rod hinges one end of the support plate through the pin rod, and the rear part of the support plate is fixed to connect the cylinder, the piston rod of the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piston located in the liquid storage tank through the support plate, the liquid storage tank is fixed to connect the support plate, and the front part of the liquid storage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ug delivery. The drug delivery pipe passes through an empty groove at the top of the support frame, the other end of the support plate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top of the second telescopic rod,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second telescopic rod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second fixed b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耳鼻喉科用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医用耳鼻喉科用药装置。
技术介绍
耳鼻咽喉为人体头面部对外开放的始端,易受环境、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的不良刺激而出现结构和功能障碍,其中以各种炎性病变居多,各种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药物治疗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耳鼻咽喉因功能结构不同,药物品种、剂型亦各不相同,可分为全身应用和局部应用两大类,对于局部用药的鼻炎患者,定期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对鼻炎的恢复有很好的效果,生理盐水洗鼻可以把鼻腔内的病菌、炎性分泌物等脏东西冲洗干净,减轻鼻腔黏膜水肿,使鼻腔恢复自身的排毒功能,消除鼻炎症状。目前的清洗方式一般是人手工利用软管从一个鼻孔中倒入生理盐水,头部稍微歪一下,水一般是从另外一个鼻孔流出来,目前,还没有能够自动进行鼻腔清洗的设备。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耳鼻喉科用药装置,方便对鼻腔进行清洗。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医用耳鼻喉科用药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是: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上设置存液盒,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铰接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顶端铰接支撑板的一端,所述支撑板后部固定连接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支撑板连接位于存液桶内的活塞,所述存液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所述存液桶前部连接输药管,所述输药管穿过所述支撑架顶端的空槽,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铰接第二伸缩杆顶端,所述第二伸缩杆底端铰接所述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中部铰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活塞杆,所属活塞杆连接活塞缸内,所述活塞缸铰接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放置架。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放置架顶端为圆弧形。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输药管下部设有吸管,所述吸管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输药管前端为出药口。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患者调整合适的姿势将头部倾斜放于放置架上,活塞杆在活塞缸内来回抽动,当活塞缸内的气压拉动活塞杆在活塞缸内向下运动时,由于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下端铰接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活塞杆带动第二伸缩杆向有存液盒的一端摆动,由于连接杆的作用,第一伸缩杆跟随第二伸缩杆向有存液盒的一端摆动,此时支撑板被带动跟随其移动,当存液桶上的输药管在支撑架的空槽内移动到存液盒上面时,存液桶上输药管下面的吸管插入存液盒,支撑板后部固定的气缸的活塞杆拉动活塞在存液桶内抽气,开始吸收生理盐水,存液桶存满生理盐水后,气缸停止抽气,单向阀限制药物流出,此时活塞缸内的气压推动活塞杆向上移动,活塞杆推动第二伸缩杆向远离存液盒的一端摆动,连接杆带动第一伸缩杆同向运动,当输药管在支撑板的带动下,在支撑架的空槽内滑动到患者鼻孔附近时,将输药管的出液口塞入患者的上部鼻孔,气缸的活塞杆推动生理盐水从输药管流出到上鼻孔内,生理盐水从上鼻孔流入到下鼻孔中,完成鼻腔的清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吸管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支撑板,2、输药管,3、支撑架,4、第一伸缩杆,5、连接杆,6、第一固定块,7、底座,8、第三固定块,9、活塞缸,10、第二固定块,11、活塞杆,12、第二伸缩杆,13、支撑横梁,14、存液盒,15、放置架,16、存液桶,17、气缸,18、吸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底座7,所述底座7固定连接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固定连接支撑横梁13,所述支撑横梁13上设置存液盒14,所述底座7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块6和第二固定块10,所述第一固定块6通过销杆铰接第一伸缩杆4,所述第一伸缩杆4顶端通过销杆铰接支撑板1的一端,所述支撑板1后部固定连接气缸17,所述气缸17的输出杆放置在存液桶16内,进行吸药操作,所述存液桶16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所述存液桶16前部连接输药管2,所述输药管2穿过所述支撑架3顶端的空槽,在所述支撑架3的空槽内来回滑动,所述支撑板1的另一端铰接第二伸缩杆12顶端,所述第二伸缩杆12底端铰接所述第二固定块10,所述第一伸缩杆4和所述第二伸缩杆12中部铰接连接杆5,所述第一伸缩杆4和所述第二伸缩杆12能够自由伸缩,所述连接杆5的一端铰接活塞杆11,所述活塞杆11推动或拉动所述第二伸缩杆12运动,所述活塞杆11放置在活塞缸9内,所述活塞缸9铰接第三固定块8,所述第三固定块8固定连接底座7,所述底座7上设置放置架15。所述放置架15顶端为圆弧形,用于放置患者头部。所述输药管2下部设有吸管18,所述吸管18内设置有单向阀,用于吸药操作,所述输药管2前端为出液口,出液口为莲蓬状,吸管18和输药管2均为软质材料制作,可以为塑料或者橡胶材料。本技术的工作流程为:患者调整合适的姿势将头部倾斜放于放置架15上,活塞杆11在活塞缸9的推动下来回抽动,当活塞缸9拉动活塞杆11向下运动时,由于第一伸缩杆4和第二伸缩杆12的下端铰接在第一固定块6和第二固定块10上,活塞杆11带动第二伸缩杆12向有存液盒14的一端摆动,由于连接杆5的作用,第一伸缩杆4跟随第二伸缩杆12向有存液盒14的一端摆动,此时支撑板1被带动跟随其移动,当存液桶16上的输药管2在支撑架3的空槽内移动到存液盒14上面时,存液桶16上输药管2下面的吸管18插入存液盒14,支撑板1后部固定的气缸17的活塞杆拉动活塞在存液桶16内抽吸,开始吸收生理盐水,存液桶16存满生理盐水后,气缸17停止工作,单向阀限制药物流出,此时活塞缸9内的气压推动活塞杆11向上移动,活塞杆11推动第二伸缩杆12向远离存液盒14的一端摆动,连接杆5带动第一伸缩杆4同向运动,当输药管2在支撑板1的带动下,在支撑架3的空槽内滑动到患者鼻孔附近时,将输药管2的出液口塞入患者的上部鼻孔,气缸17的活塞杆和活塞推动生理盐水从输药管2流出到上鼻孔内,生理盐水从上鼻孔流入到下鼻孔中,完成鼻腔的清洗。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耳鼻喉科用药装置,包括底座(7),其特征是:所述底座(7)固定连接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固定连接支撑横梁(13),所述支撑横梁(13)上设置存液盒(14),所述底座(7)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块(6)和第二固定块(10),所述第一固定块(6)铰接第一伸缩杆(4),所述第一伸缩杆(4)顶端铰接支撑板(1)的一端,所述支撑板(1)后部固定连接气缸(17),所述气缸(17)的活塞杆穿过所述支撑板(1)连接位于存液桶(16)内的活塞,所述存液桶(16)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所述存液桶(16)前部连接输药管(2),所述输药管(2)穿过所述支撑架(3)顶端的空槽,所述支撑板(1)的另一端铰接第二伸缩杆(12)顶端,所述第二伸缩杆(12)底端铰接所述第二固定块(10),所述第一伸缩杆(4)和所述第二伸缩杆(12)中部铰接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一端铰接活塞杆(11),所述活塞杆(11)连接活塞缸(9),所述活塞缸(9)铰接第三固定块(8),所述第三固定块(8)固定在所述底座(7)上,所述底座(7)上设置放置架(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耳鼻喉科用药装置,包括底座(7),其特征是:所述底座(7)固定连接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固定连接支撑横梁(13),所述支撑横梁(13)上设置存液盒(14),所述底座(7)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块(6)和第二固定块(10),所述第一固定块(6)铰接第一伸缩杆(4),所述第一伸缩杆(4)顶端铰接支撑板(1)的一端,所述支撑板(1)后部固定连接气缸(17),所述气缸(17)的活塞杆穿过所述支撑板(1)连接位于存液桶(16)内的活塞,所述存液桶(16)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所述存液桶(16)前部连接输药管(2),所述输药管(2)穿过所述支撑架(3)顶端的空槽,所述支撑板(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云红
申请(专利权)人:宁云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