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式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0043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0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袋式除尘器,该袋式除尘器包括除尘室,净化室,灰斗,以及支腿。除尘室与净化室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除尘室与灰斗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二隔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每个第一通孔和对应的第二通孔之间分别固定有一根直管,每根直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列通风孔;每根直管中分别设置有一个骨架,每个骨架上分别套有一个滤袋;所述除尘室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口,净化室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口,灰斗的底部设置有卸灰阀。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袋式除尘器实现了含尘气流进入除尘室后不会影响到灰斗,不会对灰斗中原本沉积的灰尘避免造成“二次扬尘”。

Bag filt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g type dust collector, which comprises a dust collecting chamber, a purifying chamber, a ash bucket and a supporting leg. A first partition boar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dust removal chamber and the purification chamber, and a second partition boar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dust removal chamber and the ash bucket. A number of first through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first partition board, and a number of second through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second partition board. There are several rows of ventilation holes; each straigh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skeleton and each skeleton is sleeved with a filter bag; the side wall of the dust removal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the top of the purification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outlet, and the bottom of the ash hopper is provided with a dust discharge valve. The bag-type dust collector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at the dust-containing air flow entering the dust chamber will not affect the dust hopper and will not cause \secondary dust emission\ to the original deposited dust in the dust hop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袋式除尘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袋式除尘器。
技术介绍
袋式除尘器因制作结构简单,且具有一定的除尘效果,因此应用广泛。现有技术中,袋式除尘器的除尘室和灰斗完全连通,因此,含尘空气进入除尘室后会挂起灰斗的灰尘造成“二次扬尘”,这些扬尘又重复地被刮向滤袋,造成除尘效果有限。为了避免扬尘,通常会增加除尘室的高度,使得气流进入除尘室之后距离灰斗一定距离,但是这样又导致带式除尘器整体高度增加,不仅增加了材料成本,还增加安装空间。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袋式除尘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袋式除尘器通过增加除尘室高度的方式来避免二次扬尘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袋式除尘器,包括除尘室,设置除尘室上方的净化室,设置在除尘室下方的灰斗,以及若干根与除尘室连接的支腿,除尘室与净化室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除尘室与灰斗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第二隔板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每个第一通孔和对应的第二通孔之间分别固定有一根直管,每根直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列通风孔,在每根直管的圆周方向上,任意相邻两列通孔之间的夹角相等;每根直管中分别设置有一个骨架,每个骨架上分别套有一个滤袋;所述除尘室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口,净化室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口,灰斗的底部设置有卸灰阀。所述的袋式除尘器中,每根直管的顶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法兰,每个骨架的顶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法兰;每块第一法兰均位于第一隔板上,每块第二法兰位于对应的第一法兰上;每块第二法兰、对应的第一法兰以及第一隔板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袋式除尘器中,每个骨架分别包括一根接管,与接管底端连接的4根竖杆,以及若干个固定在4根竖杆上的支撑圈;每个骨架的接管与对应的那个第二法兰连接;各个滤袋分别通过卡箍卡紧在对应的那个骨架的接管上。所述的袋式除尘器中,所述除尘室和净化室的外形均呈长方体,除尘室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进风口,每个进风口的规格相等。所述的袋式除尘器中,每个进风口均设置在除尘室的高度方向上的中部。所述的袋式除尘器中,所述净化室中设置有一根净化管,该净化管连接有与直管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支管,每根支管的出口端位于对应那根直管的顶端上方;净化管的进口端延伸至净化室外。所述的袋式除尘器中,所述各个滤袋的滤料为聚四氟乙烯滤料。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袋式除尘器,相比现有技术,除尘室和灰斗之间设置有隔板,含尘气流进入除尘室后不会影响到灰斗,不会对灰斗中原本沉积的灰尘避免造成“二次扬尘”,且使得除尘室的高度降低,节省了制作成本和安装空间。此外,每根直观上均匀地开设有通风孔,使得含尘气流能够均匀地进入直管中,滤袋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除尘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袋式除尘器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袋式除尘器中,直管、骨架和第一隔板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图2中S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袋式除尘器,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袋式除尘器。图1中净化室和除尘室内的部件用虚线画出,表示无法从外部直接观察得到。附图仅用于解释所述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原理,与实际产品并不成比例。所述袋式除尘器包括除尘室11,设置除尘室上方的净化室12,设置在除尘室下方的灰斗13,以及若干根与除尘室连接的支腿19。除尘室11与净化室12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21,除尘室11与灰斗13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22,第一隔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位置对应直管3的顶端),第二隔板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位置对应直管3的底端);每个第一通孔和对应的第二通孔之间分别固定有一根直管,每根直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列通风孔301,在每根直管的圆周方向上,任意相邻两列通孔之间的夹角相等;每根直管3中分别设置有一个骨架4,每个骨架上分别套有一个滤袋5;所述除尘室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口110,净化室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口120,灰斗的底部设置有卸灰阀14。优选地,如图1所示,每根直管3上开设有6列通风孔301(图1的视角仅观察到3列通风孔301)。如图3所示,优选地,直管3和骨架4的固定方式可通过如下设置:每根直管3的顶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法兰61,每个骨架的顶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法兰62;每块第一法兰61均位于第一隔板上21,每块第二法兰62位于对应的第一法兰61上;每块第二法兰、对应的第一法兰以及第一隔板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69。即,第一隔板对应每块第一法兰处都设置有多个螺纹孔,且与第一法兰上的通孔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这使得实际安装时将螺栓穿过第二法兰的通孔和第一法兰的通孔后再拧入对应的螺纹孔中,便可将直管和骨架固定。所述骨架可以有多种设置方法,此处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单的骨架:每个骨架4分别包括一根接管40,与接管底端连接的4根竖杆41(附图视角仅观察到3根竖杆41),以及若干个固定在4根竖杆上的支撑圈42;每个骨架4的接管40与对应的那个第二法兰62连接;各个滤袋分别通过卡箍(附图中未画出卡箍)卡紧在对应的那个骨架的接管上。通过设置接管,即便于与第二法兰连接,又便于将滤袋卡紧在接管上并具有一定的密封性。进一步地,所述除尘室11和净化室12的外形均呈长方体,除尘室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进风口110,每个进风口的规格相等。通过设置2个进风口,便于含尘的气流均匀地流向各个直管。由图1可知,两个进风口位于除尘室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每个进风口110均设置在除尘室11的高度方向上的中部,这样设置使得含尘的气流能够在直管高度方向上均匀地进入直管内。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室中设置有一根净化管70,该净化管连接有与直管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支管71,每根支管71的出口端位于对应那根直管3的顶端上方;净化管的进口端延伸至净化室外。该设置主要便于对滤袋进行反冲清灰。优选地,所述各个滤袋的滤料为聚四氟乙烯滤料。以下简述工作原理:(1)除尘状态,卸灰阀14关闭;含尘气流从进风口110进入除尘室后,由于除尘室和灰斗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因此含尘气流不会直接进入灰斗,而是穿过各个直管上的各个通风孔301,含尘气流进入每根直管后进一步穿过对应的滤袋5中,灰尘被阻挡在滤袋的外壁从而实现除尘,较大的灰尘颗粒落入到灰斗中,细小的颗粒附着在滤袋外壁,除尘后的气流进一步向上穿过第一隔板上对应的第一通孔进入净化室12,最后从出风口120排出。由于卸灰阀关闭,灰斗中气压处于平衡状态,含尘气流进入直管后并不会从直管的底端进入灰斗中。(2)清灰状态,净化管的进口端连接至外部的压缩空气(图中未示出),通过各个支管向对应的滤袋吹气,从而将滤袋表面的灰尘抖落并沉积在灰斗中;打开灰斗即可将灰尘排出。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袋式过滤器具有以下优点:(1)除尘室和灰斗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含尘气流进入除尘室后不会影响到灰斗,不会对灰斗中原本沉积的灰尘避免造成“二次扬尘”,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袋式除尘器,包括除尘室,设置除尘室上方的净化室,设置在除尘室下方的灰斗,以及若干根与除尘室连接的支腿,其特征在于,除尘室与净化室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除尘室与灰斗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第二隔板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每个第一通孔和对应的第二通孔之间分别固定有一根直管,每根直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列通风孔,在每根直管的圆周方向上,任意相邻两列通孔之间的夹角相等;每根直管中分别设置有一个骨架,每个骨架上分别套有一个滤袋;所述除尘室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口,净化室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口,灰斗的底部设置有卸灰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袋式除尘器,包括除尘室,设置除尘室上方的净化室,设置在除尘室下方的灰斗,以及若干根与除尘室连接的支腿,其特征在于,除尘室与净化室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除尘室与灰斗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第二隔板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每个第一通孔和对应的第二通孔之间分别固定有一根直管,每根直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列通风孔,在每根直管的圆周方向上,任意相邻两列通孔之间的夹角相等;每根直管中分别设置有一个骨架,每个骨架上分别套有一个滤袋;所述除尘室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口,净化室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口,灰斗的底部设置有卸灰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每根直管的顶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法兰,每个骨架的顶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法兰;每块第一法兰均位于第一隔板上,每块第二法兰位于对应的第一法兰上;每块第二法兰、对应的第一法兰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区俊成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金属材料专业镇技术创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