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风道双向进风的空气净化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9712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风道双向进风的空气净化器结构,包括主体,主体内设有左出风组件、右出风组件,左出风组件、右出风组件各包括滤网框、蜗壳、电机、双面风轮,电机连接于滤网框上,双面风轮连接于电机转轴上,蜗壳与滤网框连接构成风道结构,电机、双面风轮位于风道结构内的腔室内;左出风组件、右出风组件中的风道结构的出风口与主体的顶部的顶开口连通;左出风组件、右出风组件平排在一起;左出风组件、右出风组件中各自的滤网框设置位置分别与相应的所述左开口、右开口对应的。使用了两套组件:经过上半段出风口的整合,出风会均匀。出风均匀,有利于机器周边空气的充分流通,净化器可以更有效的净化过滤机器周边的空气,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风道双向进风的空气净化器结构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空气净化器结构,属于空气净化器内部结构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器,一般为单风道、单进风结构,存在出风口出风不均匀(偏向一侧出风),洁净空气量通常采用通过提高电机转速增大风量的方式来提高,这样高转速的同时噪音也随之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风道双向进风的空气净化器结构,该净化器具有结构简单,进风面积大,滤芯利用率高、出风口出风更均匀,提高使用空间空气的充分流通循环,相对同等性能的机器噪音相对会偏低。本技术可以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风道双向进风的空气净化器结构,包括主体,主体的顶部设有顶开口,主体的左、右两侧各对应设有左开口、右开口;主体内设有左出风组件、右出风组件,左出风组件、右出风组件各包括滤网框、蜗壳、电机、双面风轮,电机连接于滤网框上,双面风轮连接于电机转轴上,蜗壳与滤网框连接构成风道结构,电机、双面风轮位于风道结构内的腔室内;左出风组件、右出风组件中的风道结构的出风口与主体的顶部的顶开口连通;左出风组件、右出风组件平排在一起;左出风组件、右出风组件中各自的滤网框设置位置分别与相应的所述左开口、右开口对应的。本技术解决问题还可以进一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进一步的改进为:主体的左、右两侧各对应设有左进风门、右进风门。进一步的改进为:左出风组件与右出风组件的结构一样。进一步的改进为:主体为截面为“U”形的机壳。进一步的改进为:主体的顶部设有卡槽,上盖通过卡槽与主体实现可装拆连接。进一步的改进为:滤网框上设有多个进风孔。进一步的改进为:蜗壳中的出风段中,其口径随着离出风口越近越大,蜗壳中的腔室段与出风段连通。进一步的改进为:左进风门、右进风门分别与主体易装拆式连接。进一步的改进为:左出风组件与右出风组件连接固定形成一个模块,左出风组件中的蜗壳、右出风组件中的蜗壳各自的外侧面之间形成一个腔体。进一步的改进为:左出风组件的风道结构的出风口与右出风组件中的风道结构的出风口关于点对称。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这样的技术效果: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使用了两套组件:经过上半段出风口的整合,出风会均匀。出风均匀,有利于机器周边空气的充分流通,净化器可以更有效的净化过滤机器周边的空气,效率更高。2、相比一般净化器,若电机转速及双面风轮大小都相同,本技术这种结构的净化器洁净空气量理论上会比一般的净化器洁净空气量翻一倍,效率高;若要做同样洁净空气量的机器,我们这种结构净化器可以通过更低的电机转速来实现,降低转速的同时机器工作噪音也会相应降低,达到降噪目的。3、左出风组件中的蜗壳与右出风组件中的蜗壳之间形成一个腔体。工作时,机器通电,两个组件的两个电机带动各自的双面风轮旋转将空气通过电机一周的进风孔吸入风道后甩出,同时两个双面风轮的后半部分旋转的同时在两个组件中两蜗壳之间的中间独立的腔体内产生负压将空气从其他进风口或空隙吸入后甩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B-B方向示意图。图4是图2的A-A方向示意图。图5是蜗壳一个方向的视图。图6是蜗壳的另一个方向的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部件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实施例1: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双风道双向进风的空气净化器结构,包括主体,主体1的顶部设有顶开口,主体1的左、右两侧各对应设有左开口、右开口;主体1内设有左出风组件101、右出风组件102,左出风组件101、右出风组件102各包括滤网框2、蜗壳3、电机4、双面风轮5,电机4连接于滤网框2上,双面风轮连接于电机转轴上。蜗壳3与滤网框2连接构成风道结构,电机4、双面风轮位5于风道结构内的腔室内;左出风组件、右出风组件中的风道结构的出风口6与主体的顶部的顶开口连通;左出风组件、右出风组件平排在一起;左出风组件、右出风组件中各自的滤网框2设置位置分别与相应的所述左开口、右开口对应的。如图3所示,左出风组件与右出风组件连接固定形成一个模块(两组件背靠背通过螺钉固定为模块),组装方便。左出风组件中的蜗壳与右出风组件中的蜗壳之间形成一个腔体300。工作时,机器通电,两个组件的两个电机带动各自的双面风轮旋转将空气通过电机一周的进风孔吸入风道后甩出,同时两个双面风轮的后半部分旋转的同时在两个组件中两蜗壳之间的中间独立的腔体内产生负压将空气从其他进风口空隙吸入后甩出。在传统一般的空气净化器,由于工作原理及风道等因素,净化器出风口出风会有不均匀现象(偏向一侧),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使用了两套组件:经过上半段出风口的整合,出风会均匀,出风均匀,有利于机器周边空气的充分流通,净化器可以更有效的净化过滤机器周边的空气,效率更高。2、相比一般净化器,若电机转速及双面风轮大小都相同,本技术这种结构的净化器洁净空气量理论上会比一般的净化器洁净空气量翻一倍;若要做同样洁净空气量的机器,我们这种结构净化器可以通过更低的电机转速来实现,降低转速的同时机器工作噪音也会相应降低,达到降噪目的。滤网框处进风面积大,且有多处进风,进风处:风道结构根据双面风轮大小确定的阿基米德曲线设计的进风导风结构,气体流动更顺畅。进一步的改进为:主体的左、右两侧各对应设有左进风门7、右进风门8。进一步的改进为:左出风组件与右出风组件的结构一样。进一步的改进为:主体1为截面为“U”形的机壳。进一步的改进为:主体的顶部设有卡槽,上盖9通过卡槽与主体实现可装拆连接。进一步的改进为:滤网框2上设有多个进风孔。进一步的改进为:蜗壳3中的出风段10中,其口径随着离出风口越近越大,蜗壳中的腔室段与出风段连通。进一步的改进为:左进风门7、右进风门8分别与主体易装拆式连接(连接方式为磁铁吸附或常见的卡位卡扣等等)。安装,装配快捷。进一步的改进为:左出风组件的风道结构的出风口601与右出风组件中的风道结构的出风口602关于点对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风道双向进风的空气净化器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主体,主体的顶部设有顶开口,主体的左、右两侧各对应设有左开口、右开口;主体内设有左出风组件、右出风组件,左出风组件、右出风组件各包括滤网框、蜗壳、电机、双面风轮,电机连接于滤网框上,双面风轮连接于电机转轴上,蜗壳与滤网框连接构成风道结构,电机、双面风轮位于风道结构内的腔室内;左出风组件、右出风组件中的风道结构的出风口与主体的顶部的顶开口连通;左出风组件、右出风组件平排在一起;左出风组件、右出风组件中各自的滤网框设置位置分别与相应的所述左开口、右开口对应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风道双向进风的空气净化器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主体,主体的顶部设有顶开口,主体的左、右两侧各对应设有左开口、右开口;主体内设有左出风组件、右出风组件,左出风组件、右出风组件各包括滤网框、蜗壳、电机、双面风轮,电机连接于滤网框上,双面风轮连接于电机转轴上,蜗壳与滤网框连接构成风道结构,电机、双面风轮位于风道结构内的腔室内;左出风组件、右出风组件中的风道结构的出风口与主体的顶部的顶开口连通;左出风组件、右出风组件平排在一起;左出风组件、右出风组件中各自的滤网框设置位置分别与相应的所述左开口、右开口对应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道双向进风的空气净化器结构,其特征是:主体的左、右两侧各对应设有左进风门、右进风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道双向进风的空气净化器结构,其特征是:左出风组件与右出风组件的结构一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道双向进风的空气净化器结构,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孟冬程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汇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