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蓝牙运动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9623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1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蓝牙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蓝牙运动耳机,包括耳机头和壳体,壳体内连接有耳机线,耳机线外套接有胶管,胶管包括左胶管和右胶管,胶管靠近壳体的部分内部套接有金属软管,耳机线套接在金属软管内,胶管远离壳体的端部处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条和调节套管,调节条固定在胶管的端部,调节条下方固定有齿状凸起,调节套管的弧形侧壁上开设有圆孔,调节套管内通过扭簧铰接有卡条和推杆,卡条顶端为斜面,推杆末端固定有柱型按钮,柱型按钮配合卡接在圆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蓝牙耳机的胶管长度调节,更好的贴合颈部,舒适度更好;同时能调节耳廓部分的胶管弧度,更好地贴合耳朵,稳固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的蓝牙运动耳机
本技术涉及蓝牙耳机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蓝牙运动耳机。
技术介绍
耳机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耳机一般是与媒体播放器可分离的,利用一个插头连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现代生活需求的提高,蓝牙耳机由于其摆脱了从播放器连接到耳机本体的连接线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蓝牙耳机特别适合于进行运动或其他活动时佩戴,一方面可以减少线体缠绕带来的麻烦,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传统耳机佩戴时耳机线与人体摩擦产生的听诊器型噪音。现有的蓝牙耳机有多重形式,其中项圈式蓝牙耳机由于其稳定的固定的效果在运动爱好者中受到广泛喜爱。但是现有的向全市蓝牙耳机由于结构单一,其长度和形状不可调节。由于不同的人身体比例大小不一,佩戴项圈式蓝牙耳机时,其项圈部分不能很好的贴合人的脖颈部位,舒适度较差;另一方面现有的蓝牙耳机其挂耳部分的弧度不可调节,不能很好的贴合不同人的耳廓大小,佩戴的稳固效果不够好,导致人们在运动时耳机容易掉落。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的蓝牙运动耳机,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项圈式蓝牙耳机的项圈长度不可调节,舒适度较差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的项圈式蓝牙耳机挂耳部分弧度不可调节,贴合度不够好,稳固性较差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调节的蓝牙运动耳机,包括耳机头和壳体,所述耳机头上卡接有耳帽,所述壳体上设有音量键、电源开关键和充电口,所述壳体内连接有耳机线,所述耳机线外套接有胶管,所述胶管包括左胶管和右胶管,所述胶管靠近壳体的部分内部套接有金属软管,所述耳机线套接在所述金属软管内,所述胶管远离所述壳体的端部处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条和调节套管,所述调节条固定在所述胶管的端部,所述调节条下方固定有齿状凸起,所述调节套管套接在所述调节条的外侧,所述调节套管的弧形侧壁上开设有圆孔,所述调节套管内通过扭簧铰接有卡条和推杆,所述卡条顶端为斜面,所述推杆末端固定有柱型按钮,所述柱型按钮配合卡接在所述圆孔内。更进一步地,所述胶管与所述金属软管之间填充有海绵。更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软管两端与所述胶管固定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口外侧铰接有卡盖。更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软管内壁与所述耳机线之间设有保护层。更进一步地,所述柱型按钮的高度大于所述圆孔的深度,且所述柱型按钮的顶部表面设有摩擦纹。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项圈式运动耳机的胶管分成左右两部分,并在左右胶管的中部设置调节机构,采用齿状调节条与卡条相配合的设计,使用时按动卡条并对拉动调节条即可实现胶管的长度调节,使胶管的长度能更好的贴合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颈部,达到增加舒适的效果。2、本技术在胶管的前部分内固定套接金属软管,利用金属软管的可形变特性,实现耳廓部分的胶管弧度调节的功能,能更好的贴合不同使用者的耳朵大小,达到更稳定的固定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调节机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金属软管与胶管套接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耳机头;2-壳体;3-耳机线;4-左胶管;5-右胶管;6-金属软管;7-调节条;8-调节套管;9-齿状凸起;10-圆孔;11-扭簧;12-卡条;13-推杆;14-柱型按钮;15-音量键;16-电源开关键;17-充电口;18-耳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便于调节的蓝牙运动耳机,参照图1-3:包括耳机头1和壳体2,耳机头1上卡接有耳帽18,耳帽18卡接在耳机的喇叭外侧,使用一段时间后可拆卸进行更换。壳体2上设有音量键15、电源开关键16和充电口17,音量键15包括音量增大键和减小键,充电口为USB型充电口,外侧铰接有卡盖,具有保护充电口和防尘的作用。壳体2内连接有耳机线3,右耳耳机内设有电路板,包括蓝牙接收模块、模数转换电路和信号放大电路等,右侧耳机将处理过的音频信号传输至左耳耳机。耳机线外套接有胶管,胶管包括左胶管4和右胶管5,左右胶管靠近壳体2的部分内部均套接有金属软管6,金属软管6两端与胶管固定连接,耳机线3套接在金属软管6内,由于金属软管6具有可形变的特性,可任意调节弧度,通过弯曲金属软管6部分可实现耳廓部分的胶管弧度调节,以更好地适应不同使用者的耳廓形状,具有更好的贴合度,从而更稳定地将耳机固定在耳朵上,保证即使在进行剧烈运动时也不会轻易掉落。左右胶管远离壳体2的端部处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条7和调节套管8,调节条7固定在左右胶管的端部,调节条7下方固定有齿状凸起9,调节套管8套接在调节条7的外侧,调节套管8的弧形侧壁上开设有圆孔10,调节套管8内通过扭簧11铰接有卡条12和推杆13,卡条12顶端为斜面,其斜面的坡度与调节条7上的齿状凸起9相匹配,推杆13末端固定有柱型按钮14,柱型按钮14配合卡接在圆孔10内。通过按动圆孔10内的柱型按钮14,推杆13发生逆时针转动,则卡条12也发生逆时针转动,使得卡条12顶端的斜面脱离调节条7上的齿状凸起9,此时拉动调节条7即可调节齿状凸起9在卡条12上的卡接位置,松开柱型按钮14以后,在扭簧11的回复力作用下,卡条12回到原来的位置重新将调节条7固定在新的位置,从而达到调节整个胶管长度的效果。这样能更好地匹配不同的使用者的头部及颈部轮廓,更好地贴合人体,舒适性更佳。胶管与金属软管6之间填充有海绵,可以增加挂耳部分胶管贴合耳廓时的舒适度。金属软管6内壁与耳机线3之间设有保护层,可以保护耳机线3,延长使用寿命。柱型按钮14的高度大于圆孔10的深度,且按钮14的顶部表面设有摩擦纹,更方便使用者按动按钮进行长度调节。使用时,先将耳机通过颈部挂在耳廓外侧,根据使用者的耳廓大小,弯曲挂耳部分的胶管,使胶管更好的贴合使用者的耳廓大小,使用起来更加稳固。然后根据使用者的颈部及头部大小,按动柱型按钮14并拉动胶管端部的调节条7,使胶管伸缩调节至符合使用者的颈部轮廓,使用起来更加舒适。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的蓝牙运动耳机,包括耳机头(1)和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头(1)上卡接有耳帽(18),所述壳体(2)上设有音量键(15)、电源开关键(16)和充电口(17),所述壳体(2)内连接有耳机线(3),所述耳机线外套接有胶管,所述胶管包括左胶管(4)和右胶管(5),所述胶管靠近壳体(2)的部分内部套接有金属软管(6),所述耳机线(3)套接在所述金属软管(6)内,所述胶管远离所述壳体(2)的端部处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条(7)和调节套管(8),所述调节条(7)固定在所述胶管的端部,所述调节条(7)下方固定有齿状凸起(9),所述调节套管(8)套接在所述调节条(7)的外侧,所述调节套管(8)的弧形侧壁上开设有圆孔(10),所述调节套管(8)内通过扭簧(11)铰接有卡条(12)和推杆(13),所述卡条(12)顶端为斜面,所述推杆(13)末端固定有柱型按钮(14),所述柱型按钮(14)配合卡接在所述圆孔(10)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的蓝牙运动耳机,包括耳机头(1)和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头(1)上卡接有耳帽(18),所述壳体(2)上设有音量键(15)、电源开关键(16)和充电口(17),所述壳体(2)内连接有耳机线(3),所述耳机线外套接有胶管,所述胶管包括左胶管(4)和右胶管(5),所述胶管靠近壳体(2)的部分内部套接有金属软管(6),所述耳机线(3)套接在所述金属软管(6)内,所述胶管远离所述壳体(2)的端部处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条(7)和调节套管(8),所述调节条(7)固定在所述胶管的端部,所述调节条(7)下方固定有齿状凸起(9),所述调节套管(8)套接在所述调节条(7)的外侧,所述调节套管(8)的弧形侧壁上开设有圆孔(10),所述调节套管(8)内通过扭簧(11)铰接有卡条(12)和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升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雅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