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金水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升降晾衣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9490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动升降晾衣架,由固定架、升降传动机构、晒衣杆、升降绳、遥控器、接收控制电路和继电器执行电路组成,升降传动机构由电机、蜗杆、蜗轮和滚轮组成,电机的轴输出端为直齿轮,直齿轮和一大齿轮啮合,大齿轮上带有蜗杆,蜗杆上设有一对蜗轮,每个蜗轮上同轴安装一个滚轮,升降绳一端固定绕于滚轮上,由控制电路控制电机的转动,实现晒衣杆的升降。在升降过程中磨损小且传动省力,并能在任意高度自锁停留。(*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晾衣架,尤其是涉及一种遥控、手控两用自动升降晾衣架。为了使晾衣更方便、省力,人们设计出了手动式及遥控式升降晾衣架,手动式是通过拉绳升降,其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也费力;遥控式是通过遥控电路控制电机转动,从而传动机构带动拉绳升降晾衣架。但现有技术的遥控晾衣架仍有以下的缺陷1、由于传动机构中的蜗轮蜗杆靠磨擦传动,而现有的设计均是使电机轴与蜗杆同为一体、传动速度在3000rpm以上、极易磨损,因而不适宜在高速环境下传动以致影响整机寿命;2、晾衣架承载力直接作用于电机及传动齿轮上,直接影响其升降机构的使用寿命;3、现有的遥控晾衣架不能或不便于手动操作,一旦遥控器遗失或不能正常工作,便难以控制晾衣杆升降;4、现有技术无遥控按键自锁设计,操作时必须长时按着遥控器的升降按键,操作仍不够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过程中传动省力且磨损小的自动升降晾衣架。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它由固定架,升降传动机构,晒衣杆,升降绳,遥控器,接收控制电路和继电器执行电路组成,接收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继电器执行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升降传动机构固定于固定架上,晒衣杆两端各绕有一根升降绳,升降绳一端固定于固定架,另一端绕过固定架两端的定滑轮连接到升降传动机构上,所述升降传动机构由电机,蜗杆,蜗轮和滚轮组成,电机的轴输出端为直齿轮,直齿轮和一大齿轮啮合,大齿轮上带有蜗杆,蜗杆上设有一对蜗轮,每个蜗轮上同轴安装一个滚轮,升降绳绕于滚轮上;电机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继电器执行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本技术所述的接收控制电路由电源电路,接收译码电路,互锁自锁电路和晶闸管电路组成,电源电路提供5V直流电压,接收译码电路接收遥控器的信号,译码后传输到互锁自锁电路,互锁自锁电路的输出信号控制晶闸管电路晶闸管的通断,从而控制继电器不同触点的断开、闭合,使电机正、反转动,完成晒衣杆的升降。本技术所述的互锁自锁电路由三个集成放大器IC4、IC5、IC6组成,三个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相互连接在一起,并经分压电阻R5与电源相连接,每个的正、反相输入端之间串接二个二极管,二极管的阴极接反相输入端,阳极接正相输入端,每个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经一分压电阻和其输出端相连,其中放大器IC4、IC5、IC6的同相输入端还分别与接收译码电路IC2的三个输出脚a1、a2、a3相连接,放大器IC4的输出端连接到晶闸管RS2的控制三极管BG2的基极,放大器IC5的输出端连接到晶闸管RS3的控制三极管BG3的基极。经R5分压,放大器反相端提供高电位,使各放大器输出端输出低电位;当按下遥控器发射一指令,接收译码电路IC2的其中一个输出脚输出脉冲信号,对应放大器的同相端获得高电位且高于反相端1.4V,输出变为高电位,另外两个放大器仍有R5分压,输出端输出低电位;放开遥控器按键,输出脉冲信号消失,上述对应放大器经分压电阻的反馈,同相端电位仍高于反相端,输出端仍维持高电位,实现自锁和互锁,来控制晶闸管的通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放大器IC4、IC5、IC6的同相输入端和电源之间分别连接手控开关BQ2、BQ3、BQ4,当按下其中一手控开关时,其中一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和电源相连而输出高电平,另外两个放大器输出低电平,实现自锁和互锁,来控制晶闸管的通断,完成手控晒衣杆的升降;所述晒衣杆上设有一对定滑轮,以进一步减少升降机构的承重力;所述滚轮上同轴装有一小齿轮,小齿轮上啮合一端面齿轮,端面齿轮中心设有螺杆,螺杆上的一个以螺纹定向传动的凸顶螺母随滚轮的转动而移动,当到移到固定在螺杆两端的升降限位触点开关时,可顶开限位触点,断开继电器执行电路,停止电机的转动用来实现晾衣杆最高、最低点的自动定位。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采用齿轮、蜗轮、蜗杆及滚轮组成的升降传动机构,避免了蜗轮蜗杆不适宜高速运转的工作状况,升降过程中传动省力且磨损小;2、晒衣杆上设有一对定滑轮,进一步减少升降机构的承重力,延长了电机的寿命;3、由于控制系统采用电子自锁互锁电路及手控开关,可以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动,利用蜗轮蜗杆自锁力强实现晾衣杆的任意高度自锁停留,无须长时按着遥控器的升降按键,能遥控、手控两用,操作十分便捷。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接收控制电路原理图。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继电器执行电路图。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有一个由两个机翼及一个机架构成的固定架4,在固定架4的机翼上安装有定滑轮6,升降绳3绕过定滑轮6及固定在晾衣杆1上的定滑轮2,电机10、带齿轮蜗杆9、蜗轮8、滚轮7、环形灯管11、灯罩12及限位装置安装在固定架1中部的框架上。与滚轮7同轴安装的小齿轮15、端面齿轮16、螺杆18、凸顶螺母19及限位触点开关Q1、Q2构成限位装置。电机10正转可通过轴输出端的直齿轮20,直齿轮啮合一带有蜗杆的大齿轮17,蜗杆9带动蜗轮8正转,同时带动与蜗轮同轴的滚轮7旋转,卷动升降绳3,实现晾衣杆1的上升,到最高点时,由小齿轮15、端面齿轮16、螺杆18的传动,凸顶螺母19接触限位触点开关Q1,顶开限位触点Q1,电机10即停止,由蜗轮8、蜗杆9的自锁性实现晾衣杆1的自锁定位。反之,可实现晾衣杆1的下降。而电机10的运转及环形日光灯11的开合,由遥控器13、安装在电控盒14内的接收控制电路和继电器执行电路来完成。红外线遥控发射器13由遥控发射集成块BL9148、按键开关、晶振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和红外线发射管组成。该接收控制电路原理图如附图3所示,由电源电路M1,接收译码电路M2,互锁自锁电路M4和晶闸管电路M3组成,电源电路由分压电阻R1、电容C1、整流二极管D1、D2、稳压二极管DW、滤波电容C2、C3组成,为后续电路提供5V直流电压;接收译码电路由集成块RPM-638CBR一体化接收大检波的IC1、三极管BG1、电阻R3、BL9149译码集成块IC2、电阻R4、电容C4、C5、C6组成;晶闸管电路由BT134晶闸管RS1、RS2、RS3,三极管GB2、GB3、GB4、电阻R16、R17、R18、R19、R20、R21组成。其中互锁自锁电路由三个LM324集成放大器IC4、IC5、IC6组成,三个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相互连接在一起,并经分压电阻R5与电源相连接,每个的正、反相输入端之间串接二个二极管,二极管的阴极接反相输入端,阳极接正相输入端,每个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经一分压电阻和其输出端相连,其中放大器IC4、IC5、IC6的同相输入端还分别与接收译码电路IC2的三个输出脚a1、a2、a3相连接,放大器IC4的输出端连接到晶闸管RS2的控制三极管BG2的基极,放大器IC5的输出端连接到晶闸管RS3的控制三极管BG3的基极,在放大器IC4、IC5、IC6的同相输入端和电源之间分别连接手控开关BQ2、BQ3、BQ4。由R5、R6分压,为各放大器反相端提供高电位,使各放大器输出端输出低电位,当手控接通按键BQ2,对应放大器IC4的同相端获得高电位、高于反相端1.4V,输出变为高电位;断开按键BQ2,有R7、R8分压的反馈,同相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升降晾衣架,由固定架(4)、升降传动机构、晒衣杆(1)、升降绳(3)、遥控器(13)、接收控制电路和继电器执行电路组成,接收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继电器执行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升降传动机构固定于固定架(4)上,晒衣杆(1)两端各绕有一根升降绳(3),升降绳一端固定于固定架,另一端绕过固定架两端的定滑轮(6)连接到升降传动机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传动机构由电机(10)、蜗杆(9)、蜗轮(8)和滚轮(7)组成,电机的轴输出端为直齿轮(20),直齿轮和一大齿轮(17)啮合,大齿轮上带有蜗杆(9),蜗杆上设有一对蜗轮(8),每个蜗轮上同轴安装一个滚轮(7),升降绳(3)绕于滚轮上;电机(10)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继电器执行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金水
申请(专利权)人:龚金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