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可平专利>正文

晾衣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9341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晾衣盒,包括圆柱体盒、前侧盖、后侧盖、护盖、止退卡、棘轮、轮轴、底片及晾衣绳,圆柱体盒设穿绳孔及底片穿孔,前侧盖设中心孔及止退卡穿设孔,后侧盖设护盖的穿孔,棘轮齿牙部内侧设圆柱形凹槽,棘轮臂上设摇把,轮轴一端插入棘轮圆柱形凹槽锁定,另一端插入护盖圆柱形凹槽内锁定,轮轴设穿绳孔,晾衣绳从圆柱形盒体穿绳孔及轮轴穿绳孔穿过打结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可摇出所需的绳体,不用时将其摇回盒内,操作简单,改善环境。(*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庭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晾衣盒。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居住单元房屋的人越来越多,单元房确实给人们起居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是由于居住面积及阳台都很有限,因此也给人们晾晒衣服带来不便,为此人们采用晾衣架、晾衣杆等用品来节省晾衣物的空间,可是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尤其是床单、被罩等较大体积的衣物,由于架、杆的长度不够,仍需采用双层晾晒的办法,也很不方便,另外,使用晾衣架、晾衣杆,都必须在天花板或墙壁上安装固定架,这样势必又会影响阳台或室内的环境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晾衣盒,其体积小巧、重量轻,可以随意固定在不影响室内或阳台环境的墙壁上,使用时将晾衣绳拉出,不用时将其收回,操作简单、便捷,且能保持良好的居住环境。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晾衣盒,包括圆柱体盒、前侧盖、后侧盖、护盖、止退卡、棘轮、轮轴、底片及晾衣绳,所述圆柱体盒的一侧壁上设有两个供穿设晾衣绳的穿绳孔,另一侧壁上设有两个供穿设底片的底片穿孔;所述底片的中部呈与圆柱体盒弧度相吻合的弧形,两端设有供木螺丝穿设的固定孔,其一端由圆柱体盒侧面的一底片穿孔穿入盒内,再从另一底片穿孔穿出后,使其两端位于盒体外侧,其中部的弧形体与盒体弧形体内侧面紧贴;所述前侧盖的中心部设有穿设棘轮圆柱形凹槽的中心孔,该前侧盖还设有一小穿孔,供止退卡穿设;所述后侧盖的中心设有穿设护盖圆柱形凹槽的穿孔;所述护盖内侧中心部设有一圆柱形凹槽,该凹槽壁上设有对应的两穿孔,以供开口销穿入;所述棘轮齿牙部内侧中心位置处设有圆柱形凹槽,该凹槽壁上设有对应的两穿孔,以供开口销穿入,该棘轮臂上设有摇把;所述轮轴为一空心轴体,其两端分别设有供开口销穿设的装配孔,其中一端插入棘轮所设有的圆柱形凹槽内,并用开口销锁定,另一端插入护盖所设有的凹槽内,也用开口销锁定,该轮轴的中部设有供晾衣绳穿结的两个穿绳孔;所述晾衣绳的两端分别从外向内的由圆柱形盒体的两个穿绳孔中穿过,再从外向内穿过轮轴所设的穿绳孔,且打结固定,该晾衣绳依序缠绕在轮轴上;所述止退卡通过螺丝旋设在晾衣绳前盖预设的穿孔位置;所述摇把通过螺钉固定棘轮臂上。本技术的上述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本技术晾衣绳,所述圆柱体盒所设的穿绳孔上设有护绳圈。本技术的晾衣盒,采用棘轮带动轮轴转动的设计方式控制晾衣绳的摇出或收回,晾衣绳的长度也可根据需要而任意选择,使用较为方便,不使用时,绳体可以收回,以保持良好的居住环境,是一种理想的晾衣用具。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状态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圆柱体盒与固定片分解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圆柱体盒与固定片组合状态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固定片结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棘轮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棘轮结构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止退卡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止退卡结构剖面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护盖结构仰视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护盖结构侧视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晾衣绳呈双绳直线状态的实施例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晾衣绳呈单绳四边形状态的实施例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晾衣绳呈单绳三角形状态的实施例示意图参阅图1至12所示,本技术晾衣盒,包括圆柱体盒10、前侧盖20、后侧盖30、护盖40、止退卡50、棘轮60、轮轴70、底片80及晾衣绳90,所述圆柱体盒10的一侧壁上设有两个供穿设晾衣绳的穿绳孔11,穿绳孔11上设有护绳圈12,另一侧壁上设有两个供穿设底片的底片穿孔13;所述底片80的中部呈与圆柱体盒弧度相吻合的弧形,两端设有供木螺丝82穿设的固定孔81,其两端由圆柱体盒内穿出后,位于圆柱体盒外侧,其中心部与盒体紧贴;所述前侧盖20的中心部设有穿设棘轮60圆柱形凹槽63的中心孔21,该前侧盖还设一小穿孔22,供止退卡50穿设;所述后侧盖30中心处设有穿设护盖40圆柱形凹槽41的中心孔31;所述护盖40内侧中心部设有一圆柱形凹槽41,该凹槽41壁上设有对应的两穿孔42,以供开口销43穿入;所述棘轮60齿牙部61内侧中心位置处设有圆柱形凹槽63,该凹槽壁上设有对应的两穿孔64,以供开口销72穿入,该棘轮60臂上设有摇把62;所述轮轴70为一空心轴体,其两端分别设有供开口销72穿设的装配孔71,其中一端插入棘轮60所设有的圆柱形凹槽63内,并用开口销72锁定,另一端插入护盖40所设有的凹槽41内,也用开口销72锁定,该轮轴70的中部设有供晾衣绳90穿结的两个穿绳孔73;所述晾衣绳90的两端分别从外向内的由圆柱形盒体10的两个穿绳孔11中穿过,再从外向内穿过轮轴所设的穿绳孔73,且打结固定,该晾衣绳依序缠绕在轮轴70上;所述止退卡50通过螺丝51旋设在晾衣盒前侧盖20预设的小穿孔22位置;所述摇把62通过螺钉65固定棘轮臂上。本技术组合时,先将底片80的两端分别从圆柱体盒10上所设的底片穿孔13中穿出,将晾衣绳90两端分别由圆柱体盒10两个穿绳孔11穿入盒体内,再将棘轮60齿牙部61所设圆柱形凹槽63穿过前侧盖20的中心孔21,将护盖40所设的圆柱形凹槽41穿过后侧盖30的中心孔31,同时将轮轴70置入盒体内,将穿入盒体内的晾衣绳90的两端分别穿入轮轴70所设的穿绳孔73中,且打结固定,并将绳体90缠绕在轮轴上,然后将轮轴70的一端插入进穿过前侧盖20中心孔21的棘轮60圆柱形凹槽63内,使该端部的装配孔71对准凹槽63壁上穿孔64,用开口销72穿过凹槽63壁上的穿孔64及轮轴70所设的装配孔71而锁定,该轮轴70的另一端插入穿入后侧盖30中心孔31的护盖40圆柱形凹槽41内,使该端部的装配孔71对准凹槽41壁上的穿孔42,用开口销72穿过凹槽41壁上的穿孔42及轮轴70所设的装配孔71而锁定,再用螺钉65将摇把62固定在棘轮臂上,将止退卡50通过螺丝51旋设在圆柱体盒10前侧盖20预设的小穿孔22的位置,即组合成本技术的晾衣盒。参阅图13所示,使用时,先用木螺丝82和塑料涨管83将晾衣盒底片80的两端固定在适当的墙壁上,并在对面墙壁的对应处设置钉钩100,一手摇动棘轮臂上的摇把62,带动晾衣盒内的轮轴70转动,而将晾衣绳90摇出,另一手拉着被摇出的晾衣绳90,待摇出的晾衣绳90长度达到使用需要的长度后,将该绳体钩固在挂钩上,同时用止退卡50卡住棘轮60的齿牙部61,使棘轮60固定不再转动,也即将晾衣绳固定住,不再被摇出,也不会被摇回,保证了绳体的稳定长度,这时晾衣绳呈双绳直线组合状态,供使用者晾晒衣物;在晾衣盒左右侧的墙壁上及其对面墙壁上分别设置钉钩100,将摇出的绳体90依次分别钩固在三个钉钩100上,使绳体呈图14所示的单绳四边形组合状态,可以在同样的空间内增加晾衣容量;在晾衣盒的一侧及对面墙壁上设置钉钩100,再将摇出的绳体90分别钩固在两个钉钩100上,使绳体呈图15所示的单绳三角形组合状态,同样可达到在同样空间内多晾衣物的效果,不需要晾衣时,将晾衣绳90从钉钩100上摘下,将止退卡50从棘轮60齿牙部61处搬开,用摇把62摇动棘轮且带动轮轴转动,将晾衣绳收回至圆柱体盒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晾衣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圆柱体盒、前侧盖、后侧盖、护盖、止退卡、棘轮、轮轴、底片及晾衣绳,所述圆柱体盒的一侧壁上设有两个供穿设晾衣绳的穿绳孔,另一侧壁上设有两个供穿设底片的底片穿孔;所述底片的中部呈与圆柱体盒弧度相吻合的弧形,两端设有供木螺丝穿设的固定孔,其一端由圆柱体盒侧面的一底片穿孔穿入盒内,再从另一底片穿孔穿出后,使其两端位于盒体外侧,其中部的弧形体与盒体弧形体内侧面紧贴;所述前侧盖的中心部设有穿设棘轮圆柱形凹槽的中心孔,该前侧盖还设有一小穿孔,供止退卡穿设;所述后侧盖的中心处设有穿设护盖圆柱形凹槽的中心孔;所述护盖内侧中心部设有一圆柱形凹槽,该凹槽壁上设有对应的两穿孔,以供开口销穿入;所述棘轮的齿牙部内侧中心位置处设有圆柱形凹槽,该凹槽壁上设有对应的两穿孔,以供开口销穿入,该棘轮臂上设有摇把;所述轮轴为一空心轴体,其两端分别设供开口销穿设的装配孔,其中一端插入棘轮所设有的圆柱形凹槽内,并用开口销锁定,另一端插入护盖所设有的凹槽内,也用开口销锁定,该轮轴的中部设有供晾衣绳穿结的两个穿绳孔;所述晾衣绳的两端分别从外向内的由圆柱形盒体的两个穿绳孔中穿过,再从外向内穿过轮轴所设的穿绳孔,且打结固定,该晾衣绳依序缠绕在轮轴上;所述止退卡通过螺丝旋设在晾衣绳前盖预设的穿孔位置;所述摇把通过螺钉固定棘轮臂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可平
申请(专利权)人:孟可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