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91728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板式热交换器,其能够提高在使通过与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而发生相变化的第二流体流通的流路中的对传热部的热传递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多块传热板,该传热板具有传热部,该传热部具有第一面和相对于该第一面朝向相反侧的第二面,且各传热部在第一方向上重合,使第一流体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流通的第一流路形成于相邻的传热板的传热部的第一面之间,并且使第二流体在第二方向上流通的第二流路形成在相邻的传热板的传热部的第二面之间,相邻的传热板中的至少某一侧的传热板中的传热部构成为,包括至少一条阻挡用凸条作为形成于第一面的凸条,该阻挡用凸条在与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且将传热部在第二方向上划分成两个以上的分割区域,且与对象侧的传热部的第一面上所形成的凸条交叉对接,使第二面彼此对置而相邻的传热板的传热部构成为,包括分别构成第二流路的一部分的多条第二流路形成用凹条作为形成于第二面的凹条,该第二流路形成用凹条在两个以上的分割区域中分别从该分割区域的第二方向的一端形成至另一端,且在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别正交的第三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Plate heat exchang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plate heat exchanger capable of improving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to the heat transfer part in a flow path of a second fluid that undergoes phase change by heat exchange with a first-class fluid. The invention has a plurality of heat transfer plates, the heat transfer plate has a heat transfer part, the heat transfer part has a first side and a second side facing the opposite side relative to the first side, and the heat transfer parts coincide in the first direction, so that the first flow path of the first fluid flowing in the second direction orthogonal to the first direction forms the transfer of the adjacent heat transfer plate. A second flow path in which the second fluid flows in the second direction is formed between the first side of the heat transfer plate and the second side of the heat transfer plate adjacent to the second side of the heat transfer plate. The baffle extends in the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second direction and divides the heat transfer part into more than two partitioned areas in the second direction, and intersects the convex strip formed on the first surface of the heat transfer part on the object side, so that the heat transfer part of the heat transfer plate adjacent to each other on the second side is constituted, including the heat transfer part constituting the second part respectively. A plurality of second-flow paths forming part of a flow path use a concave strip as a concave strip formed on the second side of the flow path. The second-flow path forms a concave strip formed from one end of the second direction of the division area to the other end in more than two partitioned areas and separated from the third direction orthogonal to the first direction and the second direction respectively. Partition configu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板式热交换器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主张日本国专利申请2016-004234号的优先权,并通过引用纳入本申请说明书的记载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的板式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以往,提供一种板式热交换器。板式热交换器是使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进行热交换的一种热交换器。板式热交换器具有多块传热板。多块传热板分别包括传热部。传热部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其中,第一面形成有凸条及凹条,第二面相对于该第一面朝向相反侧,且形成有与第一面的凸条具有表里关系的凹条及与第一面的凹条具有表里关系的凸条。在传热部的各第一面及第二面中,凸条对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传热部的中心线(以下,称作“纵中心线”)进行横切。该凸条形成在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分别正交的第三方向上的传热部的全长范围。多块传热板在第一方向上重合。即,多块传热板分别使其自身的传热部的第一面与在第一方向的一侧相邻并列的传热板的传热部的第一面对置。另外,多块传热板分别使其自身的传热部的第二面与在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相邻并列的传热板的传热部的第二面对置。在该状态下,相邻的传热板的传热部的凸条彼此交叉对接。与之相伴地,通过传热部的凹条,在相邻的传热板的传热部之间形成有空间。即,在相邻的传热板的传热部的第一面间形成有使第一流体在第二方向流通的第一流路。另外,在相邻的传热板的传热部的第二面间形成有使第二流体在第二方向流通的第二流路。在上述结构的板式热交换器中,第一流体在第一流路内沿第二方向流通。另外,第二流体在第二流路内沿第二方向流通。与之相伴,板式热交换器使第一流路内的第一流体与第二流路内的第二流体经由分隔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的传热部进行热交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因此,这种板式热交换器,有时会作为通过第一流路内的第一流体与第二流路内的第二流体的热交换而使第二流路内的第二流体冷凝的冷凝器使用。另外,这种板式热交换器有时还会作为通过第一流路内的第一流体与第二流路内的第二流体的热交换而使第二流路内的第二流体蒸发的蒸发器使用。但是,在以往的板式热交换器被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的情况下,在以往的板式热交换器中,根据与作为冷凝、蒸发的对象的第二流体的特性之间的关系,在提高热传递性能方面存在界限。具体地说明,传热部的凸条对该传热部的纵中心线进行横切,且形成在第三方向上的传热部的全长范围内。因此,传热部的凸条使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的各自的流动阻力增大。通常,第一流体采用不会发生相变化的流体(成为单相流的流体)。因此,第一流路的流动阻力的增加会使对传热部产生热影响的机会增加。因此,第一流路的流动阻力的增加成为提高热传递性能的主要原因。而第二流体采用氟利昂等会产生相变化的流体(包含液体和气体的成为二相流的流体)。与之相伴,在划定第二流路的传热部的第二面上形成有第二流体的液膜。因此,为了提高热传递性能,需要提高第二流体的流速,使形成在传热部的第二面上的液膜的流动紊乱。但是,传热部的凸条横切该传热部的纵中心线,并在第三方向上的传热部的全长范围内形成。因此,传热部的凸条会阻碍第二流路内的第二流体的流动。即,由于位于传热部的第二面的凸条形成为对第二流路内的第二流体的流动进行横切,因此,会增大第二流路内的第二流体的流动阻力。因此,在现有的板式热交换器中,对于提高第二流路内的第二流体的流速来说存在界限,无法充分使形成在传热部的第二面上的第二流体的液膜的流动紊乱。因此,在以往的板式热交换器中,对于提高流通于第二流路的第二流体相对于传热部的热传递性能来说存在界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1-9958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欲解决的课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能够提高因与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而发生相变化的第二流体相对于传热部的热传递性能。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具有多块传热板,传热板具有传热部,传热部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形成有凸条及凹条,第二面相对于第一面朝向相反侧,且形成有与第一面的凸条为表里关系的凹条及与第一面的凹条为表里关系的凸条,各传热部在第一方向上重合,多块传热板分别构成为,使自身的传热部的第一面与在第一方向的一侧相邻并列的传热板中的传热部的第一面对置,并且使自身的传热部的第二面与在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相邻并列的传热板中的传热部的第二面对置,使第一流体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流通的第一流路形成于相邻的传热板的传热部的第一面之间,并且使第二流体在第二方向上流通的第二流路形成在相邻的传热板的传热部的第二面之间,相邻的传热板中的至少某一侧的传热板中的传热部构成为,包括至少一条阻挡用凸条作为形成于第一面的凸条,该阻挡用凸条对该传热部中沿第二方向延伸的中心线进行横切,且形成在该传热部中的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的全长,该阻挡用凸条将传热部在第二方向上划分成两个以上的分割区域,且该阻挡用凸条与相邻并列的对象侧的传热板的传热部的第一面上所形成的凸条交叉对接,相邻的传热板中的至少某一侧的传热板中的传热部构成为,还包括分别构成第二流路的一部分的多条第二流路形成用凹条作为形成于第二面的凹条,第二流路形成用凹条在两个以上的分割区域中分别从该分割区域的第二方向的一端形成至另一端,且在第三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优选地,相邻的传热板的各传热部包括阻挡用凸条及第二流路形成用凹条,相邻的传热板的各传热部包括分别构成第一流路的一部分的多条第一流路形成用凹条作为形成于第一面的凹条,该多条第一流路形成用凹条分别在两个以上的分割区域中从该分割区域的第二方向的一端形成至另一端,且在第三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相邻的传热板的各传热部还包括形成于在第三方向上相邻的第一流路形成用凹条之间的多条第一流路侧凸条作为形成于第一面的凸条,该多条第一流路侧凸条分别从分割区域中的第二方向的一端形成至另一端,相邻的传热板的相互对应的分割区域内的第一流路侧凸条彼此隔开间隔。该情况下,还可以为,第一方向上的阻挡用凸条的突出量被设定得比第一方向上的第一流路侧凸条的突出量大。另外,还可以为,位于相邻的传热板中的相互对应的分割区域内的多条第一流路侧凸条在第三方向上错开地配置。还可以为,相邻的传热板的各传热部包括阻挡用凸条及第二流路形成用凹条,相邻的传热板的各传热部包括形成于在第三方向上相邻的第二流路形成用凹条之间的、分别从分割区域的第二方向的一端形成至另一端的多条第二流路侧凸条作为形成于第二面的凸条,传热部的第二面被彼此对置,从而相邻的传热板的相互对应的分割区域内的第二流路侧凸条的顶部彼此接触。优选地,相邻的传热板的各传热部包括阻挡用凸条及第二流路形成用凹条,相邻的传热板的各传热部包括形成于在第三方向上相邻的第二流路形成用凹条之间的、分别从分割区域的第二方向的一端形成至另一端的多条第二流路侧凸条作为形成于第二面的凸条,传热部的第二面被彼此对置,从而相邻的传热板的相互对应的分割区域内的第二流路侧凸条彼此隔开间隔。该情况下,还可以为,位于相邻的传热板中的相互对应的分割区域内的多条第二流路侧凸条在第三方向上错开地配置。优选地,阻挡用凸条在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两个以上,该两个以上的阻挡用凸条将传热部划分成三个以上的分割区域。还可以为,阻挡用凸条具有至少一条弯曲凸条部,该至少一条弯曲凸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具有多块传热板,所述传热板具有传热部,所述传热部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形成有凸条及凹条,所述第二面相对于所述第一面朝向相反侧,且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面的所述凸条为表里关系的凹条及与所述第一面的所述凹条为表里关系的凸条,各所述传热部在第一方向上重合,所述多块传热板分别构成为,使自身的传热部的第一面与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相邻并列的传热板中的传热部的第一面对置,并且使自身的传热部的第二面与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相邻并列的传热板中的传热部的第二面对置,进一步,使第一流体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流通的第一流路形成于相邻的传热板的所述传热部的所述第一面之间,并且使第二流体在第二方向上流通的第二流路形成在相邻的传热板的所述传热部的所述第二面之间,相邻的传热板中的至少某一侧的传热板中的传热部构成为,包括至少一条阻挡用凸条作为形成于所述第一面的所述凸条,该阻挡用凸条对该传热部中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中心线进行横切,且形成在该传热部中的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的全长,该阻挡用凸条将所述传热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划分成两个以上的分割区域,且该阻挡用凸条与相邻并列的对象侧的传热板的传热部的第一面上所形成的凸条交叉对接,并且,包括分别构成所述第二流路的一部分的多条第二流路形成用凹条作为形成于所述第二面的所述凹条,所述第二流路形成用凹条在所述两个以上的分割区域中分别从该分割区域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端形成至另一端,且在所述第三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1.13 JP 2016-0042341.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具有多块传热板,所述传热板具有传热部,所述传热部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形成有凸条及凹条,所述第二面相对于所述第一面朝向相反侧,且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面的所述凸条为表里关系的凹条及与所述第一面的所述凹条为表里关系的凸条,各所述传热部在第一方向上重合,所述多块传热板分别构成为,使自身的传热部的第一面与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相邻并列的传热板中的传热部的第一面对置,并且使自身的传热部的第二面与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相邻并列的传热板中的传热部的第二面对置,进一步,使第一流体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流通的第一流路形成于相邻的传热板的所述传热部的所述第一面之间,并且使第二流体在第二方向上流通的第二流路形成在相邻的传热板的所述传热部的所述第二面之间,相邻的传热板中的至少某一侧的传热板中的传热部构成为,包括至少一条阻挡用凸条作为形成于所述第一面的所述凸条,该阻挡用凸条对该传热部中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中心线进行横切,且形成在该传热部中的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的全长,该阻挡用凸条将所述传热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划分成两个以上的分割区域,且该阻挡用凸条与相邻并列的对象侧的传热板的传热部的第一面上所形成的凸条交叉对接,并且,包括分别构成所述第二流路的一部分的多条第二流路形成用凹条作为形成于所述第二面的所述凹条,所述第二流路形成用凹条在所述两个以上的分割区域中分别从该分割区域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端形成至另一端,且在所述第三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所述相邻的传热板的各所述传热部包括所述阻挡用凸条及所述第二流路形成用凹条,所述相邻的传热板的各所述传热部包括分别构成所述第一流路的一部分的多条第一流路形成用凹条作为形成于所述第一面的所述凹条,该多条第一流路形成用凹条分别在所述两个以上的分割区域中从该分割区域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端形成至另一端,且在所述第三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所述相邻的传热板的各所述传热部还包括形成于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相邻的第一流路形成用凹条之间的多条第一流路侧凸条作为形成于所述第一面的所述凸条,该多条第一流路侧凸条分别从所述分割区域中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端形成至另一端,所述相邻的传热板的相互对应的所述分割区域内的所述第一流路侧凸条彼此隔开间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阻挡用凸条的突出量被设定得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信雄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阪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