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料极度加黑的浸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8856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料极度加黑的浸染装置,包括浸染容器、搅拌器、设置于浸染容器外侧的支撑结构以及用于驱动搅拌器的动力机构;搅拌器与动力机构相连,搅拌器设置于浸染容器中,浸染容器的下部设置于支撑结构上;浸染容器的形状为球形,浸染容器的中心设置有球形的中空结构,中空结构与浸染容器同心设置,浸染容器的顶端开设有搅拌口,搅拌口的形状为圆弧形,搅拌口连通至中空结构;搅拌器包括气缸、立柱和搅拌棒,立柱固定于浸染容器旁,立柱的上部设置有支撑台,支撑台位于搅拌口的上方,气缸设置于支撑台上;搅拌棒相对底面倾斜设置,气缸的一端设置在立柱上,气缸的另一端与搅拌棒的上端连接,搅拌棒的下端设置于浸染容器内。

An immersion device for extremely black fabric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mmersion and dyeing device for extremely blackening fabric, which comprises an immersion and dyeing container, a stirrer, a supporting structure arrang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immersion and dyeing container and a power mechanism for driving the agitator; the agita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mechanism, the agitator is arranged in the immersion and dyeing container,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immersion and dyeing container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The shape of the dipping and dyeing vessel is spherical, the center of the dipping and dyeing vessel is provided with a spherical hollow structure, the hollow structure and the dipping and dyeing vessel are concentricly arranged, the top of the dipping and dyeing vessel is provided with a stirring port, the shape of the stirring port is circular arc, and the stirring port is connected to the hollow structure; the stirrer comprises a cylinder, a column and a STI The upper part of the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platform, the support platform is located above the stirring port, and the cylinder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platform; the stirring rod is inclined to the bottom surface, one end of the cylinder is arranged on the column, the other end of the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stirring ro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stirring rod is arranged in the dipping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料极度加黑的浸染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面料极度加黑的浸染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面料的染色不均,容易造成着色不均、色块等等问题,导致成品率受到了很大影响,极大地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面料极度加黑的浸染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料极度加黑的浸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染容器、搅拌器、设置于浸染容器外侧的支撑结构以及用于驱动搅拌器的动力机构;搅拌器与动力机构相连,搅拌器设置于浸染容器中,浸染容器的下部设置于支撑结构上;浸染容器的形状为球形,浸染容器的中心设置有球形的中空结构,中空结构与浸染容器同心设置,浸染容器的顶端开设有搅拌口,搅拌口的形状为圆弧形,搅拌口连通至中空结构;搅拌器包括气缸、立柱和搅拌棒,立柱固定于浸染容器旁,立柱的上部设置有支撑台,支撑台位于搅拌口的上方,气缸设置于支撑台上;搅拌棒相对底面倾斜设置,气缸的一端设置在立柱上,气缸的另一端与搅拌棒的上端连接,搅拌棒的下端设置于浸染容器内;浸染容器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导轨,导轨的形状为环形,导轨位于浸染容器的下部,搅拌棒的下端设置有滚轮,搅拌棒通过滚轮滚动式安装在导轨上。本技术所述导轨水平设置,搅拌棒于竖直方向夹角为,15°≤α≤30°,搅拌棒的上端位于搅拌口的上方,搅拌棒靠在搅拌口的边缘上。本技术所述搅拌棒的形状为直杆状,搅拌棒沿其杆向依次固定设置有多个搅拌辅助棒,搅拌辅助棒垂直于搅拌棒设置。本技术所有搅拌辅助棒沿搅拌棒的周向依次设置。本技术所有搅拌辅助棒在同一平面上,从搅拌棒的上端往搅拌棒的下端,搅拌辅助棒的长度依次增加。本技术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弧形的支撑面和支撑脚,支撑面设置于浸染容器的下方,支撑面与浸染容器同心设置,浸染容器设置在支撑面上,支撑脚的上端固定设置在支撑面的下底面,支撑脚上设置有伸缩机构。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搅拌,使得染料在染色过程中分布均匀,极大增加了染色后的良品率,降低了成本,同时结构简单合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参见图1。本实施例为一种面料极度加黑的浸染装置,包括浸染容器1、搅拌器、设置于浸染容器1外侧的支撑结构以及用于驱动搅拌器的动力机构。搅拌器与动力机构相连,搅拌器设置于浸染容器1中,浸染容器1的下部设置于支撑结构上。动力机构驱动搅拌器在浸染容器1中搅拌,支撑结构对浸染容器1进行支撑。浸染容器1的形状为球形,浸染容器1的中心设置有球形的中空结构2,中空结构2与浸染容器1同心设置。中空结构2形成染料的搅拌空间。浸染容器1的顶端开设有搅拌口3,搅拌口3的形状为圆弧形,搅拌口3连通至中空结构2。搅拌器通过搅拌口3对中空结构2染料进行搅拌。搅拌器包括气缸4、立柱10和搅拌棒5。立柱10固定于浸染容器1旁,立柱10的上部设置有支撑台7,支撑台7位于搅拌口3的上方,气缸4设置于支撑台7上。立柱10竖直设置。搅拌棒5相对底面倾斜设置,气缸4的一端设置在立柱10上,气缸4的另一端与搅拌棒5的上端连接,搅拌棒5的下端设置于浸染容器1内。浸染容器1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导轨6,导轨6的形状为环形,导轨6位于浸染容器1的下部,搅拌棒5的下端设置有滚轮,搅拌棒5通过滚轮滚动式安装在导轨6上。气缸4来回伸缩带动搅拌棒5上端前后移动,在导轨6的限位作用下,搅拌棒5转动,形成搅拌,其中气缸4在支撑台7上的运动相对自由,可以在一定限度内进行移动。导轨6水平设置,搅拌棒5于竖直方向夹角为,15°≤α≤30°,搅拌棒5的上端位于搅拌口3的上方,搅拌棒5靠在搅拌口3的边缘上。该结构使得搅拌棒5有效对中空结构2整体中的染料充分搅拌。搅拌棒5的形状为直杆状,搅拌棒5沿其杆向依次固定设置有多个搅拌辅助棒11,搅拌辅助棒11垂直于搅拌棒5设置。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所有搅拌辅助棒11在同一平面上,从搅拌棒5的上端往搅拌棒5的下端,搅拌辅助棒11的长度依次增加。支撑结构包括弧形的支撑面8和支撑脚9,支撑面8设置于浸染容器1的下方,支撑面8与浸染容器1同心设置,浸染容器1设置在支撑面8上,支撑脚9的上端固定设置在支撑面8的下底面,支撑脚9上设置有伸缩机构。该结构使得面料极度加黑的浸染装置适应多种地形。实施例2。参见图2。本实施例为一种面料极度加黑的浸染装置,包括浸染容器1、搅拌器、设置于浸染容器1外侧的支撑结构以及用于驱动搅拌器的动力机构。搅拌器与动力机构相连,搅拌器设置于浸染容器1中,浸染容器1的下部设置于支撑结构上。动力机构驱动搅拌器在浸染容器1中搅拌,支撑结构对浸染容器1进行支撑。浸染容器1的形状为球形,浸染容器1的中心设置有球形的中空结构2,中空结构2与浸染容器1同心设置。中空结构2形成染料的搅拌空间。浸染容器1的顶端开设有搅拌口3,搅拌口3的形状为圆弧形,搅拌口3连通至中空结构2。搅拌器通过搅拌口3对中空结构2染料进行搅拌。搅拌器包括气缸4、立柱10和搅拌棒5。立柱10固定于浸染容器1旁,立柱10的上部设置有支撑台7,支撑台7位于搅拌口3的上方,气缸4设置于支撑台7上。立柱10竖直设置。搅拌棒5相对底面倾斜设置,气缸4的一端设置在立柱10上,气缸4的另一端与搅拌棒5的上端连接,搅拌棒5的下端设置于浸染容器1内。浸染容器1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导轨6,导轨6的形状为环形,导轨6位于浸染容器1的下部,搅拌棒5的下端设置有滚轮,搅拌棒5通过滚轮滚动式安装在导轨6上。气缸4来回伸缩带动搅拌棒5上端前后移动,在导轨6的限位作用下,搅拌棒5转动,形成搅拌,其中气缸4在支撑台7上的运动相对自由,可以在一定限度内进行移动。导轨6水平设置,搅拌棒5于竖直方向夹角为,15°≤α≤30°,搅拌棒5的上端位于搅拌口3的上方,搅拌棒5靠在搅拌口3的边缘上。该结构使得搅拌棒5有效对中空结构2整体中的染料充分搅拌。搅拌棒5的形状为直杆状,搅拌棒5沿其杆向依次固定设置有多个搅拌辅助棒11,搅拌辅助棒11垂直于搅拌棒5设置。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所有搅拌辅助棒11沿搅拌棒5的周向依次设置。作为优选,从搅拌棒5的上端往搅拌棒5的下端,搅拌辅助棒11的长度依次增加。支撑结构包括弧形的支撑面8和支撑脚9,支撑面8设置于浸染容器1的下方,支撑面8与浸染容器1同心设置,浸染容器1设置在支撑面8上,支撑脚9的上端固定设置在支撑面8的下底面,支撑脚9上设置有伸缩机构。该结构使得面料极度加黑的浸染装置适应多种地形。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料极度加黑的浸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染容器、搅拌器、设置于浸染容器外侧的支撑结构以及用于驱动搅拌器的动力机构;搅拌器与动力机构相连,搅拌器设置于浸染容器中,浸染容器的下部设置于支撑结构上;浸染容器的形状为球形,浸染容器的中心设置有球形的中空结构,中空结构与浸染容器同心设置,浸染容器的顶端开设有搅拌口,搅拌口的形状为圆弧形,搅拌口连通至中空结构;搅拌器包括气缸、立柱和搅拌棒,立柱固定于浸染容器旁,立柱的上部设置有支撑台,支撑台位于搅拌口的上方,气缸设置于支撑台上;搅拌棒相对底面倾斜设置,气缸的一端设置在立柱上,气缸的另一端与搅拌棒的上端连接,搅拌棒的下端设置于浸染容器内;浸染容器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导轨,导轨的形状为环形,导轨位于浸染容器的下部,搅拌棒的下端设置有滚轮,搅拌棒通过滚轮滚动式安装在导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料极度加黑的浸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染容器、搅拌器、设置于浸染容器外侧的支撑结构以及用于驱动搅拌器的动力机构;搅拌器与动力机构相连,搅拌器设置于浸染容器中,浸染容器的下部设置于支撑结构上;浸染容器的形状为球形,浸染容器的中心设置有球形的中空结构,中空结构与浸染容器同心设置,浸染容器的顶端开设有搅拌口,搅拌口的形状为圆弧形,搅拌口连通至中空结构;搅拌器包括气缸、立柱和搅拌棒,立柱固定于浸染容器旁,立柱的上部设置有支撑台,支撑台位于搅拌口的上方,气缸设置于支撑台上;搅拌棒相对底面倾斜设置,气缸的一端设置在立柱上,气缸的另一端与搅拌棒的上端连接,搅拌棒的下端设置于浸染容器内;浸染容器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导轨,导轨的形状为环形,导轨位于浸染容器的下部,搅拌棒的下端设置有滚轮,搅拌棒通过滚轮滚动式安装在导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料极度加黑的浸染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辉华金振华唐利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九彩龙染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