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电热安全工作区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8397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获取电热安全工作区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晶闸管结构的静电放电保护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取电热安全工作区的方法包括:根据静电放电保护器件的结构,构造等效热路模型,获取最大安全耗散功率;根据最大安全耗散功率、最大安全电流、最大安全电压与最大安全二次击穿功率,获取电热安全工作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热安全工作区的耗散功率由经验值粗略确定,基于此得到的电热安全工作区与静电放电保护器件的实际工作情况存在很大偏差,进而不能够有效地保护静电放电保护器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获取电热安全工作区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获取电热安全工作区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传统的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Discharge,ESD)保护器件在瞬态高电压、大电流冲击下,其电流-电压(I-U)特性曲线往往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如图1所示,在电压达到一定限度时,曲线表现出明显的负阻回滞(Snapback)现象,具体表现为:电流急剧增大,而电压持续减小回滞,发生二次击穿或热击穿,造成ESD保护器件电热失效而无法正常工作。电热安全工作区(SafeOperationArea,SOA)作为衡量ESD保护器件电热效应微观物理作用机制的一个直观表象,因此,通常使用电热安全工作区来说明ESD保护器件的安全工作范围。然而,现有技术中电热安全工作区的耗散功率由经验值粗略确定,基于此得到的电热安全工作区与ESD保护器件的实际工作情况存在很大偏差,进而不能够有效地保护ESD保护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电热安全工作区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热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获取电热安全工作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晶闸管结构的静电放电保护器件,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静电放电保护器件的结构,构造所述静电放电保护器件的等效热路模型;根据所述等效热路模型,获取所述静电放电保护器件的最大安全耗散功率;根据所述最大安全耗散功率、最大安全电流、最大安全电压与最大安全二次击穿功率,获取所述静电放电保护器件的电热安全工作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获取电热安全工作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晶闸管结构的静电放电保护器件,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静电放电保护器件的结构,构造所述静电放电保护器件的等效热路模型;根据所述等效热路模型,获取所述静电放电保护器件的最大安全耗散功率;根据所述最大安全耗散功率、最大安全电流、最大安全电压与最大安全二次击穿功率,获取所述静电放电保护器件的电热安全工作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等效热路模型,获取所述静电放电保护器件的最大安全耗散功率,包括:根据所述等效热路模型,获取耗散功率与所述静电放电保护器件的热扩散时间、热扩散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取耗散功率的最大值,以作为所述最大安全耗散功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静电放电保护器件热扩散时间小于第一时间阈值时,所述对应关系可以表示为:其中,Pf为耗散功率,a为等效平行六面体的宽度,b为等效平行六面体的长度,Cp为所述静电放电保护器件的热容,Tc为所述热扩散温度,T0为环境温度,tf为失效时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静电放电保护器件热扩散时间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时间阈值且小于第二时间阈值时,所述对应关系可以表示为:其中,Pf为耗散功率,a为等效平行六面体的宽度,b为等效平行六面体的长度,K为玻尔兹曼常数,ρ为所述静电放电保护器件的体密度,Cp为所述静电放电保护器件的热容,Tc为所述热扩散温度,T0为环境温度,tf为失效时间,tc为第一时间阈值。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静电放电保护器件热扩散时间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时间阈值且小于第三时间阈值时,所述对应关系可以表示为:其中,Pf为耗散功率,a为等效平行六面体的宽度,b为等效平行六面体的长度,c为等效平行六面体的高度,K为玻尔兹曼常数,Tc为所述热扩散温度,T0为环境温度,tf为失效时间,tb为第二时间阈值。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家欣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