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调整机构及加工方法、多自由度模型姿态调整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8111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调整机构及加工方法、多自由度模型姿态调整装置及方法,包括尾撑杆、尾撑花盘和固定座,所述尾撑花盘的后端面沿周向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固定座的前端面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齿,或者所述尾撑花盘的后端面沿周向设有若干凸齿,所述固定座的前端面设有与凸齿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尾撑杆前端装配固定模型,所述尾撑杆后端依次穿设于所述尾撑花盘和所述固定座内,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尾撑花盘固定在所述尾撑杆后端上;述尾撑杆的前端与后端的轴线的夹角与所需攻角的角度相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旋转调整机构,通过尾撑杆在固定座内旋转,再通过调节旋转的角度,从而调整尾撑杆前端的模型的姿态,获得模型处于不同测量面的流场结构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调整机构及加工方法、多自由度模型姿态调整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航天
,特别地,涉及一种旋转调整机构及加工方法、多自由度模型姿态调整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模型姿态调整装置通过多个调整机构从而调整风洞试验中模型的姿态,如水平位移调整机构、竖直位移调整机构、攻角位移调整机构等等,风洞试验是研究飞行器大攻角气动性能的重要手段。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风洞也朝着具有更强的试验能力、更高的生产效率的方向发展,要求尽可能多地模拟模型的试验状态,如模型的俯仰、偏航、滚转、横向平移、纵向平移等姿态和动作,实验模型安装在模型姿态调整装置上,因此,实验模型的各种姿态变化必须通过模型姿态调整装置的动作来实现,从而使模型的测量面与激光片光重合,获得流场结构图像。现有技术中,大部分模型姿态调整装置的自由度都在三自由度及以下,在有限空间内调整范围狭小,精度也比较低,姿态调整范围有限,对于带攻角的模型如圆锥模型的流动,无法测量模型的子午面流场结构,还有一部分模型姿态调整装置通过增设可水平旋转的侧滑角位移调整机构扩大了姿态调整范围,但仅能在水平方向侧滑一定的角度,因此仅能实现模型90度和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调整机构,包括尾撑杆(11)、尾撑花盘(12)和固定座(13),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撑花盘(12)的后端面沿周向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固定座(13)的前端面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齿;或者所述尾撑花盘(12)的后端面沿周向设有若干凸齿,所述固定座(13)的前端面设有与凸齿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尾撑杆(11)前端装配固定模型,所述尾撑杆(11)后端依次穿设于所述尾撑花盘(12)和所述固定座(13)内,所述固定座(13)和所述尾撑花盘(12)固定在所述尾撑杆(11)后端上;所述尾撑杆(11)的前端与后端的轴线的夹角与所需攻角的角度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调整机构,包括尾撑杆(11)、尾撑花盘(12)和固定座(13),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撑花盘(12)的后端面沿周向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固定座(13)的前端面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齿;或者所述尾撑花盘(12)的后端面沿周向设有若干凸齿,所述固定座(13)的前端面设有与凸齿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尾撑杆(11)前端装配固定模型,所述尾撑杆(11)后端依次穿设于所述尾撑花盘(12)和所述固定座(13)内,所述固定座(13)和所述尾撑花盘(12)固定在所述尾撑杆(11)后端上;所述尾撑杆(11)的前端与后端的轴线的夹角与所需攻角的角度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撑花盘(12)和所述固定座(13)通过螺母锁紧固定所述尾撑杆(11)的后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有2个~20个,所述凸齿的设置数量与所述凹槽的设置数量相同,或者所述凸齿的设置数量少于所述凹槽的设置数量;所述凹槽呈环形等距分布,和/或所述凸齿呈环形等距分布;所述凸齿的高度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撑杆(11)由尾撑前杆(111)和尾撑后杆(112)连接而成,所述尾撑前杆(111)和尾撑后杆(112)的轴线的夹角与所需攻角的角度相等。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调整机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圆柱基体在后端面加工所述凹槽制成所述尾撑花盘(12),所述尾撑花盘(12)套于所述尾撑后杆(112)的前端过紧配合连接,再将所述尾撑后杆(112)的前端面与所述尾撑花盘(12)的内壁进行焊接;所述尾撑前杆(111)的后端根据所需攻角的角度倾斜截断形成截断斜面,再将所述尾撑前杆(111)插入所述尾撑花盘(12)中;所述尾撑前杆(111)的截断斜面与所述尾撑后杆(112)的前端面贴合后将所述尾撑前杆(111)与所述尾撑花盘(12)的内壁进行焊接;所述尾撑后杆(112)插入所述固定座(13)内。6.一种多自由度模型姿态调整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调整机构(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底板(6),旋转调整机构(1)通过轴向位移调整机构(2)、横向位移调整机构(3)、竖直位移调整机构(4)或攻角位移调整机构(5)中的至少一个布设在固定底板(6)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自由度模型姿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调整机构(1)通过轴向位移调整机构(2)、横向位移调整机构(3)、竖直位移调整机构(4)和攻角位移调整机构(5)布设在固定底板(6)上;所述轴向位移调整机构(2)固设于所述固定底板(6)上,所述横向位移调整机构(3)固设于所述轴向位移调整机构(2)的活动部件上,所述竖直位移调整机构(4)固设于所述横向位移调整机构(3)的活动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海波易仕和陆小革何霖刘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