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品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793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饰品,其具备:具有通孔(10)的球体(P)、以及穿插在上述通孔(10)中的悬挂用线材(6)。上述通孔(10)是通过分别从上述球体(P)的上半部(U)的左右对称位置向上述球体(P)的中心(S)分别穿设而成的第1孔(1)和第2孔(2)的连通而形成的。在上述通孔(10)的内部,将由上述第1孔(1)和上述第2孔(2)所形成的夹角的顶部(4)削去,而形成有弯曲面(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详细来说就是涉及项链、耳坠等,在悬挂状态下使用的。
技术介绍
已知正面为特定球形的悬挂用装饰品。例如,如下述专利文献1的图1所示,其是在单个珍珠前面安装有单个钻石,并通过链子悬挂在身上的装饰品。这种形式的装饰品,在将其佩带在身上时,必需使该装饰品的朝向保持不变。例如,在上述的例子中,在将上述装饰品贴身佩带时,如果从使用者的角度看去上述钻石不能总是正面朝上的话,那么该装饰品的魅力将大打折扣。但是,当在装饰用的球体本身开凿通孔,并将链子等悬挂用的线材穿插在该通孔中时,上述球体很容易绕着悬挂用线材的周围旋转并自由的改变朝向。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6-7240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有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在悬挂状态下使用时,其方向不会被改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装饰品的特征在于,具备设有通孔的球体,上述通孔是由分别从上述球体的上半部的左右对称位置向上述球体的中心分别穿设的第1孔和第2孔的连通而成的,将由上述第1孔和上述第2孔,在上述球体内部所形成的夹角的顶部切削而形成有弯曲面。在上述球体中,所谓“上半部”只是相对来说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是由上述装饰品的制造者随意决定的上半部。若为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上述通孔,在上述球体的上半部形成左右对称的形状,同时,在上述通孔中穿插着悬挂用线材并处于悬挂状态的情况下,上述球体的重心位于上述球体的下半部。结果,上述球体就很难围绕上述悬挂用线材旋转,因此上述球体的正面及背面的朝向不易被改变。因此,可以提供出新颖的装饰品,例如,在上述球体的上述正面镶嵌宝石,或者,甚至可在上述球体的上述背面镶嵌不同于上述正面的宝石等。而且,上述通孔的内部形成有上述弯曲面,因此向上述通孔穿插上述悬挂用线材也可极其容易的进行。本专利技术装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穿设工序,分别从球体材料上半部的左右对称位置,向上述球体材料的中心分别穿设第1孔和第2孔直到其相互连通;弯曲面的形成工序,将由上述第1孔和上述第2孔在上述球体材料的内部所形成的夹角的顶部削去,而形成弯曲面。作为上述装饰品的制造方法较佳的实施方式之一,上述顶部的切削,是将上述第1孔的开口部的直径、与上述第2孔的开口部的直径扩大后,从上述各开口部插入工具而进行的。这样的优点在于,很容易从上述各开口部向上述顶部插入上述工具。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装饰品,具有设有通孔的球体、以及穿插在上述通孔中的悬挂用线材,其特征在于,上述通孔,是通过分别从上述球体的上半部的左右对称位置向上述球体的中心分别穿设的第1孔和第2孔的连通而形成的,将由上述第1孔与上述第2孔在上述球体内部所形成的夹角的顶部削去,以形成弯曲面。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装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穿设工序,分别从球体材料的上半部的左右对称位置,向上述球体材料的中心分别穿设第1孔和第2孔直到其相互连通;弯曲面形成工序,将由上述第1孔和上述第2孔在上述球体材料的内部所形成的夹角的顶部削去以形成弯曲面;穿插工序,将悬挂用线材的一端从上述第1孔的开口部插入,在移动上述球体材料的同时,使上述悬挂用线材沿着上述弯曲面滑动,直到上述第2孔的开口部,由此来进行上述悬挂用线材的穿插。若为该制造方法,则,由于上述球体材料内的上述顶部被削去而形成上述弯曲面,因此,一边移动上述球体材料,一边使上述悬挂用线材沿上述弯曲面滑动,就可以容易地将上述悬挂用线材从弯曲连通的上述第1孔向上述第2孔穿插。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装饰品制造工序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装饰品制造工序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装饰品制造工序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装饰品制造工序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装饰品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装饰品,如图5所示,设有具备通孔10的装饰用的球体D、以及被穿插在上述通孔10中的悬挂用线材6。在上述球体D上,在其被上述悬挂用线材6以悬挂的状态佩带在身上时处于正面的位置上、以镶嵌等适当的方法固定有钻石8等装饰要件。作为上述球体D,是适合作为装饰品的材质,例如,可使用珍珠、或各种宝石。而且,作为上述悬挂用线材6,是适合作为装饰品的材质和形态,例如,可使用贵重金属制成的锁链。如图1所示,上述球体D中,形成有上述通孔10。该通孔10是通过将分别从球体材料P的上半部U左右对称位置、向上述球体材料P的中心S分别穿设而成的第1孔1和第2孔2相连通而形成的。具体来说就是,上述通孔10的形成可如下所述。从上述球体材料P的上半部U的左右对称位置A1及A2,向上述球体材料P的中心S,利用工具(未图示),分别穿设上述第1孔1和第2孔2(穿孔工序)。不过,上述中心S不必是上述球体材料P的准确的中心,只要是实质的中心即可。上述工具,可以使用例如硬质合金圆柱杆(超鋼ラウンドシリンダ一バ一)或钻头等。上述第1孔和第2孔,在上述球体材料P的中心相互连通,并形成各自笔直的状态。因此,上述第1孔1和上述第2孔2是,分别从上述球体材料P的表面在上述上半部U斜向下延伸而成,而上述通孔10在上述球体P的上半部U,被形成为左右对称的V字形。不过,实际上,上述第1孔1穿孔时的工具的前端痕迹、和上述第2孔穿孔时的工具的前端痕迹,会残留在上述球体材料P内,因此,上述第1孔1和上述第2孔2,形成在上述球体P的中心S交叉的状态。如图1所示,上述第1孔和上述第2孔各自倾斜,相对水平面大致呈30度左右角。也就是说,上述第1孔1的中心轴线、与包含上述球体材料P的中心S的水平截面之间的角度大致为30度左右,同样,上述第2孔2的中心轴线、与包含上述球体材料P的中心的水平截面之间的角度大致为30度左右。而且,上述第1孔1和第2孔2的直径根据上述球体材料P的大小而有所不同,例如,直径可以是1.6mm左右。通过将上述第1孔1和上述第2孔,在上述球体材料P内的连通部3中连接,使得在上述球体材料P的内部所形成的夹角,具有向下凸出的顶部4。在相对于上述第1孔1的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30度、相对于上述第2孔2的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30度的情况下,上述夹角为120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穿孔工序之后,切削上述夹角的上述顶部4而形成弯曲面5。该顶部切削工序,是为了使上述通孔10的弯曲部圆滑,以使上述悬挂用线材6的穿插入上述通孔10的操作更容易而进行的。上述顶部4的切削操作是通过分别在上述第1孔1和上述第2孔2,当上述穿孔工序时,插入直径较小的切削工具而进行的。较佳的2如图2所示,上述顶部4的切削工序中,首先,将上述第1孔1和第2孔2各自的开口部1a、1b扩大。该开口部扩大工序,是为了使上述顶部的切削操作更加容易而进行的。也就是说,鉴于上述球体材料P较小,且上述第1孔1和上述第2孔2的直径也很小,因而对上述第1孔1和上述第2孔2各自的开口部1a、1b的内周面进行切削,可使这些直径被扩大到可容易操作上述工具的大小。例如,上述第1孔1和上述第2孔2的直径为1.6mm的情况下,最好将上述开口部1a、1b的直径扩大到2.3mm左右。上述顶部4的切削操作,是在上述第1孔1和上述第2孔2中,插入比在上述穿孔工序中所使用的工具更细径的同种工具,用该工具的前端部,将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饰品,其特征在于,具备设有通孔(10)的球体(D),上述通孔(10),是通过将分别从上述球体(D)的上半部(U)的左右对称位置向上述球体(D)的中心(S)分别穿设而成的第1孔(1)和第2孔(2)相互连通而形成的,将由上述第1孔(1)和上述第2孔(2)在上述球体(D)的内部所形成的夹角的顶部(4)削去而形成有弯曲面(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芳谷俊
申请(专利权)人:有限会社真珠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