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翼式无线随钻扶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881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钻井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折翼式无线随钻扶正器,包括套筒和翅片,在套筒外侧沿圆周倾斜分布有至少三片翅片,且所有翅片的倾斜方向一致,所有翅片的外端面位于同一参照圆柱面上,且所述参照圆柱面与套筒同轴,翅片与套筒固定在一起,所有翅片的左右两外侧均设有平滑过渡的倒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翅片沿圆周倾斜分布在套筒外侧,可使之与套筒之间有夹角,便于翅片靠近套筒,并减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最大外径,使其能顺利通过小径水眼,满足本发明专利技术和事故处理工具的在深井或/和复杂井内的同步作业,提高其作业的安全和钻进速度,且在常规工况下还可吸收消除钻具的各种复杂震动,起到扶正居中作用,保护仪器并提高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翼式无线随钻扶正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钻井设备
,是一种折翼式无线随钻扶正器。
技术介绍
随着钻井技术的不断提高,无线随钻仪器作为钻进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随钻仪器,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而井下事故处理工具(随钻震击器、倒扣接头、堵漏接头等)也是在深井的复杂井中必不可少的。然而,在保证井眼轨迹的控制的同时也要保证井下的安全钻进,在目前这种状况下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其主要原因是无线随钻仪器扶正器的外径大于井下事故处理工具(随钻震击器,堵漏接头等)水眼的内径而无法进通过,所以会导致这两个问题不能同时解决,也很难实现。如果深井的复杂井只带无线随钻仪器来控制井眼轨迹,一旦井下发生复杂和卡钻事故,则难以及时的进行复杂和事故的处理。如果只带事故处理工具(随钻震击器、倒扣接头、堵漏工具等),会导致无法控制井眼轨迹和井身质量。如果两种工具同时带入井下,当在复杂井内或/和井下事故发生后,在进行打捞的时候无线随钻仪器无法在事故处理工具的水眼内通过,也无法完成无线随钻仪器的打捞,以及无线随钻仪器发生故障后的打捞维修和投放。这种矛盾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我们深井和复杂井的安全、快速钻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翼式无线随钻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和翅片,在套筒外侧沿圆周倾斜分布有至少三片翅片,且所有翅片的倾斜方向一致,所有翅片的外端面位于同一参照圆柱面上,且所述参照圆柱面与套筒同轴,翅片与套筒固定在一起,所有翅片的左右两外侧均设有平滑过渡的倒角,翅片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套筒的左右两端面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翼式无线随钻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和翅片,在套筒外侧沿圆周倾斜分布有至少三片翅片,且所有翅片的倾斜方向一致,所有翅片的外端面位于同一参照圆柱面上,且所述参照圆柱面与套筒同轴,翅片与套筒固定在一起,所有翅片的左右两外侧均设有平滑过渡的倒角,翅片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套筒的左右两端面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翼式无线随钻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在套筒外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三片翅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翼式无线随钻扶正器,其特征在于翅片的外侧面与套筒外侧面相切。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翼式无线随钻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参照圆柱面的直径是套筒外径的1.5倍到2.5倍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翼式无线随钻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参照圆柱面的直径是套筒外径的1.5倍到2.5倍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折翼式无线随钻扶正器,其特征在于以倒角所在端部的翅片在其端部外侧面与套筒的切点为原点,将翅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先雷华才武东生付光军张玮臣王晓凤董建刚张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