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住房透水混凝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水混凝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第四代住房由清华大学建筑研究院设计,其主要特征是:每层都有公共院落,每户都有私家庭院,可种花种菜,建筑外墙长满植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住房雨水利用、收集系统是指将天然雨水收集并加以利用的节水技术.一般由雨水收集系统、利用系统两个部分组成。雨水收集系统一般均为集水池、集水管路组成,收集的雨水大多用于灌溉植被及路面清洁。我国雨水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真正意义上的建筑雨水系统在立体绿化上的利用与研究却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于90年代发展起来的。由于起步比较晚,中城市的雨水利用基本还处于探索与研究阶段,技术还是比较落后,缺乏系统性和实践化。近年来,北京已进入雨水收集系统到实施推广阶段,希望成为我国雨水利用系统技术在建筑绿化方面的龙头,实现雨水利用标准化。其他许多城市比如天津、青岛、大连、南京、哈尔滨、西安、郑州等也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陆续开展绿化利用的研究和应用,如在上海浦东新区,运用屋面收集系统和储水构筑物收集雨水,经过预处理后用于小区屋面绿化灌溉和 ...
【技术保护点】
1.新型住房透水混凝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系统、景观池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沉淀过滤系统及集水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住房透水混凝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系统、景观池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沉淀过滤系统及集水系统。2.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透水混凝土楼板(1)、雨水输送管(2),透水混凝土楼板(1)与雨水输送管(2)之间直接联通,透水混凝土楼板(1)在雨水输水管道(2)连接位置需要进行加固防水处理;所述观池雨水收集系统包括:第四代住房景观池(10)、预制透水混凝土前挡板(4)、过滤装置(5)、预制透水混凝土后挡板(6),第四代住房景观池(10)的底部侧面设置有凹槽,在凹槽内部依次安装有竖向的预制透水混凝土前挡板(4)、过滤装置(5)、预制透水混凝土后挡板(6),第四代住房景观池(10)的顶部采用浇筑混凝土的方式固定;所述雨水沉淀过滤系统包括沉砂池(3)、预制透水混凝土前挡板(4)、过滤装置(5)、预制透水混凝土后挡板(6)、清洁雨水储存箱(7)、清洁雨水输送管道(8)、清洁雨水综合利用阀门(9),由雨水收集系统、景观池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到的雨水通过雨水输送管(2)进入雨水沉淀过滤系统,雨水输送管(2)的出水口与沉砂池(3)相连,沉砂池(3)的右侧设置排水管(11),排水管(11)的安装位置在沉砂池(3)的右侧5/4位置处,其目的是在强降雨时期排除多余的雨水,沉砂池(3)的左侧依次安装预制透水混凝土前挡板(4)、过滤装置(5)、预制透水混凝土后挡板(6),清洁雨水储存箱(7)紧接预制透水混凝土后挡板(6),预制透水混凝土后挡板(6)的底部设置有清洁雨水输送管道(8),清洁雨水输送管道(8)的末端与清洁雨水综合利用阀门(9)连接,过滤装置(5)中为充填型过滤装置,其充填物为不良级配砂石及碳粉;所述集水系统包括:集水井清洁水出水管(12)、集水井沉淀池(13)、集水井清洁雨水储存箱(14)、集水井预制透水混凝土上挡板(15)、集水井过滤装置(16)、集水井预制透水混凝土下挡板(17)、集水井排水管(18),集水系统是用来收集经过预处理的来自于排水管(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