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层内生成CO2体系及其应用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层内生气提高采收率
,特别涉及一种层内生成CO2体系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注CO2提高采收率技术具有适用性强、成本低和提高采收率幅度大等优点,同时可解决CO2的封存问题,减轻温室效应危害。但CO2的储集、输送、注入及对设备腐蚀等问题极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层内生成CO2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其核心是向地层中注入生气剂和释气剂溶液,二者反应后就地生成CO2并释放热量,从而起到增能降粘的作用,有效解除地层中的无机和有机堵塞,再辅以起泡剂等封堵体系,还能同时实现调剖和驱油的目的。目前,国内外油田常用的层内生成CO2体系有活性酸+碳酸(氢)盐体系、多羟基酸氧化生气体系、尿素+亚硝酸盐体系和碳酸氢盐热分解体系。中国专利CN201210421553.5介绍了一种用于油水井解堵增能的层内自生气体系,该体系以尿素和亚硝酸盐为反应物,加入适量激活剂后在50℃以上的地层中即可反应生成大量CO2和N2,起到可解堵增能、提高采油率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随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内生成CO2体系,所述体系包括A剂和B剂,所述A剂与所述B剂的体积比为1:1.2~1:1.5,所述A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碳酸盐和/或碳酸氢盐8~12份,水88~92份;所述B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有机酸2~4份,缓释剂6~10份,起泡剂1~2份,缓蚀剂0.5~1.5份,水82~9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内生成CO2体系,所述体系包括A剂和B剂,所述A剂与所述B剂的体积比为1:1.2~1:1.5,所述A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碳酸盐和/或碳酸氢盐8~12份,水88~92份;所述B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有机酸2~4份,缓释剂6~10份,起泡剂1~2份,缓蚀剂0.5~1.5份,水82~9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内生成CO2体系,其中,所述有机酸选自乙酸、甲酸、草酸和柠檬酸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内生成CO2体系,其中,所述缓释剂选自氯化铵、硫酸铵、乙酸、甲酸、草酸和柠檬酸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内生成CO2体系,其中,所述有机酸与所述缓释剂的重量比为1:1~4: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内生成CO2体系,其中,所述缓蚀剂的常压静态腐蚀速率为3~4g/(m2·h)。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层内生成CO2体系,其中,所述缓蚀剂选自咪唑啉类缓蚀剂和季铵盐类缓蚀剂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任选地,为咪唑啉类缓蚀剂和季铵盐类缓蚀剂的复配缓蚀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内生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翔,郑玉飞,薛新房,徐景亮,张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