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藻控藻方法及控藻剂技术

技术编号:1877594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蓝藻控藻方法,属于环境生态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向铜绿微囊藻藻液中,加入BM控藻酶和L‑赖氨酸,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均匀;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絮凝剂,搅拌后静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控藻方法的控藻剂,该控藻剂包括BM控藻酶和L‑赖氨酸。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或控藻剂对蓝藻具有杀藻、沉藻速度快、处理后水体透明度高、控藻时间长、治理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并且可以实现规模化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藻控藻方法及控藻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生态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蓝藻控藻方法及控藻剂。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蓝藻水华暴发的频度逐步增加,除了太湖、巢湖和滇池等大型湖泊,还有城市景观水体,如景观湖泊(武汉东湖、南京玄武湖);城市河道(北京长河水系),均有所报道。景观水体主要包括人工营造或改造的小型河流、湖泊,已成为优化、美化、净化城市环境的重要部分。目前,由于这些水体大多为人工营造或改造,基本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水体流动性差、流量小,加上生态系统结构单一和环境容量有限,导致水体自净能力较差,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一旦景观水体的水质发生污染或恶化,就难以自行恢复。近年来,我国城市的景观水体受到自身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蓝藻水华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的环境质量。蓝藻水华爆发,会消耗大量溶氧,降低水体透明度,造成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以及群落结构的变化。水华产生异味与杂质,増加水处理成本;产生的藻毒素通过水循环,对水生动物、家畜和人类的健康安全都带来极大危害。引起水华的主要蓝藻藻种为鱼腥藻属、束丝藻属、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蓝藻控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向铜绿微囊藻藻液,加入BM控藻酶和L‑赖氨酸,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均匀;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絮凝剂,搅拌后静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藻控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向铜绿微囊藻藻液,加入BM控藻酶和L-赖氨酸,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均匀;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絮凝剂,搅拌后静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液中,所述铜绿微囊藻细胞密度不大于1.5×107个/L,所述BM控藻酶浓度为1~5mg/L,所述L-赖氨酸浓度为1~10mg/L。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M控藻酶浓度为3mg/L,所述L-赖氨酸浓度为5mg/L。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所述絮凝剂的同时加入助凝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越刘丹妮任宁郭敏常江侯文华赵若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