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鼾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180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由立体织物制成的止鼾枕,其包括二面层及至少一内翼,该二面层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该二面层至少一侧边形成一与容置空间连通的袋口,该内翼与该二面层相连而经由袋口折入容置空间,内翼围构或具有一位于止鼾枕中央的镂空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止鼾枕不使用时,面层能保持近乎一般枕头的平整度,而当头颈部枕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止鼾枕时,枕骨中央恰对应于镂空部,使头颈自然后仰,拉伸上呼吸道,减缓打鼾,其立体织物制成的本质使其具有足够的支撑性,且易于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止鼾枕
本技术为一种可防止或减缓打鼾的器具,特别是关于一种可防止或减缓打鼾的枕头。
技术介绍
打鼾成因之一是因肥胖或先天腺体肿大,造成上呼吸道狭窄或甚至阻塞,使得吸气、吐气时产生震动而发出声响。打鼾会影响自身及他人睡眠,甚至在睡眠时引发呼吸暂停症,严重时可能致命。为了减缓打鼾,已有若干止鼾枕被提出,其中M248418、US20150265075、US20120060846等专利公开利用发泡材料形成表面高低起伏的枕头结构,US20150216334及CN203073973U则公开利用气囊形成高低起伏的枕头结构,这些结构通过其表面凹凸轮廓提供不同支撑力给头颈部不同部位,缓和呼吸道狭窄的症状。然而,这些枕头结构的表面通常并不平整,也不易水洗清洁,如何有效改善之,确实值得本领域人士思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较为平整并有缓和打鼾效果的枕头。本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水洗、快干并有缓和打鼾效果的枕头。为了达成上述及其它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止鼾枕,其包括一由立体织物制成的主枕结构,主枕结构具有一第一面层、一第二面层、一第一内翼及一第二内翼,该第一、第二面层的周缘彼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止鼾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由立体织物制成的主枕结构,具有一第一面层、一第二面层、一第一内翼及一第二内翼,该第一、第二面层的周缘彼此固定并在相对的两个侧边分别形成一袋口,该第一、第二面层之间形成一主枕容置空间,该第一、第二内翼分别结合于该第一、第二面层的两侧边并经由所述袋口折入该主枕容置空间,且该第一、第二内翼之间围构一镂空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鼾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由立体织物制成的主枕结构,具有一第一面层、一第二面层、一第一内翼及一第二内翼,该第一、第二面层的周缘彼此固定并在相对的两个侧边分别形成一袋口,该第一、第二面层之间形成一主枕容置空间,该第一、第二内翼分别结合于该第一、第二面层的两侧边并经由所述袋口折入该主枕容置空间,且该第一、第二内翼之间围构一镂空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枕,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第二内翼均为双层结构,该第一内翼的双层结构是分别自该第一、第二面层的其中一所述侧边一体延伸,该第二内翼的双层结构是分别自该第一、第二面层的另一所述侧边一体延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内翼均具有一自由端,该第一、第二内翼在其自由端处均具有一凹弧轮廓,所述镂空部的至少一部分由该第一、第二内翼的凹弧轮廓所定义。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鼾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内翼的自由端相抵接。5.一种止鼾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由立体织物制成的主枕结构,具有一第一面层、一第二面层及一内翼,该第一、第二面层的周缘彼此固定并在其中一侧边形成一袋口,该第一、第二面层之间形成一主枕容置空间,该内翼分别结合于该第一、第二面层的所述侧边并经由所述袋口折入该主枕容置空间,且该内翼上挖设一镂空部。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止鼾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上铭
申请(专利权)人:尚鼎浩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