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桌屏以及办公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177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桌屏以及办公桌,所述桌屏包括:底盒,包括一底板以及环绕所述底板的侧壁,所述侧壁设有相匹配的至少一对插槽,所述插槽的开口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至少一夹持侧板,所述夹持侧板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夹持侧板的一边连接所述插槽的边沿,另一边连接所述底板,所述夹持侧板与相连接的所述插槽共同形成一夹持槽;以及至少一隔板,所述隔板沿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插入到至少一个所述夹持槽中,所述隔板与所述夹持槽面接触。该桌屏不仅布置便捷,而且还具有收纳的功能,相比现有的桌屏具有更强的应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桌屏以及办公桌
本技术涉及家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桌屏以及具有该桌屏的办公桌。
技术介绍
当代办公室中,相邻职员的办公桌之间常放置一侧桌屏,用于分割二者的办公区域、营造私密的个人工作空间,不仅可以避免相互之间产生打扰,也可以提高各职员工作内容的保密性。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侧桌屏通常采用夹持桌板的方式进行固定,但这种固定的方式会因办公桌桌板的形状或者尺寸不同受到一定的限制,不仅使组装的工序变得十分复杂,而且对于某些办公桌的桌板来说可能还需要特定的一些部件来才能实现其固定,增加了额外的成本。此外,现有桌屏在其功能性上也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桌屏以及具有该桌屏的办公桌。该桌屏不仅布置便捷,而且还具有收纳的功能,相比现有的桌屏具有更强的应用性。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桌屏,所述桌屏包括:底盒,包括一底板以及环绕所述底板的侧壁,所述侧壁设有相匹配的至少一对插槽,所述插槽的开口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至少一夹持侧板,所述夹持侧板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夹持侧板的一边连接所述插槽的边沿,另一边连接所述底板,所述夹持侧板与相连接的所述插槽共同形成一夹持槽;以及至少一隔板,所述隔板沿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插入到至少一个所述夹持槽中,所述隔板与所述夹持槽面接触。优选地,每条所述插槽的两侧分别连接一所述夹持侧板,所述插槽与两所述夹持侧板共同形成一夹持槽。优选地,两所述夹持侧板之间形成的所述夹持槽的宽度与所述隔板的厚度相同。优选地,所述桌屏还包括夹持部软垫,每个所述夹持部软垫设置于所述夹持侧板与所述隔板之间。优选地,每一对所述插槽夹持一隔板的两端。优选地,所述插槽贯穿所述侧壁。优选地,所述底盒包括位于所述隔板两侧的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优选地,所述桌屏还包括底部软垫,所述底板软垫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优选地,所述桌屏还包括多个止滑垫,多个所述止滑垫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底面。优选地,所述桌屏还包括吸附层,所述吸附层设置于所述夹持侧板朝向所述隔板的一侧,所述隔板通过所述吸附层吸附于所述夹持侧板上。优选地,所述吸附层为胶层或磁铁。优选地,所述桌屏还包括至少一收纳盒,所述收纳盒设置于所述隔板的一侧。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办公桌,所述办公桌包括桌板以及上述的桌屏,所述桌屏固定于所述桌板上。本技术的桌屏中将其隔板通过插槽与夹持侧板形成的夹持槽直接固定于其底盒上。该桌屏摒弃了现有桌屏所采用的利用夹持桌板的固定方式,其中,起到隔断空间作用的隔板通过底盒可以直接稳定地放置于办公桌的桌面上,不会因办公桌桌板的形状或者尺寸不同而在其安装上受到限制,应用的范围更为广泛,布置也更为便捷。此外,隔板与底盒连接后还将底盒隔断形成的两个容置空间,可以供位于隔板两侧的使用者收纳物品,赋予了桌屏额外的收纳功能,使桌屏的应用性更强。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桌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桌屏的底盒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桌屏的固定件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桌屏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桌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办公桌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7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桌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盒11底板12侧壁13插槽2隔板3夹持侧板31夹持部软垫32夹持槽4底板软垫5止滑垫61第一容置空间62第二容置空间7桌板8收纳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给出详细的说明。尽管本技术将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进行阐述和说明,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并不仅仅只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相反,对本技术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本技术同样可以实施。在另外一些实例中,对于大家熟知的结构和部件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技术的主旨。请参见图1至图5,其分别示出了本技术的桌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桌屏的底盒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桌屏的固定件的局部放大图、桌屏的底部结构示意图以及桌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图1至图5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桌屏包括:底盒1、隔板2、夹持侧板3、底部软垫4以及止滑垫5。在图1所示,底盒1呈矩形的盒状,其包括底板11以及环绕底板11的侧壁12,底盒1具有一朝上的开口。优选地,底盒1的高度(即侧壁12的高度)可以为55mm。其中,侧壁12设有相匹配的至少一对插槽13。每一对插槽13用于夹持一隔板2的两端。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插槽13均贯穿侧壁12,两个插槽13沿第一方向(图1中X轴方向)设置,插槽13的开口方向垂直于底板11(图1中为开口朝上)。所述桌屏包括至少一夹持侧板。具体来说,如图1至图3所示,夹持侧板3垂直于底板11,夹持侧板3的一边连接插槽13的边沿,另一边连接底板11,夹持侧板3与相连接的插槽13共同形成一夹持槽32。在此实施例中,桌屏包括四个夹持侧板3。每条插槽13的两侧分别连接一夹持侧板3,插槽13与两夹持侧板3共同形成一夹持槽32。隔板2插置于夹持槽32中,以此与底盒1之间相互固定。。优选地,两个夹持侧板3之间形成的夹持槽13的宽度与隔板2的厚度相同,二者之间形成过盈配合,以此夹紧隔板2,、提高固定的可靠性。夹持槽32的宽度可以为3mm。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桌屏还包括夹持部软垫31。每个夹持部软垫31设置于夹持侧板3上位于夹持侧板3和隔板2之间。夹持部软垫31可以使夹持侧板3在有效地夹紧隔板2的同时,不易使隔板2受到损伤,起到保护隔板2的作用。隔板2插置于夹持槽32中,且隔板2沿第一方向设置、将底盒1分割形成分别位于隔板2两侧的第一容置空间61和第二容置空间62。具体来说,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隔板2沿第一方向上(图1和图2中的X轴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底盒1沿第一方向上(图1和图2中的X轴方向)的长度。在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隔板2沿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底盒1沿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其中,两个夹持侧板3和插槽13形成的夹持槽32贯穿连接两个夹持侧板3的侧壁12。进而,隔板2由底盒1的开口处插入底盒1两侧的两个夹持槽32后,隔板2的两端也相应的贯穿底盒1的一对侧壁12,以此将底盒1分割成两部分(即第一容置空间61和第二容置空间62)。当该桌屏防止于办公桌上后,第一容置空间61和第二容置空间62供位于桌屏两侧的使用者收纳物品。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隔板2沿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也可以等于底盒1沿第一方向上的长度,进而,当隔板2插置于两个夹持侧板3和插槽13形成的夹持槽32后,其两端分别延伸至底盒1的侧壁12,其同样能够将底盒1分割成第一容置空间61和第二容置空间6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夹持侧板3也可以仅设置在底盒1的一侧设置一块或两块夹持侧板3,例如在底盒1的一侧侧壁12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桌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桌屏包括:底盒,包括一底板以及环绕所述底板的侧壁,所述侧壁设有相匹配的至少一对插槽,所述插槽的开口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至少一夹持侧板,所述夹持侧板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夹持侧板的一边连接所述插槽的边沿,另一边连接所述底板,所述夹持侧板与相连接的所述插槽共同形成一夹持槽;以及至少一隔板,所述隔板沿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插入到至少一个所述夹持槽中,所述隔板与所述夹持槽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桌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桌屏包括:底盒,包括一底板以及环绕所述底板的侧壁,所述侧壁设有相匹配的至少一对插槽,所述插槽的开口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至少一夹持侧板,所述夹持侧板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夹持侧板的一边连接所述插槽的边沿,另一边连接所述底板,所述夹持侧板与相连接的所述插槽共同形成一夹持槽;以及至少一隔板,所述隔板沿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插入到至少一个所述夹持槽中,所述隔板与所述夹持槽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屏,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插槽的两侧分别连接一所述夹持侧板,所述插槽与两所述夹持侧板共同形成一夹持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屏,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夹持侧板之间形成的所述夹持槽的宽度与所述隔板的厚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桌屏还包括夹持部软垫,每个所述夹持部软垫设置于所述夹持侧板与所述隔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屏,其特征在于,每一对所述插槽夹持一隔板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存祥刘春兵
申请(专利权)人:震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