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熨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173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熨斗,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的开关线路和设于壳体底部的导热底板,其特征在于:导热底板上设有PTC发热体。由于采用了PTC热敏元件作为发热元件,因此,该产品能自动调节功率及工作温度,且便于用户使用。(*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熨斗。目前的电熨斗一般采用电阻丝作为发热源,以云母片为绝缘材料,其缺点是体积大,耗电量高,而且无法根据工况自行调节功率及合适的工作温度。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电熨斗。该电熨斗采用PTC热敏材料作为发热元件,可根据工况自行调节功率及合适的工作温度以满足工作的需要。本技术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的开关线路和设于壳体底部的导热底板,其构造的特点是导热底板上设有PTC发热体。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予以具体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构造示意图,图中拆去压板6,1表示壳体;2表示PTC发热体,3表示底板;4表示开关柄;5表示电源线。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中6表示压板;7表示PTC热敏元件;8表示耐热绝缘橡胶外套;9、10表示电极板。参照附图,本技术的电熨斗包括塑料壳体、设于塑料壳体上的开关线路,设于塑料壳体底部的导热底板(铝板)3,和设于导热底板上的PTC发热体2。PTC发热体由PTC热敏元件7、位于PTC热敏元件上、下侧的电极板9、10和耐热绝缘橡胶外套8组成。它呈方块状,嵌置于导热底板上侧的方形槽11内。导热底板上侧还设有用以固定发热体的压板6。本技术工作过程如下当PTC热敏元件上、下侧的电极板9、10经开关线路与电源接通,PTC热敏元件得电发热;当熨斗的导热底板与湿的布料接触,而使温度降低时,PTC热敏元件的电阻减小,电流增大,于是PTC热敏元件的发热功率增大;当熨斗的导热底板与干的布料接触,而使温度上升时,PTC热敏元件的电阻增大,电流减小,发热功率减小。本技术由于采用了PTC热敏材料作为发热元件,因此,能根据工况自行调节功率及工作温度。该产品节能、经济,使用方便,其市场前景可观。权利要求1.一种电熨斗,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的开关线路和设于壳体底部的导热底板,其特征在于导热底板上设有PTC发热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PTC发热体由PTC热敏元件、位于PTC热敏元件上、下侧的电极板和耐热绝缘橡胶外套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壳体为塑料壳体。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熨斗,其特征在于PTC发热体呈方块状,嵌置于导热底板上侧的方形槽内,导热底板上侧设有用以固定发热体的压板。专利摘要一种电熨斗,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的开关线路和设于壳体底部的导热底板,其特征在于导热底板上设有PTC发热体。由于采用了PTC热敏元件作为发热元件,因此,该产品能自动调节功率及工作温度,且便于用户使用。文档编号D06F75/08GK2116708SQ92202070公开日1992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31日专利技术者李春贵, 王锦虎, 董木松, 郜德超, 张志生, 陆海铭 申请人:福建省霞浦电子仪器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熨斗,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的开关线路和设于壳体底部的导热底板,其特征在于:导热底板上设有PTC发热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贵王锦虎董木松郜德超张志生陆海铭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霞浦电子仪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