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吸附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1503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吸附剂,其按照重量百分比的组成为:胡敏素60~65%,纳米活性炭纤维30~35%,黏合剂3~6%。制备方法包括:将泥炭土和0.2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8.7混合制备粗胡敏素:将粗胡敏素精制得到胡敏素纯品;将纳米活性炭纤维制成粒径为80~100mm的纳米活性炭纤维颗粒纯品;将胡敏素、纳米活性炭纤维颗粒、黏合剂配料后混合制备即得。该吸附剂的应用方法包括:将吸附剂应用于接触吸附床、固定床、移动床或者流化床;吸附剂再生以及吸附剂循环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吸附剂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效果好的优点,且可再生,再生后可稳定运行6~10年,运转稳定,管理方便,出水水质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吸附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吸附剂。
技术介绍
吸附法在废水处理中主要用于脱除水中的微量污染物,包括脱色、除臭、去除重金属、去除溶解性有机物、去除放射性物质等。在处理流程中,吸附法可作为离子交换、膜分离等方法的预处理手段,以去除有机物、胶体物及余氯等;也可以作为二级处理后的深度处理手段,以满足再生水水质要求。吸附过程可有效吸附浓度很低的物质,具有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等优点。吸附的基本原理是一种附着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的过程,具有多孔性质的固体物质与气体或液体接触时,气体或液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分会吸附到固体表面上。其中,具有吸附功能的固体物质称为吸附剂,气相或液相中被吸附物质称为吸附质。吸附剂对吸附质的吸附,根据吸附力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交换吸附。在实际的吸附过程中,上述几类吸附往往同时存在。吸附剂的种类很多,目前常用的有活性炭和腐殖酸类吸附剂。活性炭是水处理中应用较多的一种吸附剂。活性炭的种类很多,在废水处理中常用的是粉状活性炭和粒状活性炭。粉状活性炭吸附能力强,制备容易,价格较低,但再生困难,一般不能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的组成为:胡敏素60~65%,纳米活性炭纤维30~35%,黏合剂3~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的组成为:胡敏素60~65%,纳米活性炭纤维30~35%,黏合剂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活性炭纤维的孔径为50~1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的比表面积为1500~2300m2/g,吸附容量为2~3mmol/g。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泥炭土和0.2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8.7混合制备粗胡敏素:(2)将粗胡敏素精制得到胡敏素纯品;(3)将纳米活性炭纤维制成粒径为80~100mm的纳米活性炭纤维颗粒纯品;(4)将胡敏素、纳米活性炭纤维颗粒、黏合剂按照重量百分比为:胡敏素60~65%,纳米活性炭纤维30~35%,黏合剂3~6%配料,混合制备用于污水处理的吸附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制备粗胡敏素的具体方法为:将泥炭土破碎过筛取0.25~0.35mm粒级,将泥炭土和柠檬酸钠溶液混合后震荡3~5h,静置分离,取上清液;将上清液于4000~6000r/min离心20~30min,取离心后的沉淀于55~65℃烘干2~3h得到粗胡敏素。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粗胡敏素精制的具体方法为:将粗胡敏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鹏飞孙红何亚婷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