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及鞋类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11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2:51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鞋底及鞋类物品。其中,所述鞋底的主体上设有至少一条沟槽,且沿所述沟槽形成第一地面接触区域和第二地面接触区域,所述第一地面接触区域和第二地面接触区域可相对所述沟槽发生弹性弯折,以适应足部行走时的生理弯曲,提升了鞋类物品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鞋底及鞋类物品
本公开涉及鞋类领域,尤其涉及鞋底及鞋类物品。
技术介绍
鞋类物品通常包括用于接触地面的鞋底。鞋底为用户的足部提供冲击缓冲,且在某些构造下提供牵引力。因此,鞋底的结构会直接影响用户在行走或运动过程中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鞋底及鞋类物品。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鞋底,该鞋底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至少一条沟槽,且沿所述沟槽形成第一地面接触区域和第二地面接触区域,所述第一地面接触区域和第二地面接触区域可相对所述沟槽发生弹性弯折,以适应足部行走时的生理弯曲。可选的,所述主体包括对应于足尖的第一区域、对应于足弓的第二区域以及对应于足跟的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分别至少包括一条所述沟槽。可选的,所述第二区域的沟槽数量多于第一区域或第三区域。可选的,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或第三区域中至少之一的所述沟槽呈阵列分布。可选的,所述沟槽呈曲线型。可选的,所述沟槽呈波浪型,所述波浪型沟槽包括对应于足底内侧的第一区间、对应于足底中部的第二区间以及对应于足底外侧的第三区间;所述第一区间和第三区间相对所述第二区间对称设置,以使所述第一地面接触区域和第二地面接触区域相对所述沟槽发生均匀的弯折。可选的,该鞋底还包括至少一防滑件,所述防滑件组装于所述主体,且突出于所述主体。可选的,所述防滑件组装于第一区域、第二区域或第三区域中至少之一。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鞋类物品,包括鞋面和上述鞋底。可选的,该鞋类物品还包括弹性防踢件,所述弹性防踢件至少覆盖对应于足尖的所述鞋面和鞋底,以保护足尖。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通过为鞋底的主体上设置至少一条沟槽,使所述主体沿所述沟槽形成可相对所述沟槽发生弹性弯折的第一地面接触区域和第二地面接触区域,所述第一地面接触区域和第二地面接触区域的弯折能够适应足部行走时的生理弯曲,提升足部的舒适度和安全度。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鞋底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鞋底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鞋类物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足部在行走或运动过程中具有特定的规律,例如整个足部的曲线变化、施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等。因此,鞋底作为鞋类物品中直接与足部和地面接触的部分,其结构将直接影响鞋类物品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了提升鞋类物品2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本公开提出一种鞋类物品2。如图1所示,该鞋底1包括主体11。所述主体11上设有至少一条沟槽111,且沿所述沟槽111形成第一地面接触区域112和第二地面接触区域113,所述第一地面接触区域112和第二地面接触区域113可相对所述沟槽111发生弹性弯折,以适应足部行走时的生理弯曲。通过为鞋底1的主体11上设置至少一条沟槽111,使所述主体11沿所述沟槽111形成可相对所述沟槽111发生弹性弯折的第一地面接触区域112和第二地面接触区域113,所述第一地面接触区域112和第二地面接触区域113的弯折能够适应足部行走时的生理弯曲,提升足部的舒适度和安全度。在上述实施例中,主体11可以包括对应于足尖的第一区域114、对应于足弓的第二区域115以及对应于足跟的第三区域116,所述第一区域114、第二区域115和第三区域116分别至少包括一条所述沟槽111。设置在第一区域114的沟槽111可以使对应的第一地面接触区域112和第二地面接触区域113发生弹性弯折,进而使主体11的第一区域114适应足尖部分在行走中的生理弯曲。同理的,设置在第二区域115的沟槽111可以使第二区域115适应足弓部分在行走中的生理弯曲。设置在第三区域116的沟槽111可以使第三区域116适应足跟部分在行走中的生理弯曲。通过分布在第一区域114、第二区域115和第三区域116中的沟槽111可以提升整个鞋底1各个部分适应足部在行走中的生理弯曲,提升足部的舒适度和安全度。在足部的行走或运动过程中,足部发生生理弯曲以向地面施加作用力,而地面会给足部一个反作用力以推动足部运动。本公开提出的鞋底1主体11可以通过上述沟槽111对所述反作用力进行分解,因此上述第一区域114、第二区域115或第三区域116中至少之一的所述沟槽111可以呈阵列分布,以使足尖、足弓或足跟受到地面的反作用力均匀,提升足部的舒适度。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区域115中的沟槽111数量可以多于第一区域114或第三区域116,以适应足弓部分在行走过程中的生理弯曲变化。当然,也可以针对不同的需求为足尖对应的第一区域114或足跟对应的第三区域116设置数量更多的沟槽111,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在一实施例中,沟槽111可以呈如图1所示的波浪型,所述波浪型沟槽111包括对应于足底内侧的第一区间1111、对应于足底中部的第二区间1112以及对应于足底外侧的第三区间1113;所述第一区间1111和第三区间1113相对所述第二区间1112对称设置,以使所述第一地面接触区域112和第二地面接触区域113相对所述沟槽111发生均匀的弯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沟槽111也可以呈曲线型、直线型等,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图2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鞋底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鞋底1可以包括中底117、外底118和至少一防滑件12。其中,上述主体11可以包括中底117和外底118。中底117可以使用高弹力的EVA(EthyleneVinylAcetat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材质以热压方式注模成型,以确保鞋子的整体舒适性,但又不会让鞋子变得过重,同时可以吸收用户跳跃落地时的冲击力,有效减少剧烈运动对骨骼带来的伤害,上述中底117也可以使用其他高弹材质,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上述外底118组装在中底117上以提升鞋底1的防滑性和防磨性。所述防滑件12组装于所述外底118,且突出于所述外底118,以增加鞋底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进而为鞋底1提供较好的防滑、防磨效果。防滑件12可以组装于第一区域114、第二区域115或第三区域116中至少之一,以针对不同的需求对鞋底1的不同位置提供防滑保护。本公开进一步提出一种鞋类物品2,如图3所示,该鞋类物品2包括鞋面21、弹性防踢件13和上述鞋底1。所述弹性防踢件13至少覆盖对应于足尖的所述鞋面21和鞋底1,以保护足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鞋类物品2可以包括童鞋、运动鞋、皮鞋等,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至少一条沟槽,且沿所述沟槽形成第一地面接触区域和第二地面接触区域,所述第一地面接触区域和第二地面接触区域可相对所述沟槽发生弹性弯折,以适应足部行走时的生理弯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至少一条沟槽,且沿所述沟槽形成第一地面接触区域和第二地面接触区域,所述第一地面接触区域和第二地面接触区域可相对所述沟槽发生弹性弯折,以适应足部行走时的生理弯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对应于足尖的第一区域、对应于足弓的第二区域以及对应于足跟的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分别至少包括一条所述沟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沟槽数量多于第一区域或第三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或第三区域中至少之一的所述沟槽呈阵列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呈曲线型。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施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东莞市源创智行服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