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小荣专利>正文

检查用气道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7067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查用气道管理装置,其包括用于撑开咽喉部形成操作空间的撑开罩、用于将液体吸引出的吸引管以及用于呼吸支持的呼吸支持管,吸引管的尾端伸入撑开罩内;呼吸支持管的尾端位于撑开罩内,且呼吸支持管尾端位于撑开罩内的长度可调;呼吸支持管位于撑开罩内的尾端包裹有呼吸支持气囊,所述呼吸支持气囊与用于对所述呼吸支持气囊进行充气的呼吸气囊充气管连通;撑开罩上还设置允许操作镜置入的操作镜置入定位口,操作镜通过操作镜置入定位口伸入撑开罩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满足支气管镜、胃镜等的放置与操作,避免口水吸入肺部导致的并发症,在紧急状态下可快速实现呼吸支持,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查用气道管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理装置,尤其是一种检查用气道管理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的

技术介绍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呼吸系统病变的一项重要手段,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直观地了解气管、支气管病变、支气管镜取组织活检,还可直接进行一些列临床治疗。由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一项刺激性很强的侵入性操作,支气管镜对声门和支气管的强烈刺激容易导致患者呛咳及躁动,会出现循环絮乱、缺氧等事件的发生。以往在表面麻醉下患者难以耐受,特别是婴幼儿难以完成操作,常使检查暂停或中断。仅凭静脉麻醉对患者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容易出现通气不足,血氧饱和度下降,易发生麻醉意外。近年来采用先在静脉麻醉下置入标准喉罩,然后通过喉罩插入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检查的方法在临床上以得到普及应用,但喉罩诞生的初衷之一是为了减轻气管插管导致的气道损伤,现有的喉罩在插入纤维支气管镜时无法给患者继续供氧,因此在临床上患者容易出现缺氧,使检查操作中断,需先拔除支气管镜对患者进行抢救,抢救措施为置入喷射呼吸管行喷射呼吸,或直接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现在的抢救措施耽误时间较长,增加了患者风险和痛苦。临床需要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查用气道管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用于撑开咽喉部形成操作空间的撑开罩(9)、用于将液体吸引出的吸引管(7)以及用于呼吸支持的呼吸支持管(4),吸引管(7)的尾端伸入撑开罩(9)内;呼吸支持管(4)的尾端位于撑开罩(9)内,且呼吸支持管(4)尾部位于撑开罩(9)内的长度可调;撑开罩(9)上还设置允许操作镜置入的操作镜置入定位口,操作镜通过操作镜置入定位口能伸入撑开罩(9)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查用气道管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用于撑开咽喉部形成操作空间的撑开罩(9)、用于将液体吸引出的吸引管(7)以及用于呼吸支持的呼吸支持管(4),吸引管(7)的尾端伸入撑开罩(9)内;呼吸支持管(4)的尾端位于撑开罩(9)内,且呼吸支持管(4)尾部位于撑开罩(9)内的长度可调;撑开罩(9)上还设置允许操作镜置入的操作镜置入定位口,操作镜通过操作镜置入定位口能伸入撑开罩(9)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用气道管理装置,其特征是:在撑开罩(9)上设置外套管(8),呼吸支持管(4)置于外套管(8)内,且呼吸支持管(4)的尾端从外套管(8)内穿出后位于撑开罩(9)内,呼吸支持管(4)在外套管(8)内能沿外套管(8)的长度方向运动,呼吸支持管(4)在外套管(8)内运动时,能调节呼吸支持管(4)尾部位于撑开罩(9)内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查用气道管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呼吸支持管(4)的头端位于外套管(8)外,呼吸支持管(4)的头端设置呼吸连接口(1),呼吸支持管(4)的尾端设置支持管孔(14),所述支持管孔(14)贯通呼吸支持管(4),且呼吸支持气囊(13)位于支持管孔(14)与外套管(8)的端部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查用气道管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引管(7)的尾端设置贯通吸引管(7)的吸引孔(12),吸引管(7)的头端设置吸引连接头(6),吸引管(7)的头端与外套管(8)间通过挡板(5)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用气道管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操作镜置入定位口包括中部置入定位口(10)以及侧部置入定位口(11),中部置入定位口(10)位于吸引管(7)与呼吸支持管(4)之间,侧部置入定位口(11)位于吸引管(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振天陈中书高宏
申请(专利权)人:熊小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