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志华专利>正文

一种全方位可调节桑树修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6993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方位可调节桑树修枝装置,包括升降筒、顶柱、活塞、底座、旋转轴、旋转盘、支撑座、机械臂、连接头、摄像头、气动缸、剪刀、伸缩杆、上手柄、下手柄、操作柜、操作台、显示器、按键台、拉手Ⅰ、柜门、拉手Ⅱ、底板及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和机械臂互相配合,实现修剪装置的全方位调节高度和角度,增加了修剪的范围,降低了劳动强度,并采用摄像头实时监控修剪的部位,细化修剪树枝的角度,使修剪更彻底,同时气动缸触发伸缩缸运动,进而代替了人工操作,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显著提高修剪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方位可调节桑树修枝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全方位可调节桑树修枝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桑树的培育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桑树是多年生的植物,为了适合蚕采食桑叶的需要,桑树会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需要将地上发病的枝条、冗枝全部剪掉,每年进行两次。传统的修剪方法是采用人工方式,耗费时间成本,效率低,且对于高度教高的桑树,需要搬运梯子,劳动强度大,增加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方位可调节桑树修枝装置。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全方位可调节桑树修枝装置,包括升降筒、顶柱、活塞、底座、旋转轴、旋转盘、支撑座、机械臂、连接头、摄像头、气动缸、剪刀、伸缩杆、上手柄、下手柄、操作柜、操作台、显示器、按键台、拉手Ⅰ、柜门、拉手Ⅱ、底板及万向轮。所述升降筒设置在底板上端右侧,操作柜设置在底板上端左侧,在底板下端设置四个万向轮。所述顶柱置于升降筒内部,顶柱顶端与活塞连接,底座固定在活塞上端,旋转轴下端插入底座内,旋转轴上端与旋转盘连接,在旋转盘上端设置两个支撑座,机械臂下端与支撑座连接,机械臂上端与连接头连接,气动缸固定在连接头上端,摄像头设置在气动缸右端,在气动缸上端伸出伸缩杆,伸缩杆穿过下手柄与上手柄底端连接,剪刀固定在下手柄上。所述操作柜上端为操作台,操作柜内部为空心结构,在操作台上端左侧开设凹槽,凹槽内设置显示器,在操作台上端右侧设置按键台,拉手Ⅰ设置在控制柜侧面上,在拉手Ⅰ下方设置柜门,在柜门外侧设置拉手Ⅱ。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顶柱的上下运动、旋转轴的转动、机械臂的运动均由不同的电机控制。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上手柄和下手柄之间设置缓冲弹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操作柜与底板焊接为一个整体。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柜门与操作柜之间通过铰链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和机械臂互相配合,实现修剪装置的全方位调节高度和角度,增加了修剪的范围,降低了劳动强度,显著提高修剪效率。(2)采用摄像头实时监控修剪的部位,细化修剪树枝的角度,使修剪更彻底。(3)采用气动缸触发伸缩缸运动,进而代替了人工操作,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一种全方位可调节桑树修枝装置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一种全方位可调节桑树修枝装置的主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一种全方位可调节桑树修枝装置的侧视图。图中:1-升降筒,2-顶柱,3-活塞,4-底座,5-旋转轴,6-旋转盘,7-支撑座,8-机械臂,9-连接头,10-摄像头,11-气动缸,12-剪刀,13-伸缩杆,14-上手柄,15-下手柄,16-操作柜,17-操作台,18-显示器,19-按键台,20-拉手Ⅰ,21-柜门,22-拉手Ⅱ,23-底板,24-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的一种全方位可调节桑树修枝装置,包括升降筒1、顶柱2、活塞3、底座4、旋转轴5、旋转盘6、支撑座7、机械臂8、连接头9、摄像头10、气动缸11、剪刀12、伸缩杆13、上手柄14、下手柄15、操作柜16、操作台17、显示器18、按键台19、拉手Ⅰ20、柜门21、拉手Ⅱ22、底板23及万向轮24。所述升降筒1设置在底板23上端右侧,操作柜设置在底板23上端左侧,在底板23下端设置四个万向轮24。所述顶柱2置于升降筒1内部,顶柱2顶端与活塞3连接,底座4固定在活塞3上端,旋转轴5下端插入底座4内,旋转轴5上端与旋转盘6连接,在旋转盘6上端设置两个支撑座7,机械臂8下端与支撑座7连接,机械臂8上端与连接头9连接,气动缸11固定在连接头9上端,摄像头10设置在气动缸11右端,在气动缸11上端伸出伸缩杆13,伸缩杆13穿过下手柄15与上手柄14底端连接,剪刀12固定在下手柄15上。所述操作柜16上端为操作台17,操作柜16内部为空心结构,在操作台17上端左侧开设凹槽,凹槽内设置显示器18,在操作台17上端右侧设置按键台19,拉手Ⅰ20设置在操作柜16侧面上,在拉手Ⅰ20下方设置柜门21,在柜门21外侧设置拉手Ⅱ22。所述的顶柱2的上下运动、旋转轴5的转动、机械臂8的运动均由不同的电机控制。所述的上手柄14和下手柄15之间设置缓冲弹簧。所述的操作柜16与底板23焊接为一个整体。所述的柜门21与操作柜16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手推拉手Ⅰ20,将装置置于需要修剪的桑树旁,操作按键台19,根据桑树的高度升高顶柱2,进而将旋转盘6上端的机械臂8升高,根据摄像头10记录的信息,在显示器18中观察,调节旋转轴5和机械臂8的旋转角度,使剪刀12置于待修剪位置,使气动缸11工作,伸缩杆13带着上手柄14向下运动,进而使剪刀12修剪树枝。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方位可调节桑树修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筒(1)、顶柱(2)、活塞(3)、底座(4)、旋转轴(5)、旋转盘(6)、支撑座(7)、机械臂(8)、连接头(9)、摄像头(10)、气动缸(11)、剪刀(12)、伸缩杆(13)、上手柄(14)、下手柄(15)、操作柜(16)、操作台(17)、显示器(18)、按键台(19)、拉手Ⅰ(20)、柜门(21)、拉手Ⅱ(22)、底板(23)及万向轮(24);所述升降筒(1)设置在底板(23)上端右侧,操作柜设置在底板(23)上端左侧,在底板(23)下端设置四个万向轮(24);所述顶柱(2)置于升降筒(1)内部,顶柱(2)顶端与活塞(3)连接,底座(4)固定在活塞(3)上端,旋转轴(5)下端插入底座(4)内,旋转轴(5)上端与旋转盘(6)连接,在旋转盘(6)上端设置两个支撑座(7),机械臂(8)下端与支撑座(7)连接,机械臂(8)上端与连接头(9)连接,气动缸(11)固定在连接头(9)上端,摄像头(10)设置在气动缸(11)右端,在气动缸(11)上端伸出伸缩杆(13),伸缩杆(13)穿过下手柄(15)与上手柄(14)底端连接,剪刀(12)固定在下手柄(15)上;所述操作柜(16)上端为操作台(17),操作柜(16)内部为空心结构,在操作台(17)上端左侧开设凹槽,凹槽内设置显示器(18),在操作台(17)上端右侧设置按键台(19),拉手Ⅰ(20)设置在操作柜(16)侧面上,在拉手Ⅰ(20)下方设置柜门(21),在柜门(21)外侧设置拉手Ⅱ(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方位可调节桑树修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筒(1)、顶柱(2)、活塞(3)、底座(4)、旋转轴(5)、旋转盘(6)、支撑座(7)、机械臂(8)、连接头(9)、摄像头(10)、气动缸(11)、剪刀(12)、伸缩杆(13)、上手柄(14)、下手柄(15)、操作柜(16)、操作台(17)、显示器(18)、按键台(19)、拉手Ⅰ(20)、柜门(21)、拉手Ⅱ(22)、底板(23)及万向轮(24);所述升降筒(1)设置在底板(23)上端右侧,操作柜设置在底板(23)上端左侧,在底板(23)下端设置四个万向轮(24);所述顶柱(2)置于升降筒(1)内部,顶柱(2)顶端与活塞(3)连接,底座(4)固定在活塞(3)上端,旋转轴(5)下端插入底座(4)内,旋转轴(5)上端与旋转盘(6)连接,在旋转盘(6)上端设置两个支撑座(7),机械臂(8)下端与支撑座(7)连接,机械臂(8)上端与连接头(9)连接,气动缸(11)固定在连接头(9)上端,摄像头(10)设置在气动缸(11)右端,在气动缸(11)上端伸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久李桠楠
申请(专利权)人:徐志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