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衣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6876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衣架。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并且可以折叠的衣架,以满足人们在室内或室外晾衣和挂衣的需要。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叠式衣架,由四根立杆、四个滑轮装置、两根连接杆、两只连接装置、两根中立杆和一根横杆构成,所述的四个滑轮装置分别安装在各立杆的底部,且每两根立杆与一根连接杆的两端连接构成两个半支架,两个半支架的立杆两两之间通过连接装置连接,两个连接装置各与两根中立杆连接,中立杆的顶部设有横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以放置在室内或室外,易于收藏存放,不占空间;整体造型轻巧,不易侧翻,负重时稳定性好;设计合理,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衣架,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折叠式的衣架。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家居布置除了实用要求外,还相应的提出了其他方面的要求,例如美观、方便、功能多样等。而对于平时衣物的晾晒和放置,需要既美观、又方便实用的架子,现有的晾衣架的形式可谓多种多样,从安装场所分为外置式和内置式,从机构上分有固定式和折叠式,从结构上分有简单的和复杂的等等。一般情况下,对于家庭居住面积较小或者需要灵活移动晾衣架的使用者来说,折叠式晾衣架以其折叠机构为特色给人们收藏和移动带来极大方便。这种晾衣架的折叠机构好坏直接影响使用效果,所以具有方便、灵活的折叠机构的晾衣架,可以真正给使用者带来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并且可以收折的新型衣架,以满足人们在室内或室外晾衣和挂衣的需要。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衣架,由四根立杆1、四个滑轮装置2、两根连接杆3、两只连接装置4、两根中立杆5和一根横杆6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滑轮装置2分别安装在各立杆1的底部,且每两根立杆1与一根连接杆3的两端连接构成两个半支架,两个半支架的立杆1两两之间通过连接装置4连接,两个连接装置4分别与两根中立杆5连接,中立杆5的顶部设有横杆6。所述连接装置4为“凸”型结构,中间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41,通孔41的下部两侧设有对称的扇形孔42,“凸”型结构的上部设有与套筒8配合的外螺纹,立杆1分别插入扇形孔42内,并通过连接杆11把立杆1与连接装置4连接起来;中立杆5分别穿过通孔41,并通过套筒8固定在连接装置4上。所述的连接杆11可以为销钉,也可以为螺栓。所述中立杆5的下部可以套有置物盘7,该置物盘7与其下面的套筒8相靠。所述中立杆5的顶端经连接件9与横杆6连接,其中横杆6分为三段,分别为中间段61及两侧段62,且中间段61的内径与两侧段62的外径相配合,两侧段62的外侧设有套帽12,所述连接件9为三通接头,其下部套在中立杆5的顶端,两侧分别套在横杆6的中间段61及两侧段62的一端,两侧段62通过销钉连接在连接件9上。所述立杆1的底端通过连接件10与滑轮装置2及连接杆3连接,连接件10为三通接头,分别套在立杆1、连接杆3与滑轮装置2的一端。本技术的优点,结构简单,是一种立式且可以收折的晾衣架,可以放置在室内或室外的某个地方,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晾衣和挂衣的需要,易于收藏存放,不占空间;整体造型轻巧,不易侧翻,负重时稳定性好;设计合理,具有较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收折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收折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接头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由一种折叠式衣架,由四根立杆1、四个滑轮装置2、两根连接杆3、两只连接装置4、两根中立杆5和一根横杆6,所述的四个滑轮装置2分别安装在各立杆1的底部,且每两根立杆1与一根连接杆3的两端连接构成两个半支架的,两个半支架的立杆1两两之间通过连接装置4连接,两个连接装置4各与两根中立杆5连接,中立杆5的顶部设有横杆6。所述立杆1的底端设有三通接头的连接件10,该三通接头的连接件10的三端分别套在立杆1、连接杆3与滑轮装置2上。两半部的支架顶端分别经连接装置4与中立杆5连接,所述连接装置4为“凸”型结构,参见图5所示,中间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41,通孔41的下部两侧设有对称的扇形孔42,该扇形孔42与立杆1相配,连接装置4的上部设有与套筒8配合的外螺纹,立杆1分别插入扇形孔42内,并通过连接杆11把立杆1与连接装置4连接起来,连接杆11依次穿过连接装置4及立杆1顶端上的通孔并固定在连接装置4的另一侧,而连接杆11可以根据需要选用销钉或螺栓;中立杆5的下端穿过通孔41及套筒8,并通过套筒8旋紧固定在连接装置4上。所述中立杆5的下部可以套有置物盘7,该置物盘7的下面与套筒8相靠。所述中立杆5的顶端经连接件9与横杆6连接,其中横杆6分为三段,分别为中间段61及两侧段62,且中间段61的内径与两侧段62的外径相配合,所述连接件9为三通接头,其下部套在中立杆5的顶端,两侧分别套在横杆的中间段61及两侧段62上,两侧段62通过销钉连在连接件9上。所述“上下”是指折叠式衣架在图1或图2中所示的位置。在中立杆5的下端及横杆6的两侧段62外侧一端为了美观和使用方便,可以装有套帽12,套帽12在安装完成后最后套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四根立杆1构成的支架设计成左右对称的两半部分,其上端采用连接装置4与中立杆5进行连接。使用时,将折叠状态的衣架打开呈图1状态。收折时,先把两侧段62压入中间段61内,直至适当位置或被两侧段62外侧端的套帽12挡住时;接着松开套筒8,向下移动中立杆5,当中立杆5的下端与套筒8相靠时,再旋紧套筒8;若在中立杆5上设置有置物盘7时,可以在中立杆5的下端与置物盘7相接时,即可旋紧套筒8,以便固定住中立杆5,参见图3;再把四根立杆1在扇形孔42移动,使之内向中间靠拢,两边的滑轮装置2也随之自动向中间靠拢,使四根立杆1与中立杆5呈直立状态,参见图4;此时衣架已折叠完成,在不使用时,可以减小占地空间。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衣架,由四根立杆(1)、四个滑轮装置(2)、两根连接杆(3)、两只连接装置(4)、两根中立杆(5)和一根横杆(6)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滑轮装置(2)分别安装在各立杆(1)的底部,且每两根立杆(1)与一根连接杆(3)的两端连接构成两个半支架,两个半支架的立杆(1)两两之间通过连接装置(4)连接,两个连接装置(4)各与两根中立杆(5)连接,中立杆(5)的顶部设有横杆(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4)为“凸”型结构,中间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41),通孔(41)下部的两侧设有对称的扇形孔(42),“凸”型结构的上部设有与套筒(8)配合的外螺纹,立杆(1)分别插入扇形孔(42)内,并通过连接杆(11)把立杆(1)与连接装置(4)连接起来;中立杆(5)分别穿过通孔(41),并通过套筒(8)固定在连接装置(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11)可以为销钉,也可以为螺栓。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立杆(5)的下部可以套有置物盘(7),该置物盘(7)与其下面的套筒(8)相靠。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立杆(5)的顶端经连接件(9)与横杆(6)连接,其中横杆(6)分为三段,分别为中间段(61)及两侧段(62),且中间段(61)的内径与两侧段(62)的外径相配合,所述连接件(9)为三通接头,其下部套在中立杆(5)的顶端,两侧分别套在横杆(6)的中间段(61)及两侧段(62)的一端,两侧段(62)通过销钉连接在连接件(9)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式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6)的两侧段(62)外侧设有套帽(12)。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的底端通过连接件(10)与滑轮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衣架,由四根立杆(1)、四个滑轮装置(2)、两根连接杆(3)、两只连接装置(4)、两根中立杆(5)和一根横杆(6)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滑轮装置(2)分别安装在各立杆(1)的底部,且每两根立杆(1)与一根连接杆(3)的两端连接构成两个半支架,两个半支架的立杆(1)两两之间通过连接装置(4)连接,两个连接装置(4)各与两根中立杆(5)连接,中立杆(5)的顶部设有横杆(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镁嘉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