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油茶大树高位嫁接成活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67890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油茶大树高位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包括嫁接时间、砧木选择、砧木处理、接穗采集、嫁接、第一次绕绑砧木、第二次绕绑砧木和抚育施肥管理工序,每年5月~7月晴天时,选择20~30年树龄的油茶树上生长健壮的油茶树枝干作为砧木,在常规拉皮切接方法的基础上,不需保留营养枝和遮荫枝,并用薄膜带从砧木基部由下向上一环紧接一环不露缝隙地绕绑后罩上保湿袋和遮荫物,当接芽成活除去保湿袋和遮荫物后,再用薄膜带绕绑砧木,嫁接后结合常规方法进行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抑制砧木萌芽萌发,防止砧木因被阳光灼伤、失水,引起的砧木树皮开裂,死亡,同时有效降低油茶大树嫁接换冠后的管护成本,并能加快嫁接后油茶树冠恢复形成。

A method to increase the survival rate of high grafting of Camellia oleifera Abe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survival rate of high-position grafting of Camellia oleifera trees, including grafting time, selection of rootstock, treatment of rootstock, scion collection, grafting, first binding of rootstock, second binding of rootstock and management procedures of tending and fertilizing. The 20-30-year-old Camellia oleifera trees are selected to grow on sunny days from May to July every year. Strong Camellia oleifera branches were used as rootstocks.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peeling and cutting methods, nutrient branches and shading branches were not needed to be retained. Moisturizing bags and shading materials were wrapped around the rootstocks with film bands from the bottom of the Rootstocks to the top of the rootstocks, and then wrapped around the rootstocks with film bands. The rootstock was rootstock and managed by conventional methods.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rootstock germination, prevent rootstock bark cracking and death caused by sunlight burning and dehydratio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ube protection cost after grafting and crown changing of Camellia oleifera, and accelerate the crown restoration after graf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油茶大树高位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
,涉及一种提高油茶大树高位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又称茶籽树、油茶树,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中具有较高栽培经济价值的油用物种,也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与油棕、油橄榄、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油茶的主要产品茶油,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90%以上,是一种天然、安全、保健的优质特色木本高营养食用油,被国际市场誉为“东方橄榄油”。近年来,国家、自治区对油茶产业发展非常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对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助推精准扶贫和巩固脱贫成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高品质食用油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绿色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有重要战略意义。目前,全国油茶种植面积达6000多万亩,广西油茶种植面积也达650多万亩。广西油茶种植面积仅次于湖南、江西,但在现有的油茶林面积中,由于品种良莠不齐,经营管理粗放,林龄衰老等原因造成低产低效,低产林分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不仅对群众发展油茶的积极性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进程。实践表明,通过嫁接换冠可改良油茶品种(或品系),可以有效的提高茶油的产量与质量,该改造技术应用广泛,可应用于品种收集、营建油茶采穗圃和低产林改造等方面。但目前现有的嫁接换冠技术,其嫁接后管理不仅成本高,且油茶断砧后林地郁闭度降低,砧木易被日光灼伤,严重的会因砧木严重失水造成树皮开裂,死亡,造成嫁接成活率和保存率降低,最终影响嫁接效果。因此,如何对现有嫁接换冠技术进行改良,降低成本,且有效预防砧木日灼、失水,提高嫁接成活率和保存率是油茶嫁接换冠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有效抑制砧木萌芽萌发,防止砧木因被阳光灼伤、失水,引起的砧木树皮开裂,死亡,同时有效降低油茶大树嫁接换冠后的管护成本,并能加快嫁接后油茶树冠恢复形成,降低油茶大树嫁接换冠后的管护成本,并能加快嫁接后油茶树冠恢复形成,提高油茶大树高位嫁接成活率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高油茶大树高位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包括嫁接时间、砧木选择、砧木处理、接穗采集、嫁接、第一次绕绑砧木、第二次绕绑砧木和抚育施肥管理工序,每年5月~7月晴天时,选择20~30年树龄的油茶树上生长健壮的油茶树枝干作为砧木,在常规拉皮切接方法的基础上,不需保留营养枝和遮荫枝,并用聚乙烯塑料薄膜带从砧木基部由下向上一环紧接一环不露缝隙地绕绑后罩上保湿袋和遮荫物,当接芽成活除去保湿袋和遮荫物后,再用聚乙烯塑料薄膜带绕绑砧木,嫁接后结合常规方法进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嫁接时间:选在每年5月~7月晴天时进行嫁接;(2)砧木选择:选择20~30年树龄的油茶树,在每株油茶树上选择2~4个分布均匀、生长健壮的油茶树枝干作为砧木;(3)砧木处理:在选择的油茶树枝干离地高40cm~80cm的平滑处用锯子锯断,同时将其余枝干用锯子从枝干基部全部锯除;(4)接穗采集:采集优良油茶品种树冠外围中上部0.2~0.3cm粗的半木质化或木质化、生长正常穗条作接穗,把接穗削面削成长2~3cm,保留一芽一叶,若叶片过大,可削去1/3~1/2的叶片;(5)嫁接:采用常规的拉皮切接方法进行嫁接,用嫁接膜将接穗与砧木枝绑缚固定;(6)第一次绕绑砧木:用厚度0.06~0.09mm,宽度5~12cm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带从砧木基部由下向上一环紧接一环不露缝隙地绕绑,直至与嫁接时绑扎接穗的嫁接膜相连接,然后在接穗部位罩上保湿袋,再在保湿袋外层罩上遮荫物遮荫;(7)第二次绕绑砧木:当接芽成活除去保湿袋和遮荫物后,嫁接时紧绑接穗的嫁接膜影响到接穗基部生长时要及时解除紧绑的嫁接膜,并用厚度0.06~0.09mm,宽度2~3cm聚乙烯塑料薄膜带轻绕绑解除嫁接膜后裸露的砧木;(8)抚育施肥管理:嫁接后结合常规管理,每年除草结合施肥1~2次,一般经过3~4年管护树冠逐步得到恢复,此时绕绑砧木的聚乙烯塑料薄膜也逐步自然降解,4~5年后油茶便可进入盛果期。以上步骤(3)所述的砧木处理是将除砧木外的所有枝干从基部锯除,不需保留营养枝和遮荫枝。以上步骤(6)、步骤(7)选择聚乙烯塑料薄膜带的宽度是根据砧木大小及绑距宽度来确定。以上步骤(6)所述的遮荫物为竹笋壳或牛皮纸。以上步骤(6)、步骤(7)选择绕绑砧木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带为可降解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在断砧嫁接时,不用保留营养枝和遮荫枝,可有效减少油茶树养分和水分损耗,能够加快成活,有利于接穗生长,同时,利用聚乙烯塑料薄膜绕绑砧木的嫁接换冠方法,能有效锁住砧木水份,克服了砧木断砧后易被日灼,易失水造成接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等技术问题,可有效提高油茶换冠成活率和保存率,且能有效抑制砧木萌芽萌发,降低油茶大树嫁接换冠后的管护成本,并能加快嫁接后油茶树冠恢复形成,提早进入投产期。2、本专利技术取材方便,工序简单,接穗成活率和保存率高,嫁接速成新的丰产树冠,达产快,方法直接,目标明确,通过该专利技术进行的油茶大树嫁接换冠生产实践,在显著提高嫁接换冠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基础上,积极促进了油茶高产高效栽培的目标的实现,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于2009年5月至6月的晴天在广西金秀县头排镇同扶村进行油茶大树换冠嫁接。选择20年树龄的油茶树,在每株油茶树上选择2个分布均匀、生长健壮的油茶树枝干作为砧木。在选择的油茶树枝干离地高40cm~50cm的平滑处用锯子锯断,同时将其余枝干用锯子从枝干基部全部锯除,不需保留营养枝和遮荫枝。采集优良油茶品种树冠外围中上部0.2~0.3cm粗的半木质化、生长正常穗条作接穗,把接穗削面削成长2~3cm,保留一芽一叶,若叶片过大,可削去1/3的叶片。采用常规的拉皮切接的方法进行嫁接,用嫁接膜将接穗与砧木枝绑缚固定。用厚度0.06~0.07mm,根据砧木大小及绑距宽度选择宽度5~7cm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带从砧木基部由下向上一环紧接一环不露缝隙地绕绑,直至与嫁接时绑扎接穗的嫁接膜相连接,然后在接穗部位罩上保湿袋,再在保湿袋外层罩上牛皮纸遮荫。当接芽成活除去保湿袋和牛皮纸后,嫁接时紧绑接穗的嫁接膜影响到接穗基部生长时要及时解除紧绑的嫁接膜,并用厚度0.06~0.07mm,根据砧木大小及绑距宽度选择宽度2~3cm聚乙烯塑料薄膜带轻绕绑解除嫁接膜后裸露的砧木。以上选择绕绑砧木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带均为可降解型。嫁接后结合常规管理,每年除草结合施肥1~2次,2009年10月调查,结果显示嫁接的接穗成活率达97%,植株嫁接成活率达100%,2010年12月调查,油茶嫁接的接穗保存率达94%,植株嫁接保存率达99%。经过3~4年管护树冠逐步得到恢复,此时绕绑砧木的聚乙烯塑料薄膜也逐步自然降解。实施例2:于2009年6月的晴天在广西田阳县玉凤镇巴庙村巴庙屯进行油茶大树换冠嫁接。选择25年树龄的油茶树,在每株油茶树上选择3个分布均匀、生长健壮的油茶树枝干作为砧木。在选择的油茶树枝干离地高60cm~70cm的平滑处用锯子锯断,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油茶大树高位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嫁接时间、砧木选择、砧木处理、接穗采集、嫁接、第一次绕绑砧木、第二次绕绑砧木和抚育施肥管理工序,每年5月~7月晴天时,选择20~30年树龄的油茶树上生长健壮的油茶树枝干作为砧木,在常规的拉皮切接方法的基础上,不需保留营养枝和遮荫枝,并用聚乙烯塑料薄膜带从砧木基部由下向上一环紧接一环不露缝隙地绕绑后罩上保湿袋和遮荫物,当接芽成活除去保湿袋和遮荫物后,再用聚乙烯塑料薄膜带绕绑砧木,嫁接后结合常规方法进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嫁接时间:选在每年5月~7月晴天时进行嫁接;(2)砧木选择:选择20~30年树龄的油茶树,在每株油茶树上选择2~4个分布均匀、生长健壮的油茶树枝干作为砧木;(3)砧木处理:在选择的油茶树枝干离地高40 cm~80cm的平滑处用锯子锯断,同时将其余枝干用锯子从枝干基部全部锯除;(4)接穗采集:采集优良油茶品种树冠外围中上部0.2~0.3cm粗的半木质化或木质化、生长正常穗条作接穗,把接穗削面削成长2~3cm,保留一芽一叶,若叶片过大,可削去1/3~1/2的叶片;(5)嫁接:采用常规拉皮切接的方法进行嫁接,用嫁接膜将接穗与砧木枝绑缚固定;(6)第一次绕绑砧木:用厚度0.06~0.09mm ,宽度5~12 cm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带从砧木基部由下向上一环紧接一环不露缝隙地绕绑,直至与嫁接时绑扎接穗的嫁接膜相连接,然后在接穗部位罩上保湿袋,再在保湿袋外层罩上遮荫物遮荫;(7)第二次绕绑砧木:当接芽成活除去保湿袋和遮荫物后,嫁接时紧绑接穗的嫁接膜影响到接穗基部生长时要及时解除紧绑的嫁接膜,并用厚度0.06~0.09mm,宽度2~3cm聚乙烯塑料薄膜带轻绕绑解除嫁接膜后裸露的砧木;(8)抚育施肥管理:嫁接后结合常规管理,每年除草结合施肥1~2次,经过3~4年管护树冠逐步得到恢复,此时绕绑砧木的聚乙烯塑料薄膜也逐步自然降解,4~5年后油茶便可进入盛果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油茶大树高位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嫁接时间、砧木选择、砧木处理、接穗采集、嫁接、第一次绕绑砧木、第二次绕绑砧木和抚育施肥管理工序,每年5月~7月晴天时,选择20~30年树龄的油茶树上生长健壮的油茶树枝干作为砧木,在常规的拉皮切接方法的基础上,不需保留营养枝和遮荫枝,并用聚乙烯塑料薄膜带从砧木基部由下向上一环紧接一环不露缝隙地绕绑后罩上保湿袋和遮荫物,当接芽成活除去保湿袋和遮荫物后,再用聚乙烯塑料薄膜带绕绑砧木,嫁接后结合常规方法进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嫁接时间:选在每年5月~7月晴天时进行嫁接;(2)砧木选择:选择20~30年树龄的油茶树,在每株油茶树上选择2~4个分布均匀、生长健壮的油茶树枝干作为砧木;(3)砧木处理:在选择的油茶树枝干离地高40cm~80cm的平滑处用锯子锯断,同时将其余枝干用锯子从枝干基部全部锯除;(4)接穗采集:采集优良油茶品种树冠外围中上部0.2~0.3cm粗的半木质化或木质化、生长正常穗条作接穗,把接穗削面削成长2~3cm,保留一芽一叶,若叶片过大,可削去1/3~1/2的叶片;(5)嫁接:采用常规拉皮切接的方法进行嫁接,用嫁接膜将接穗与砧木枝绑缚固定;(6)第一次绕绑砧木:用厚度0.06~0.09mm,宽度5~12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强夏莹莹梁斌陈国臣梁国校张乃燕江泽鹏刘凯叶航王东雪曾雯珺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